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豚跃江面“绿”满岸
——铜陵电厂从“煤电”到“绿电”的蝶变之路
本报通讯员 连丽萍
2025年10月14日
字数:2260
版次:02
  长江奔涌,文脉千年。在安徽公司“创新、精益、开放”工作理念的坐标里,铜陵电厂如一颗跃动的绿能芯,嵌在长江铜陵段的岸线之上。从“煤电”蝶变“绿电”,从污染防治到与生态共舞,这里不仅是安徽公司“美丽长江、清洁国能”目标的实践场,更因江豚频现,成为江淮大地绿色转型的鲜活注脚。

  环保铁腕筑屏障 碧水渐清盼豚归

  “10年前,长江受水污染影响,生物多样性下降严重,岸边连白鹭都少见,江豚基本消失了。”土生土长的燃料部职工赵亚运说。
  改变,始于一场“刮骨疗毒”的环保革命。在“美丽长江、清洁国能”建设目标的指引下,铜陵电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遗余力保护长江生态。
  “铜陵电厂一期工程光环保投入就超过5亿元,两台机组同步建设高效静电除尘器及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脱硫效率95%以上。尤其是2号机配套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装置,让安徽省拥有了第一台脱硝机组。”回望基建岁月,曾参与项目建设的职工张家灵自豪地说。
  “投产后的‘环保升级清单’更见决心:拆除脱硫旁路斩断污染捷径、给机组加装脱硝‘净化器’、两台机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煤场穿上全封闭‘防护服’、废水实现‘零排放’、汽轮机通流改造……每一项改造都是以‘筑牢长江经济带生态屏障’为目标。”安环部主任刘虎的话里藏着沉甸甸的责任。
  在“无废电厂”建设中,循环经济的文章越做越细。粉煤灰、炉渣、石膏摇身变作建材原料,综合利用率常年保持100%;危废管理用上“智能账本”,入库、存储、处置全程信息化追踪;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24小时运转,每一组数据都连着长江的“呼吸”。
  “我们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主线,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让‘固废再生、资源优化、源头削减’的循环体系有效运转。”环保专责张群燕介绍说。
  “技术+理念”双驱动,从“产废”到“变宝”,“硬核”环保措施悄悄改变着江水的质地。

  绿电澎湃惠民生  豚跃江面映新景

  “安徽多山,平地金贵。搞清洁能源,就得把算盘打到极致。”新能源发展部负责人高勇华的办公桌上,一张铜陵资源分布图被红笔圈得密密麻麻:屋顶、鱼塘、废弃矿山,凡是能利用的空间,都标着日照时长、风速等级。
  2020年,铜陵电厂全域排查清洁能源“家底”。新能源开发团队背着测风仪、日照计,足迹遍布铜陵的丘陵、厂区的屋顶、废弃的矿坑。一年后,《义安区整县屋顶光伏实施方案》出炉。这份厚达80页的方案,把机关楼、学校、厂房的屋顶逐一丈量,连墙的高度、承重能力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凭借这份“绣花功夫”,铜陵电厂成为安徽唯一拿到整县屋顶光伏独立开发权的企业。
  更惊艳的是东湖渔光互补项目。2024年7月,东湖一期渔光互补项目首批90兆瓦机组并网,从开工到发电仅用时3个月,创下安徽公司“单体最大、造价最低、质量最优、速度最快”的纪录;2025年5月,该项目第二批次92.8兆瓦机组提前两天并网,成为安徽省最大集中式渔光互补项目,让波光粼粼的鱼塘上多了个“阳光银行”。
  “以前养鱼靠天吃饭,遇上旱季、汛期,一年收成全打水漂。现在上有光伏发电,下有鱼虾满塘,而且光伏板遮挡阳光降低了水温,鱼虾病害减少,我家年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渔民王大姐话语中带着兴奋。
  站在项目观景台远眺,鱼塘之上,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将光能悄然转化为清洁电力。“这里年发电量能超2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6万多吨。”能源发展部主管王玉彬骄傲地说。
  矿山也能变电站。铜陵电厂在天门镇关停的矿山上,要顺着山体斜坡架风机,在废弃尾矿上铺光伏板,再配上储能系统,让风、光、储像长江的支流汇干流般协同发力。“这里要打造成国内新能源‘首台套’示范点,让每一块废地都生发出绿色电流。”新能源发展部主管何少华指着设计图纸,语气里满是期待。
  清洁电能的“狂飙”,也在悄悄改写长江经济带的能源密码。截至2025年9月,铜陵电厂新能源总容量达221兆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超过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25万吨,相当于为长江两岸种上了1300万棵树。

  共生共舞绘新卷  江豚频跃绿意浓

  “快看!那是江豚!”2023年5月的一个清晨,铜陵电厂江边巡查的设备部副主任汤浩突然惊呼。江面之上,三头银灰色的江豚正逐浪嬉戏,纺锤形的脊背时而划破水面,带起的水珠在初阳下折射出七彩的光。
  “哇哦!‘微笑天使’跟我们打招呼啦!”2025年3月的一个清晨,铜陵电厂志愿者汪刚在江边清理垃圾时,又见江豚嬉戏。
  江豚是长江生态的“晴雨表”,它们的回归,比任何奖状都金贵。铜陵电厂志愿者积极响应“长江大保护”行动,经常一起沿着江岸徒步“地毯式”捡拾塑料袋、废弃瓶子、纸壳、易拉罐等垃圾,并对垃圾进行分类集中回收处理。“以前是‘要我环保’,现在看到江豚回来了,变成‘我要守护’。”志愿者高姗擦着汗,望着清澈的江面满脸笑意。
  厂区里的绿色革命也在悄然发生。道路两旁种上了紫薇、樱花、海棠,厂房周边栽了枇杷、桃树、石榴,闲置的荒地被整平,改良土壤后种上了水杉、梨树、枣树。“春天繁花似锦,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果实累累,冬天蜡梅绽放,这里不仅是‘花园电厂’,也是‘果园电厂’。”职工于飘飘摘了颗熟透的枇杷,“甜得很,这是保护生态馈赠我们的礼物。”
  如今,长江周边草木郁郁葱葱,成群的白鹭在水面或栖息觅食或翩然起舞,小松鼠在林间跳跃,小刺猬在草丛觅食,多年不见的画眉鸟也在枝头唱歌。
  江水澄澈如镜,岸线绿意绵延。当江豚再次跃出水面、划出优美弧线时,安徽铜陵电厂的电力卫士们用坚守践行承诺——不仅为千家万户守护着源源不断的光明,更以实际行动呵护着江豚逐浪的自在、百鸟归巢的温馨。“美丽长江、清洁国能”品牌,在日复一日的守护中化作触目可及的绿色,晕染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画卷。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