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沐书香如临画
◎ 尹国娜
  书的世界色彩斑斓,捧至掌心抑或立于膝头,即可徜徉在那方独一无二的风景中。徐徐前行,冬阳初现的温暖,暮霭沉沉的静谧,风吹过霜染过,明媚了密林层层的瑰丽,流水汤汤,走过平川,越过险滩,激动着飞流直下的壮观,转眼又心疼那融入大海的宁静……一路行,一路景,一路景,一路行,总是要到尽头才能罢手。
  罢了手却又萦绕在心头,大概是略微有些强迫症的原因,总喜欢把书中的人物,还有围绕着他们的那些大大小小、悲欢离合的故事像冬日里晒干辣椒一样,一针一线穿在一条藤上,细细地琢磨、品味。在某一个闲暇舒适的午后或夕阳下,放空身心,随着思绪纷飞,为心仪的人物设定不一样的境遇、命运,符合自己的心意了,就傻傻地笑,想着作者这样写才好呢。
  尚未识字时,我们已然从背古诗开启了读书生活。现在想来如果李白少一点狂放不羁,多一点务实地过日子的“俗念”,那我们要少掉多少“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豪情,明明与世俗格格不入,却又让人神而往之,热血激荡。诗、文、书、画全才,堪称大宋顶流的苏轼,陷在“乌台诗案”的冤狱中,行走在王安石与司马光“新旧党争”的夹缝中,用尽一生完美地诠释了“不完美的才是人生”。“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不仅仅是一首壮怀激烈的词,一部动荡不安的朝代变迁史,更是李清照的人生从阳春白雪跌入颠沛流离的写照,曾经“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的少女吟诵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如虹诗句。背诵这些诗词时,我们也许了解也许不了解它的深层意义,而后我们读史书,读人物传记,同时也经历着生活的五味杂陈,陌生的字符化的诗人逐渐丰满圆润,有血有肉有灵魂,他们或许性格有缺陷,命运有跌宕,但是如此完整、如此亲切、如此真实地活过这一生,已然是十分快意的了。
  我们回不去那个看琼瑶哭得稀里哗啦,看金庸梦想仗剑天涯的年纪,却可以一遍遍地读《红楼梦》,复杂的人物表从看着就头疼到如数家珍。做家务的碎片化时间也不能放过,听书是最好的选择,听秦听汉再听听明朝那些事儿,总有熟悉的人物和意外的惊喜,慢慢地成为一种习惯,乐此不疲。熟悉的人常常一起聊工作、聊孩子、聊美食,如果有人能跟你谈谈黛玉葬花、杨妃扑蝶、湘云醉卧、迎春穿花,或者八卦一下秦始皇为什么一生未立皇后,还有明朝那些个奇葩的皇帝,会不会有一种眼前一亮、惺惺相惜的感觉,进而感慨果然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相同的趣味相似的气息会迅速地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哪怕一分钟之前还是陌生人,下一秒也要相约喝杯茶。
  看着他高楼起,看着他马蹄疾,看着他初长成,看着他华发生,书里的风景书外的人生,风景如画,人生亦如画。聆听智者的高远,贤达的洒落,也接纳平凡的琐碎,日常的平庸。有书香陪伴的日子,我们用炽热的情怀拥抱生活的如意或不如意,迎接明天的阳光或风雨,奔赴生命的一程又一程。(作者单位:国电电力上海庙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10 国能宁夏煤业报业有限责任公司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