高科技是新质生产力最突出的特征,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首次全面系统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概念和基本内涵,为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提出了明确指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在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已上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并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力。双江口公司按照“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要求,基于“创新驱动、智慧引领”目标,针对水电工程建设管理难点,率先在工程建设领域提出并实践应用了智慧工程理念、建设目标和实施路径,从技术创新、管理变革两个方面智慧赋能,探索水电建设管理新模式。
双江口水电站以“全方位、全过程、可追溯、智能化”为特征,坚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智能场景应用、量化风险自动管控”的智慧工程建设思路,构建了智慧工程“1+3”业务架构体系,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打造智能建造、智慧工区、智慧管理三大业务板块,实现了数字双江口与实体双江口同步建设。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与工程“五控制”深度融合,研发了以智能安全帽为核心的人机协同应用、5G+特高心墙堆石坝无人碾压机群大规模协同作业、大型地下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智能监控预警、砾石土智能精准掺和、高地应力条件下灌浆策略智能分析与全流程自动控制等特色应用场景,地下工程施工过程智能管控关键技术、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坝坝基(地基)灌浆智能分析与馈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研究成果经行业权威机构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双江口水电站智慧工程建设与实践形成的工程管理解决方案和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手段单一、信息化水平较低、劳动效率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实现了自动感知、自动预判、自主决策的管理目标,为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典型样本。通过创新成果的研发和应用,大幅提升了水电工程现场管控水平,达到安全更加可控、质量更加精细、进度更加科学、投资更加节省的应用效果,安全隐患治理率达99.7%,隐患闭合处理时间缩短3天,有效保障了电站建设期连续安全天数;确保大坝压实质量,大坝填筑碾压定位精度可达到毫米级,坝体填筑质量优良率从90.2%提升至95.9%,上坝料掺拌计量误差由约11%减小至2%,混凝土振捣及温控指标合格率提高10%以上,三检审批流程效率提升45%;大坝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效率提高50%以上,堆石坝填筑施工工效提高9%,灌浆功效提高30%;通过大幅提升工程施工作业效率,节约成本13%,从优化设计施工方案、节约人工费用、提升管理效能、避免人身财产损失等方面获得经济效益约6.2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也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前提。双江口公司将继续不断以科技创新成果为导向,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全面实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效的深度融合,努力打造水电工程智慧工程标杆、科技工程标杆,为工程高质量建设提供新动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