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检修基地
2025年09月23日
字数:1937
版次:03
本报通讯员 张冬成 黄少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024年3月以来,铁路装备榆林分公司深入推进铁路装备“智改数转”专项行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用科技和智慧力量构建更加高效、完善、安全的管理体系,确保企业高质量发展。如今,以专业化、数智化为特征和优势的榆林分公司,正在稳步向着建设行业引领的智慧检修基地目标大踏步前行。
“一站式”安全体验馆
去年以来,榆林分公司聚焦“推进数智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主线,系统打造集宣、教、培、体、练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基础设施,形成了标志性、引领性的创新成果。
2024年,分公司智慧安全警示教育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基地建筑面积达1731平方米,总投资1400余万元,布局了包含场馆核心项目体验教学区、高风险作业体验教学区、车辆关键部位教学区等10大功能分区和21个功能模块,设计年接待学员2.5万人次,是集团公司铁路板块首家规模性的智慧安全警示教育基地。
该基地利用虚拟技术、现实互动设备,将生产安全中常见的危险源具体化、实物化,摆脱了传统“口头式”“会议式”“集体式”的安全知识教育,让体验者亲身感受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大伤害,让职工沉浸在超越时空、超越现实的场景中进行互动体验、感受认知和探索学习,让职工更直观、更生动地感受到危险无处不在,从根本上培养职工根植于内心的安全意识、无需提醒的安全自觉。
在智慧安全警示教育基地内,通过VR技术模拟火灾、触电、高空坠落等突发事件,让参观者身临其境,感受到事故发生的惊险和应对的紧迫性。在一次体验活动中,职工李小军表示:“以前只是在安全警示教育片里看过高空作业的危险,但从未真正感受过。通过这次VR体验,我深刻认识到在高空作业中严格遵守安全规章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自救设备。”此外,体验馆还配备了各种安全设备,参观者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学习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使用灭火器等,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了“一站式”安全体验新模式。
智能化设备以“智”提“质”
榆林分公司上下一心搞探索创新,以“智”提“质”,把科技创新作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的关键抓手,围绕设备升级、人才培养等重点内容,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围绕段修生产任务重、劳动强度高、生产人员紧张的实际,分公司在新技术的研究探索及设备更新升级方面想办法、下功夫,紧紧围绕专项行动安排部署,对作业方式、生产流程、管理模式等进行深度探索和创新。伴随着专项行动的推进,一批先进智能设备在检修车间应用。
针对车钩缓冲装置智慧化检修,该项目通过减少叉车和烘干机的使用,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成本,实现了车钩检修、分解、组装等作业环节的高度自动化,降低劳动强度60%,作业效率提升了30%,推动了产能与效益的同步增长。制动阀自动喷漆系统项目推动了喷漆作业向无人化生产转型,减少作业人员1名,有效规避了漆雾对人身的伤害,整体作业效率提升40%。铁路货车轴承智能组装系统研究,该项目大幅提高了轮对产能,满足了日检修36辆车的轴承压装流水线整体需求,实现了部分作业的无人操作和轮对检修生产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确保了轴承选配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数字+安全”让管控升级
不仅如此,榆林分公司还持续推进“数字+”、大数据等技术与现场作业融合,建成了“关键环节视频监控中心”平台,将数智化与“人、机、料、法、环”等要素融合,从而增强现场作业安全生产的感知、监测、预警、处置能力,实现安全管控从静态分析向动态感知、事后应急向事前预防、单点防控向全局联防的转变。
该平台以“数字+安全”为核心,通过远程监控等技术手段,构建企业“安全大脑”,实时监测现场标准化作业行为、设备设施运行状态、安全风险点等,有效提升安全生产风险防控能力和本质安全水平。
在关键环节视频监控大屏上,分公司各段修车间、厂修车间关键检修的实时作业状况一目了然,神木北运用车间值班室、调度室、临修库的画面瞬间捕捉。只要一台电脑、一个摄像头,安全管理人员“足不出户”便可清楚了解现场的作业情况,实现“远程监察”。“过去想要实现这些功能,需要安全管理人员24小时到现场实地检查,受人员限制,可能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而该系统带有视频回放功能,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回看视频,对关键环节、关键处所实行‘一对一’式盯控,有效减少了安全问题的发生。”安全环保部经理武昌壮介绍说。
星光不问赶路人,历史属于奋进者。在铁路装备“智改数转”专项行动中,榆林分公司始终秉持敢于亮剑、勇于引领的精神,以实干笃行破题,用创新担当作答。未来,分公司将持续发挥行业排头兵作用,以更高标准推进科技创新,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形成,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数智”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