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常建东
近年来,焦化蒙西棋盘井矿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自觉践行安全发展理念,聚焦标准化、智能化、自动化,着力推动煤矿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先后3次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特级安全高效矿井,2次通过国家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定级验收,智能化工作顺利通过内蒙古自治区验收,达到国家二类矿井中级水平。
以标准化建设夯实基础 近年来,该矿坚持高站位、高目标、高眼界,瞄准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目标,压实责任、完善制度、狠抓落实,全面提升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通过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和目标,实施安全承诺,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齐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抓好质量控制,制定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实施方案,成立以矿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同时,制定“精品路线”和“精品工程”覆盖率目标,梳理标准化工程,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倒排工期、分片包干,全面提升矿井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安全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每周一利用调度会平台汇报工程进展情况,定期开展标准化工程梳理简短会,每月按时检查、评比、考核各个专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进展情况,对存在困难的工程集思广益,寻求解决的办法。
针对辅运大巷连续使用多年出现严重破损现象,技术人员使用铣刨机起底后,采用沥青整体铺设了路面。
“现在,从井底车场到工作面只需30分钟,较过去缩短整整30分钟,而且彻底解决了路面颠簸、运输缓慢。”棋盘井矿运输队队长肖金明说。
通过一系列举措,棋盘井矿经资料审查、现场检查、抽查、网上公示等环节后,确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一级达标煤矿,实现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软件与硬件相统一,动态与静态相统一、过程与结果相统一。
以智能化建设减人增安提效 “煤矿智能化建设是煤炭生产方式革命的新阶段,是发展的必由之路。智能化无人化采煤,能够让煤炭工人更体面、更有尊严地工作。”智能化建设初期,棋盘井矿副矿长刘波在看完设计方案后说。
2021年,棋盘井矿秉承“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发展理念,编制了智能化规划方案,开启了智能化建设之路。
面对井上、井下各系统相互独立,信息孤岛问题显著、生产层面智能化程度低、网络带宽小无法实现井下视频数据海量上传等问题,该矿以业务为驱动、新型信息化技术为支撑、智能化管控为主导,建设完成全国煤炭行业首家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三网融合5G多频段融合组网,实现全国首次“一张卡”在矿区多网段下的5G专网互通,实现地面厂区及井下场景5G无线信号全覆盖,并在i5GC矿区专网与核心网的加持下,实现井上井下5GVoNR的高清视频通话应用,打通了全国首个5GVoNR电话,真正实现5GHiFi级的超清语音通话,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网通”矿井。
2023年底,棋盘井矿顺利通过智能化验收,达到国家二类矿井中级水平,建设完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实现自动控制或集中控制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智能化开采模式,建立采煤机记忆割煤、液压支架跟机拉架、人工远程干预的自动化开采工艺系统,掘进机远程无线遥控操作和“一键启停”,开创了“无人跟机作业,有人安全值守”的掘进新模式。
“生产时,工作面无人跟机作业,作业人员由原来的15人减至3人,当班采煤量由过去的3000吨提升至5600吨,相比传统工作面提高88%。”在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现场答辩”环节中,刘波介绍说:“我们实现了采煤机械化程度100%、掘进机械化程度100%、矿井综合单产205479吨/(个·月)、原煤工效15.43吨/工。”
为减少设备故障、提高设备开机率,棋盘井矿利用智能化建设平台,在主运输系统、综采工作面、中央水泵房等7个固定岗位安装了巡检机器人,代替人工完成设备实时监控、故障分析、自动巡检、灾害预警等任务,累计减少作业人员60人,实现了重点岗位无人值守、减人增安、降本增效目标。
充分利用5G系统,持续加大智能化投入力度,引进了主煤流智能识别系统,实现主煤流重要节点智能识别覆盖、主煤流预警/告警的统一管理,在一张图上可以进行整个主煤流的动态效果展示。对于除铁器上面是否有吸附铁器、电机温度是否超限、滚筒是否转动、破碎机是否正常工作等,都能直接显示,方便调度人员及时发现问题,进一步保障主煤流运输的安全,降低大块煤、异物导致的堆煤、皮带撕裂风险。
以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 科技是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更是推动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动力变革,实现企业资源要素合理配置的关键方法。
近年来,棋盘井矿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通过技术攻关,着力提升矿井创新能力,优化采区设计,创新作业方式,加快推广新技术、新设备,破解安全发展瓶颈,持续为安全高效矿井夯基固本。
面对9号剩余资源有限、开采条件难度加大的情况,该矿充分发挥科技攻关的积极推进作用,在孤岛工作面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复合顶板无煤柱回撤通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无煤柱自成巷110工法沿空留巷、一巷三用技术研究上下功夫,加快推进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实现了技术创新引领安全高效发展。
2022年,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引进新技术,促进安全生产,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棋盘井矿开展了“复合顶板无煤柱回撤通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在I030901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将胶回联巷作为工作面回撤通道,采用高水材料浇筑墩柱方式进行加强支护,支护方式为双排布置,墩柱间距2米,排距2.7米,共施工φ1000×3900毫米规格墩柱220根,成功回采50米煤柱,增加原煤产量约7.69万吨。与此同时,通过调整工作面采高,比原计划多回采原煤7.5万吨。
为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作用,优化采掘接续,科学合理布置回采工作面,提高资源回收率。棋盘井矿开展了“一巷三用技术研究”。面对工作面之间留设5至6米煤柱,无形中造成部分资源浪费和采掘接续的紧张局面,该矿创造性地设计出一条通用巷道,可连续服务3个采煤工作面,即I030901工作面回采时作为I030901工作面回风联巷,I030902工作面回采时作为I030902工作面回风联巷,I030903工作面回采时作为I030903回风顺槽,此设计累计减少巷道掘进量4700米,有效缓解了采掘接续紧张难题。
“目前,我们采区回采率中厚煤层保持在89.2%,吨煤开采综合能耗12.57千瓦时/吨。”棋盘井矿总工程师王忠伟说。
为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减少资源浪费,该矿在I030903综采工作面胶运顺槽开展了以“切顶卸压+加长大变形锚索支护”为主体的沿空留巷关键技术研究。一年来,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组织施工,通过预裂切缝爆破、补强加固、矿压在线监测、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等措施,紧跟回采步伐,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沿空留巷项目,累计成功留巷1500米,增创近1.2亿元效益,同时缓解矿井接续紧张、减少巷道掘进量及掘进费用、减少采空区火灾及消除集中矿压带来安全隐患,实现Y型通风,解决了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大大提高安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安全是企业发展之基,高效是有力生产之源。棋盘井矿坚持“管理、装备、素质、系统”并重的原则,坚决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一个目标、三个作用、六个担当”发展战略和“41663”总体工作方针,科学做好生产衔接,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加快矿井自动化、智能化进程,全面推进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奋力谱写企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