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风电场里的攻坚密码
——龙源电力河北公司管理革新纪实
本报记者 单素利 通讯员 史文丽
2025年10月28日
字数:2241
版次:01
  9月28日清晨6时,冀北草原的风掠过龙源电力河北公司吉风风电场,运维员张建手持巡检终端,沿着风机基座台阶快步向上。手机里的“追风”考核系统刚弹出最新排名,他所在班组因连续30天风机零故障,稳居月度榜首。“现在不仅要干得好,还要干得巧,这系统让咱的努力看得见。”张建笑着按下巡检打卡键。
  这样的鲜活场景在龙源电力河北公司的风电场、光伏站随处可见。今年以来,龙源电力河北公司紧扣龙源电力“集中监控、区域维保、数字赋能、专业高效”核心精神,以“一提两抓三强化”为主线,用管理创新破解难题,用技术攻坚突破瓶颈,用人才培育积蓄后劲,最终交出累计发电量21.9273亿千瓦时、机组长周期连续占比84.73%的亮眼答卷,更捧回“全国文明单位”的金字招牌。


“追风”系统破“大锅饭”


  “以前干多干少一个样,现在每天打开系统看排名,比自家孩子考试分数还上心。”说起“追风”考核系统,张建的话里满是感慨。这个由龙源电力河北公司自主研发的系统,如今成了职工口中的“公平秤”——它将设备故障频次、停机时长等9项关键指标,与每台风机的责任人直接挂钩,每日在公司内网公布得分排名,绩效发放、评优评先全凭数据说话。
  今年6月,聚风风电场12号风机连续出现异响,责任人毕德闯在系统里看到自己的排名下滑,连夜牵头排查,最终发现是主轴润滑脂老化。问题解决后,他的排名重新回升,还获得了当月“维护之星”称号。“以前遇到小毛病可能会等一等,现在系统实时提醒,丝毫不敢松懈。”毕德闯说。(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截至9月底,这套系统已让公司设备治理效率同比提升超50%,更斩获集团公司QC特等奖、龙源电力QC成果一等奖。“追风”系统背后引发系列效能革命。
  不只是考核创新,龙源电力河北公司还在管理架构上“动刀子”。生产技术部副主任崔艳东拿着一张“1+4”组织架构图介绍:“以前生产技术部又管计划又管执行,忙得脚不沾地还容易出疏漏。现在生产技术部管总协调,两个维保中心抓落地,调控中心做数据分析,培训中心育人才,权责清了,效率自然高了。”在这套架构下,公司还梳理出“一主四副”设备管理清单:年度重点工作清单是“主线”,维护进度、采购进度等4项副清单是“支线”,每个环节都有明确责任人。今年4月,普发风电场需要紧急采购一批风机备件,采购进度清单直接关联到维保中心与采购部,仅用10天就完成了从申请到到货的全流程,比以往缩短了一半时间。


“季节兵法”保发电


  “10月进入大风季,马上启动‘双月巡’模式。”10月1日清晨,承德区域设备维保中心主任张中涛在班前会上下达指令。所谓“双月巡”,是龙源电力河北公司针对风机维护创新的“季节打法”——大风季风大发电忙,运维人员将一级维护和日常巡检结合起来,一次登塔既完成巡检,又更换刹车片、检查润滑油等工作,避免重复停机;到了小风季,再集中力量开展二级维护,为风机做全面“体检”。
  党员李建力是“双月巡”的带头人,他所在的“党员攻坚先锋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次登塔前,都要把维护项目列成任务清单,确保“登一趟塔干好所有事”。今年3月,李建力带领团队在一次“双月巡”中,不仅完成了2台风机的一级维护,还发现2号风机的变桨电机存在异响,当场制定整改方案,避免了一次潜在故障。“以前大风季为了多发电,维护常往后拖;小风季维护又赶工期,质量难保证。现在这套模式,既不耽误发电,又能把维护做扎实。”李建力擦着额头的汗表示。
  大风季抢发电,小风季忙“体检”。1至9月,公司用这套“季节兵法”完成了982台机组的一、二级维护,维护效率同比提升两倍,动态日均故障台次同比降低50%。
  在电气设备运维上,公司同样有“妙招”,制定“两标准三清单”,变电站和线路巡视有标准可依,缺陷处理、巡视和重点工作任务有清单可循。今年3月,电气检修班王海泉按照线路缺陷清单巡检时,发现某段线路的绝缘子有破损痕迹,立即上报处理,避免了线路跳闸。1至9月,公司累计处理电气设备缺陷245项,线路跳闸次数同比减少5次,为稳定发电筑牢了防线。


“青蓝工程”育新人


  “师傅,你看这个变桨系统的参数是不是有点偏差?”在张家口培训中心,新入职职工丁宇拿着万用表,向师傅郭明旭请教。郭明旭是公司的“首席技师”,今年年初,他和丁宇结成“师徒对子”,从风机原理到实操维护,手把手教学。“以前新职工至少要半年才能独立上岗,现在有了‘师带徒’,3个月就能上手。”郭明旭说。
  2025年,龙源电力河北公司深入推进“青蓝工程”,从检修岗位选拔45名技术骨干当师傅,按照“双向选择”原则,与新职工结成45对师徒。为了让教学更有针对性,公司制定分阶段培养方案:第一个月学理论,第二个月练实操,第三个月跟着师傅跑现场。在实训基地,公司搭建模拟风机、电气设备实训平台22个。
  “以前光看书本,总觉得抽象,现在在实训平台上练几遍,一下子就懂了。”丁宇说。
  除了“师带徒”,公司还通过“揭榜挂帅”激发技术创新活力。今年4月,针对风机易损件更换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公司发布“揭榜挂帅”课题,技术骨干刘斌斌带领团队,分析13种机型的历史故障数据,最终制定出40种易损件的更换标准,让运维更精准。1至9月,公司组织专项培训11期共880人次参与,新职工培养周期缩短50%,关键岗位技能匹配度超95%。与此同时,还发布论文5篇,受理发明专利7项,技术改造获奖项目数量和奖金总额均居龙源电力所属企业榜首。
  傍晚时分,风电场的风机仍在缓缓转动,实训基地的灯光依旧明亮。从管理创新到设备攻坚,从人才培育到技术突破,龙源电力河北公司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奋斗的气息,他们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书写着2025年的奋斗篇章。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