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一窗烟火 半卷闲情
◎ 刘井林
2025年10月28日
字数:1339
版次:04
  窗外悬着一幅流动的长卷,四季为笔,光影为墨,在时光的宣纸上慢慢晕染。这画卷里,既有草木抽芽的鲜妍、霜叶染秋的厚重,也藏着心跳与风共振的温度。其实最动人的诗意,不在远方,就在一抬眼的刹那。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古人用二十字道尽岁月的密码,倒像为我这扇窗写的注脚。入春时,先跃入眼帘的是对面山尖的嫩绿,像谁打翻了砚台,从山脚的浅翠一路洇到山顶的苍青。风掠过窗棂时,总裹着新翻泥土的腥甜,混着楼下桃枝上初绽的粉香。王安石说:“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原是这样的:那山不是静止的画,是活过来的故人,把满坡的生机往人怀里推。抬眼望更高处,天空蓝得透亮,云絮慢得像揉皱的棉纸,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从前读“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总觉得是古人的超脱。如今伏案久了,偶然抬头望云,才懂那“无意”里藏着多少松弛,原来云走得这样慢,日子也可以走得这样慢。
  窗畔的花事,是鲜活的轮回。春分刚过,桃枝还沾着夜露,樱花便急不可耐地开了,粉白的花瓣落在窗台上,像谁寄来的信笺。我常搬个小凳坐在檐下,看蜜蜂撞进花蕊,听风里浮动着若有若无的甜。到了五月,月季开得泼辣,红的像火、粉的像霞,连叶子都绿得发亮,蝉鸣藏在叶底,一声接一声,把夏天的热都唱得透亮。可爱的是夏末的栀子,雪白的花苞攒在叶间,某夜忽然全开了,香气裹着晚风灌进来,连枕头都浸得香香的。这时候总想起母亲,她生前总说“花要开得热闹,人要活得痛快”,原来她早把道理藏在这花香里了。秋深时,银杏叶打着旋儿落,铺成条金毯子,踩上去沙沙响,倒像在替季节念诵“零落成泥碾作尘”的诗;冬天的窗台上落着薄雪,花枝的影子斜斜映在玻璃上,倒比开花时更添了几分清瘦的韵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是藏在日常里的。某个加班晚归的傍晚,我推开窗,竟见晚霞把整片天空染成橘子色,楼下的大哥正蹲在花坛边逗猫,流浪狗歪着头看他手里的面包屑。那一刻忽然懂了:闲适不是刻意寻找的远方,是认真生活的当下。于是后来我常留半扇窗开着,看穿花衣服的小女孩追着蝴蝶跑过,看卖豆浆的大嫂掀开木盖,白汽腾起时飘来豆香;看暴雨突至时,柳树叶在风里翻卷,雨珠砸在水泥地上溅起小水花……这些细碎的日常,构成了动人的诗行。
  “忽有故人心头过,回首山河已是秋。两处相思同沐雪,此生也是共白头。”窗外的画卷,不仅是自然与诗意的交融,更是心灵深处柔软情愫的映照。亲情、友情、爱情,这些人间至味如同穿珠的丝线,将散落的时光串成心灵的画卷,每一笔都浸着岁月的甜。苏轼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千年前的祝愿,总在中秋的月光里泛起涟漪。每至此时,仰望星空,那轮明月便是最暖的情感桥:儿时母亲的怀抱还裹着饭香,父亲的目光仍亮如星子,少年时与好友追着落叶的笑声还在风里打转,还有那个她,微风中的浅笑与默契的眼神......窗外的明月还是那轮明月,可落在窗台上的光影里,总藏着数不清的“情”,在心底熠熠生辉。
  窗外的画卷里,有山的呼吸,有花的荣枯,有烟火的热闹,更有藏在岁月褶皱里的温暖。它教会我:不必追赶远方的风景,空中的云、地上的风、身边的人,都是岁月馈赠的珍宝。晴日里揽云入怀,雨夜里听竹低语,风里有暗香浮动时,便知这是人间好时节。

(作者单位:平庄煤业老公营子矿)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