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20日夜间,内蒙古乌海地区温度降至零下27℃,创33年来新低。
18时30分,当天值班的乌海能源乌达煤炭加工公司安全生产机电技术部部长刘瀚文整理完案头的各种资料,正准备去吃晚饭,听到手机微信信息提示音“叮叮”响起。打开一看,原来是主洗车间巡检工贾怀利在巡检过程中发现公司换热站冷凝水箱出现溢流。
换热站担负着全公司的供暖任务。这种天气下如果出现溢流,不仅浪费清水、影响供暖效果,万一引发冻管,公司安全生产都将会受到影响。刘瀚文立刻安排技术员范博煜去现场重新设定参数,判断循环泵是否断电。得知无法确定故障点后,刘瀚文晚饭也顾不上吃,一边指导范博煜在现场保证水循环压力,一边招呼机电检修车间技术员钟红斌,冒着刺骨的寒风赶往换热站。
来到换热站,3个人对线路、开关等逐一查看,发现3号循环泵有2个接触器长吸,重新恢复上级电源后,把程序里的3号循环泵甩掉,启动1号循环泵,最终确定是3号循环泵故障,又进行了修复处理。在此期间,3个人频繁在换热站赶和100米外的配电室中穿梭,量电压、查线路、找上级电源。室内热气蒸腾,室外寒风呼啸,就在这样冰雪两重天的反复考验中,将故障一步步排除。冷凝水箱溢流处理完毕后,3个人又将旁边压差式液位计进行修复,重新标定数据,恢复正常运行。
等换热室溢流问题解决完,已经是第二天凌晨1时,连晚饭都没顾上吃的他们此时才真实感受到什么叫做饥寒交迫。赶回办公室,迅速泡一碗牛肉面,外加一根火腿肠,就是一顿美味的“豪华午夜餐”。
顾不上休息,他们又在零下27℃的严寒中对办公楼、主厂房、皮带栈桥、筒仓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排查,确保无跑冒滴漏现象,确认换热站供水、回水都保持正常压力值,一颗心才算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