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守护万家灯火
2025年10月13日
字数:788
版次:02
红土高原之上,白色风机叶片划破气流,连绵的光伏板在阳光下泛起蓝色波纹。在刚刚结束的“十一”假期,龙源电力云南公司广大职工选择与风机、光伏板为伴,为8座风电场、11座光伏电站和1座储能电站,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能源保供防线。
10月1日清晨,海拔3500多米的雪邦山风电场云雾缭绕。技术专责苏四鹏像往常一样,对66台风机进行“数字巡诊”,他能从中精准判断出任何细微的异常。“这个国庆节虽然不能回家,但看着这些数据平稳,就知道千家万户的灯火通明里有我们的一份力。”
午时烈日下的马头村光伏电站,如同一片蓝色的海洋。检修员张路江携带工具包、无人机,穿行在光伏阵列间,仔细检查着光伏板、逆变器的运行状态。“我们每多走一步,设备安全就多一分保障。”节前,他与同事们加大巡检频次,确保每一缕阳光都能被高效转化为绿色电能。
在调控中心,值白班的李科润紧盯大屏幕上的数据,不时与调度进行沟通。“我们的任务就是做好风光资源的‘精算师’和电力输送的‘协调员’,确保每一度绿电都能稳定地送出去。”对他而言,屏幕上平稳运行的曲线,就是他和团队献给祖国最好的生日礼物。
在云南复杂的山地环境中,传统运维面临挑战。公司积极拥抱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将科技力量转化为保供战役中的核心战斗力。
在昆明调控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着20座场站的实时数据,利用大数据平台,整合气象预报、历史发电数据、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对发电功率进行精准预测。在生产现场,利用智能巡检无人机的高清摄像头和红外热像仪,精准识别叶片表面损伤、集电线路和升压站电气设备过热等隐患,巡检光伏板清洁度、检查基础设施安全,大幅提升巡检效率与覆盖率,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和风险。
夜幕下,一台台风机不停转动,光伏板在月光下泛着微光,监控大屏上的数据依旧在跳动。龙源电力云南公司的每一位坚守岗位的职工都是这场绿色保供战役的参与者,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将思乡之情化为履职尽责的动力。
10月1日清晨,海拔3500多米的雪邦山风电场云雾缭绕。技术专责苏四鹏像往常一样,对66台风机进行“数字巡诊”,他能从中精准判断出任何细微的异常。“这个国庆节虽然不能回家,但看着这些数据平稳,就知道千家万户的灯火通明里有我们的一份力。”
午时烈日下的马头村光伏电站,如同一片蓝色的海洋。检修员张路江携带工具包、无人机,穿行在光伏阵列间,仔细检查着光伏板、逆变器的运行状态。“我们每多走一步,设备安全就多一分保障。”节前,他与同事们加大巡检频次,确保每一缕阳光都能被高效转化为绿色电能。
在调控中心,值白班的李科润紧盯大屏幕上的数据,不时与调度进行沟通。“我们的任务就是做好风光资源的‘精算师’和电力输送的‘协调员’,确保每一度绿电都能稳定地送出去。”对他而言,屏幕上平稳运行的曲线,就是他和团队献给祖国最好的生日礼物。
在云南复杂的山地环境中,传统运维面临挑战。公司积极拥抱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将科技力量转化为保供战役中的核心战斗力。
在昆明调控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着20座场站的实时数据,利用大数据平台,整合气象预报、历史发电数据、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对发电功率进行精准预测。在生产现场,利用智能巡检无人机的高清摄像头和红外热像仪,精准识别叶片表面损伤、集电线路和升压站电气设备过热等隐患,巡检光伏板清洁度、检查基础设施安全,大幅提升巡检效率与覆盖率,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和风险。
夜幕下,一台台风机不停转动,光伏板在月光下泛着微光,监控大屏上的数据依旧在跳动。龙源电力云南公司的每一位坚守岗位的职工都是这场绿色保供战役的参与者,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将思乡之情化为履职尽责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