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鸿雁纹玉梳背
2025年10月10日
字数:543
版次:04

  文物名称:鸿雁纹玉梳背
  文物类型:玉器
  文物年代:唐代
  收藏单位: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唐墓出土的鸿雁纹玉梳背,青白玉质,片状,半月形,微透明,上部呈弧形,周边饰一粗弦纹边框,下部较宽平。梳背两面纹饰相同,均用减地隐起的手法,雕琢两只鸿雁,展翅飞翔于三朵流云之上,身体各部位及羽毛雕琢短直阴刻线,形象生动、自然传神。
  玉梳背是梳子的上半部分,造型呈半月形,有扁平且薄的长条形榫,以供镶嵌金属或其他质地的梳齿所用。因出土时只剩下梳背,因此可以推断,这些梳背的下部镶嵌的可能是木、竹质梳齿,因年代久远,都已朽掉。
  梳,古称“栉”,《说文·木部》:“栉,梳、篦之总名也。”梳篦的区别在于,梳齿粗而疏,篦齿细而密。一般来说,清理头发用梳,清理发垢用篦,而用其作为装饰头发的饰品,却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发展历程。从目前掌握的考古资料来看,唐代发梳的材质一般因用途而别,实用梳子一般用竹、木制成,而装饰用的插梳,制作则比较考究,材料也异常丰富,一般用金、银、玉、牙等珍贵材料制成。
  唐代妇女流行高髻,讲究发式造型。玉梳背造型、纹饰、雕工精美,插戴在头上露出漂亮的梳背,与步摇、花卉等融为一体,衬托出更加亮丽的美感,生动地体现了唐代贵族妇女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审美情趣,同时也体现了她们优雅的风姿。
  (据学习强国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