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6岁的陈国胜,是新疆公司地测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参加工作34年来,他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共青团岗位上度过的,2008年作为新疆青年志愿者代表,参加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服务工作;他主动报名参加南疆“访惠聚”驻村工作,一干就是3年。先后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国家能源集团“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奥运会志愿者”等荣誉。
“记得1994年,那时矿区干部职工的生活条件都还不富裕,在看到矿区老人有很多事情需要帮助时,我们自发成立了‘爱心社’。”陈国胜回忆起成立“爱心社”的初衷,社员们帮助矿区老人搬煤气罐、拉冬炭、维修漏水房顶,取得了良好的反响,这坚定了陈国胜办好“爱心社”的信念。之后,他又倡议成立了“爱心摄影社”,解决了矿区群众照相困难;成立“爱心家电社”,义务上门帮矿区群众维修家电。10余年不间断,大家都说:“像小陈这样热心肠的小伙子真难得,帮了我们大忙。”每当这时,陈国胜心里都十分开心。
2008年,陈国胜参加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访惠聚”驻村工作,毅然选择去了最艰苦的国家级贫困县于田县的深度贫困村亚依勒干村担任第一书记,协助村“两委”拟定年度计划、确定工作重点,帮着村干部理思路、教方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他深入各市县走访调研,引进电子商务站、餐饮经理人,组建了“一家人”美食餐厅,筹集资金建设农民夜市。在单位支持下,建成了100亩标准化核桃示范基地,生产出“0”公里商标的核桃油,彻底解决了村民核桃销售难和附加值低的问题。核桃产业、旅游产业、蜜蜂养殖和养兔产业的发展,不仅给亚依勒干村带来了现代文明气息,也给村民带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希望。这个村2020年被评为自治区脱贫攻坚示范村。
结束驻村工作回到岗位上,陈国胜坚持与自治区“访惠聚”办公室、自治区国资委等部门对接沟通,继续推动温室大棚项目、沙漠生态公益林、土地清理、资助和田籍贫困大学生、公益性岗位开发、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帮扶消费等多个项目落地实施,落实捐赠资金1850万元,全部按期完成资金拨付,确保项目及时完成。如今,新疆公司定点帮扶的所有村如期实现脱贫,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这所有的一切更加坚定了他继续在志愿服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做一个永恒的追“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