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清流惠风
◎ 薛晓燕
  孝武将讲《孝经》,谢公兄弟与诸人私庭讲习。车武子难苦问谢,谓袁羊曰:“不问则德音有遗,多问则重劳二谢。”袁曰:“必无此嫌。”车曰:“何以知尔?”袁曰:“何尝见明镜疲于屡照,清流惮于惠风?”

——《世说新语·语言》


  又是特别惬意的一天,有时间,也有心情读会儿书。中年人生,总是在脚不点地的忙碌中,稀里糊涂过完一天又一天。忙里偷闲能读书的时间,在我看来,是特别惬意幸福的,哪怕只有几分钟。
  读了几则《世说新语》小故事。因为“何尝见明镜疲于屡照,清流惮于惠风?”而喜欢上面这则小故事,反复看了好多遍。
  “不问则德音有遗,多问则重劳二谢”的尴尬,或许人人都曾有过,尤其是我,深有体会。
  在鲁迅文学院上课时,我每次听课,想刨根问底弄清为什么的时候,比别的同学都要多。每到问答环节,我必然高举手掌,跃跃欲试,幸得老师点名后,便从座位上拔然而起,张嘴就问出自己的疑惑。当时没觉得爱问问题,有什么不妥。后来每每思及那些美好的课堂,才发现自己那会儿问的好多问题,实在未经思考,太过浅显普通。
  鲁院结业后,很长一段时间,我懊恼于自己的鲁莽和急躁,那样庄严的课堂,应该更慎重理智,更多斟酌思虑之后再开口。那些不经思考的问题,不光劳累烦扰老师,还占用同学们时间,裹挟他们一起聆听些无足轻重的问题。
  这日阅读到的这则小故事,似乎是专门为了拯救曾经沉浸于沮丧中的我而来。如一股暖风吹来,心灵深处积压已久的芥蒂,轻轻地被吹开了,我原谅了自己莽撞的提问。因为我知道,老师们不会因此而滋生烦扰,正如明亮的镜子,不会因为有人频频临照,而感到烦恼;清澈的流水,也不会因为一阵和暖的微风拂过,就有什么忌惮害怕。
  古人诚不我欺,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这么一则简短的小故事,不由分说,直指本质,帮我解开了在心底纠缠了好几年的一个心结。心底无私天地宽,过往岁月里遗留给私心的小小杂念,不再冒出来啃噬自己,很轻松,很享受,天地果然变得宽阔明朗许多。
  感谢家喻户晓的励志故事《囊萤映雪》中的车胤和袁羊,这两位大才子的对话,犹如在几千年前就特意为我留下的一个锦囊妙计,短短两句话,如明镜高悬,如清流惠风,让我远离自己制造出来的心灵桎梏和枷锁。(作者单位:国电电力锦界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10 国能宁夏煤业报业有限责任公司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