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胜利电厂:新赛道上阔步前行
本报通讯员 孙 浩
2025年09月25日
字数:2470
版次:02
  大浪淘沙,唯创新者进,唯实干者强。国电电力胜利电厂始终以敢为人先的勇气、科学严谨的态度、务实高效的作风,在降碳扩绿、经营提效、科技创新等领域协同发力,打出了一套靶向精准、成效显著的提质增效“组合拳”,跑出了传统火电企业绿色转型“加速度”。

  降碳扩绿新动能

  胜利电厂将低碳发展置于重要战略位置,坚持高位谋划、重点推进、主动求变,专门成立降碳开发部并明确职能定位,聚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目标,全力攻坚突破。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全国首例大型煤电机组“牛粪掺烧”技术的成功探索与产业化推进。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蕴藏的丰富牛粪资源,以往多被当作废弃物处理,胜利电厂却敏锐捕捉到其“变废为宝”的巨大潜力,组建生物质掺烧工作专班,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后,联合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热工院等科研团队开展技术攻坚,于2024年8月14日成功完成首次掺烧试验。这不仅是一次关键技术突破,更是一场发展理念的深度革新。目前,该项目已荣获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五星创新成果奖”,为传统煤电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胜利方案”。
  然而,创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生物质掺烧初期,采购机制僵化、燃料热值配比难把控、数字化管理体系缺失、合规结算流程复杂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胜利电厂迅速建立“专班+专项”推进机制,集中攻坚15天,相继攻克国能e商、CRM系统、燃料ERP系统三大系统壁垒,创新构建生物质燃料专属采购通道,最终实现了“采购—出入库—结算”全流程数字化闭环管理,成为国电电力系统内首家实现生物质燃料线上全链条运营的燃煤电厂。同时,首创“三级热值动态定价”体系,以2000千焦/千克为基准热值,设置阶梯式奖惩机制,有效引导燃料供应质量提升,使燃料热值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面对掺烧系统设备容质不足的瓶颈,技术团队创新研发“新增等离子磨协同掺烧”技术方案,将生物质掺烧比例从5%逐步提升至15%,实现单日最大掺烧量600吨的行业领先纪录,为大规模生物质掺烧提供了设备与技术支撑。
  截至今年8月31日,胜利电厂生物质累计掺烧量达11040.91吨,节约原煤0.3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0.84万吨。此外,2024年度生物质掺烧量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官方认证,核减二氧化碳排放量2403吨,为电厂后续参与碳交易市场、获取碳减排收益打开了通道。
  今年,胜利电厂成功取得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531万平方米供热面积授权,并顺利获得区域“第三热源点”接入批复,实现供热业务“零”的突破。该项目不仅为电厂培育了新的稳定利润增长点,有效提升了机组在网运行小时数,更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保障民生供暖的重要实践载体。截至9月1日,综合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7.6%,其中“两个细则及辅助服务”收益成为拉动增长的核心支柱;有机固废掺烧、市政供热、分布式光伏等项目协同发力,共同构建起“发电+”多元化综合能源供应新格局。截至9月10日,电厂年发电量达36.18亿千瓦时,为区域能源保供提供了坚实支撑。

  经营提效深挖潜

  在电力市场改革持续深化、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利用小时数普遍承压的大环境下,胜利电厂摒弃“等靠要”的被动思想,主动作为、积极破局,在经营提效上做足文章。
  “量价联动”机制的成功落地,是胜利电厂经营提效工作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面对区域火电利用小时数持续低于年度合同约定的5000小时、上网电价长期低位徘徊严重制约企业效益提升的现实,厂领导班子挂帅,组建营销专班,数次与华北电网公司及锡林郭勒盟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最终,华北电网于今年1月同意启动“量价联动”长效机制。该机制明确以5000利用小时数为基准,建立阶梯调整规则:利用小时数每降低100小时,售电基准电价提高1元/兆瓦时。据此,锡林郭勒盟区域火电企业2025年度售电基准电价从287.9元/兆瓦时上调至297.9元/兆瓦时,预计全年可增收5500万元。
  精细化管理是提质增效的永恒主题。胜利电厂始终秉持“度电必争、度电必抢”的经营理念,建立“日跟踪、周分析、月总结”的闭环管理机制,创新实施“分时段差异化报价”策略,通过精准研判与动态调整全力抢发电量;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预算管理,强化成本全过程管控,实现“开源”与“节流”双向发力。高效的经营策略带来丰硕成果,截至8月31日,厂利润总额较去年同期增加逾7000万元,以干在实处的务实姿态持续提升企业价值创造力。

  锻造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是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胜利电厂始终紧盯行业技术前沿,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聚焦生产运营关键环节攻坚突破,一批支撑效能提升的关键技术已取得重大进展。
  集团重点科技创新项目——“高水分褐煤锅炉大功率等离子体技术”,在胜利电厂完成3年试运行并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该项目成功实现了燃用全水分38.6%褐煤锅炉的冷炉无油点火与全负荷稳燃,助力胜利电厂建成世界首座燃用高水分褐煤机组的无燃油电厂。此项技术应用后,显著提升了锅炉低负荷稳燃能力和机组调峰灵活性,技术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高水分褐煤机组以更低成本、更安全方式参与电力系统深度调峰提供了可复制、经济可行的技术方案。
  深度调峰能力,是火电机组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彰显价值的关键支撑。7月24日,胜利电厂2号机组顺利通过华北电网30%额定负荷深度调峰认证,成为锡林郭勒盟特高压输电线路首台完成此认证的火电机组,成功将机组负荷下限由250兆瓦降至198兆瓦。
  此外,胜利电厂还以提升机组响应灵活性为核心,持续优化调节系统性能指标,通过对一次调频、AGC等关键指标进行持续对标优化,1号机组一次调频年平均合格率从75.6%提升至83.5%,较2024年同比增长7.9%;2号机组一次调频年平均合格率从84.2%提升至89.1%,较2024年同比增长4.9%;AGC考核年度累计金额显著减少,且考核水平优于区域同类型机组平均值。一系列精准优化策略的落地,不仅强化了机组对电网调度的响应能力,更有效提升了其在调峰容量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进一步拓展盈利空间提供了保障。
  在“双碳”目标引领与能源行业深度变革的时代浪潮下,胜利电厂将继续秉承“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安全高效、践行责任”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三个转型”战略要求,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电力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