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一碗羊肉见真情
本报记者 单素利 通讯员 孟在
2025年11月26日
字数:901
版次:01
  2025年秋日,宁夏盐池县青山乡营盘台村的蔬菜温室内,绿油油的菜苗在阳光下舒展身姿。村支书卢根拧开蓄水池的水阀,清冽的水流汩汩涌向田间。
  “这水,真甜。”他对着手机视频那头的李欣欣感慨道,“去年你们捐建的蓄水池,彻底解决了我们的灌溉难题。”
  接电话时,福建石狮公司综合部主管李欣欣正在食堂准备用餐。听到这句话,他笑着将镜头转向餐盘:“卢书记,你看,今天食堂做的正是你们那的盐池羊肉。”
  这段跨越山海的情谊,始于2024年10月。当时,石狮公司捐赠10万元帮扶资金,用于建设蓄水池和购买黑毛猪。但帮扶并未止步于此。李欣欣每月都会与卢根通视频通话,持续关注项目进展。
  “蓄水池建得怎样了?”“黑毛猪长势如何?”一次次视频连线,让素未谋面的两人成了老朋友。更让卢根感动的是,李欣欣在了解到村里优质羊肉面临销售难题后,上报公司,推动协调食堂生鲜供应商将盐池羊肉纳入采购渠道,建立起“定期批量”的采购机制。
  “要让大家都尝尝这大西北的美味。”李欣欣说到做到。很快,营盘台的盐池羊肉开始定期发往福建,经过食堂师傅的精心烹制,成为职工们交口称赞的特色菜。
  中午时分,宁夏籍职工焦世荣端着餐盘,难掩激动之情:“这地道的家乡味,让我想起了老家。能在异乡品尝到这么正宗的羊肉,心里特别温暖。”如今,公司职工不仅可以品尝食堂烹制的羊肉,还能自行购买带回家。
  而在营盘台村,变化也在悄然发生。村民卢万柱精心照料着村里发放的黑毛猪,信心满满地说:“福建朋友这么帮我们,我们更要把猪养好。”
  夕阳西下,卢根站在新修的产业路上,目送满载羊肉的货车缓缓驶出村庄。他掏出手机给李欣欣发去信息:“羊肉已发车。代向福建朋友们问好。咱们营盘台的羊肉,管够。”
  李欣欣很快回复:“同事们都说,这羊肉格外香。肉好是一方面,更难得的是其中蕴含的真情。”
  “石狮公司不仅帮我们改善生产条件,还打通了销售渠道。”卢根经常对村民说,“现在羊肉不愁卖,收入稳定了,咱们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从蓄水池的清泉甜到福建餐桌的羊肉香,从10万元捐赠到全方位产业帮扶,石狮公司用真情实感诠释着闽宁协作的深刻内涵。这条连接两地的发展之路,因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而格外温暖。它连起的不仅是产业,更是两地人民的心。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