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作为一名国有企业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我要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充分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坚持按照集团公司“两端发力、一个重塑”发展路径,真正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好局,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即创新、突破、求变。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新能源装机持续快速增长,应运而生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刺激着能源市场的变革,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加速构建。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发展需求,大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势在必行,协同高能耗、氢氨醇、装备制造等企业,超前布局谋划“源网荷储”“微电网”“新能源+”等开发模式,通过新能源上下游产业的联合,进一步稳固行业竞争优势,以链式发展思维推动新能源发展提质加速。坚持对标对表,积极向行业先进、集团先进学习,抓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新技术的创新应用进一步驱动产业变革,促进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因地制宜”即符合地方规划,注重分类实施。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千差万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应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通过深度研究区域产业政策、政府规划和电网条件,详细制定“一省一策”“一市一策”甚至“一县一策”等方案策略,服务地方整体发展格局,探索谋划共享储能和绿色制氢、制氨、制醇等新能源综合项目,打好“特色牌”,走稳“务实路”。着力拓展政府公共关系,及时掌握区域政府新规划、新需求,积极争取政府对公司各项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为公司顺利开发项目打下坚实基础。
“质”即高效能、高效率、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坚持先立后破,做好统筹推进,让新发展与传统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风电开发是公司立足新能源市场的招牌,为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不仅需要在规模上持续扩大,更要在项目的经济性、设备的稳定性和开发的专业性上有更加深远的思考和规划,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注重研究布局分散式风电、深远海风电等项目开发和综合应用场景,进一步巩固领先优势。同时,深化数字赋能,积极运用数字技术对风电开发进行改造升级,推进能源数字化转型,为集团公司全面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