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热浪雨汛中的“钢铁脊梁”
——包神铁路神朔公司阴塔站区防汛保供侧记
2025年09月17日
字数:2250
版次:03

本报通讯员 曹敏


  8月的晋陕峡谷,烈日与暴雨轮番上阵。神朔铁路268公里的铁道线,在灼热与雨水之间蜿蜒伸展;热浪未退骤雨又至,钢轨间蒸腾起阵阵热雾,又被豆大的雨点瞬间打散。
  “雨来了,大家抓紧时间!”8月25日,一声呼喊划破闷热的空气。刹那间,豆大的雨点砸在钢轨上,溅起细密的水花。岔区内,工务班组长高峰抹去脸上的雨水,带领班组人员合力肩扛手推,将新道岔一寸寸精准送入预定位置,雨水顺着他们的安全帽檐流下,工装早已湿透,但每个人的动作依然沉稳有力。
  不远处,信号机上的电务工长郭汉川借着雨势稍歇的间隙,全神贯注地校准信号灯角度,他镜片上沾满水珠,却顾不上擦拭;货运室内,货运员樊育林的目光在多个监控屏幕间快速移动:他一边紧盯万吨煤列的装载进度,一边听着对讲机里传来的防汛巡查汇报。“三道装车完毕,可以发车。”他沉稳地下达指令,声音中透着不容有失的坚定。
  这既是一天中再寻常不过的工作剪影,平凡却不可或缺;也是包神铁路神朔公司阴塔站区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攻坚战的真实写照,更是国家“西煤东运”能源大动脉上不曾停歇的脉动。

  安全,是刻进骨子里的习惯

  截至2025年8月25日,阴塔站、王家寨站、保德站分别实现连续安全运行10525天、10664天、10195天,意味着整整29年间,阴塔站区未发生任何责任行车重大事故。数字的背后,是几代铁路人的坚守与付出。
  “安全不是口号,而是融入血液的习惯。”年近50的站长王永任深有感触地说。在他的办公桌上,一本边角磨损的《安全生产日志》记录了站区成长的点点滴滴。翻开日志,里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一次次隐患排查、应急演练、技术改进的细节。
  站区运用思维导图将复杂的行车、调车和货运流程可视化,显著提升作业流程管控效率。每周的安全例会上,各专业负责人一起回看分析作业视频、分析联控录音,抠细节、找问题。“有时候一个手势的规范、一句联控用语的精炼,都可能避免一次隐患。”年轻的调车员郭亮说这话时,眼神中透着铁路人特有的严谨。
  更让人动容的是防汛期间,站区构建起一道“单位+家庭”双防线。夜幕降临,会议室总是亮着灯。这里不仅开展党员干部带头研判汛情、部署应急,还有群监员和家属协管员组织的“安全家访”活动。“老公,安心工作,我和孩子等你回来。”一位职工家属朴素的叮嘱,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成为防汛路上最温暖的守护。

  保供,是义不容辞的担当

  8月25日统计数据显示,阴塔站非煤发送量同比增长567.3%,王家寨站万镕专用线发送量同比增长6.29%,保德站年累计货运量同比增长29%。这些数字的背后,是站区全体员工夜以继日的坚守。
  面对持续强降雨和高温天气的双重考验,站区及时启动汛期运输保障应急预案。调度分析室主任苏亮雄介绍:“我们建立了气象预警与运输调度联动机制,提前72小时研判天气对运输的影响,科学制定运输方案,最大限度减少恶劣天气对运输秩序的干扰”。
  调度监控室的大屏上,实时跳动着各站点的存煤量、装车进度和列车运行状态。值班员韩杰连续值守了8个小时,眼睛因长时间盯着屏幕而布满血丝,但他的注意力始终高度集中。“我们快1分钟,铁路就多一分保障。”说着,他熟练地调整运行图,将一辆空车引导至刚刚完成装车的站线。
  装车现场,技术员梁亚军通过智能监控系统检查装车质量。“偏载一厘米都不行。”他语气坚定,“这关系到整列车的运行安全。”在他身后,一列列重载煤列整装待发。

  创新,为老线路注入新活力

  晋陕峡谷地质条件复杂,汛期安全压力巨大。面对挑战,阴塔站区选择用科技创新为老线路注入新活力。
  隧道内,检测组人员打着手电,仔细检查着刚刚完成的“B超”检测标记。站区运用“地质雷达+3D激光”扫描,精准探测隧道衬砌内部0.5厘米以上空洞,为安全运行29年的老线路“诊脉”。隧道壁上,不同颜色的标记指示着需要加固的区段,仿佛一位老人在诉说线路历经的风雨沧桑。
  在信号机械室,电务人员正在更换电缆盒密封胶垫。“可别小看这个胶垫,”一位老职工一边操作一边说,“它就像是电缆的‘雨衣’,保护着信号设备的安全。”新型防水材料的应用,让老设备焕发了新生。
  “注意节奏,保持同步!”在道岔更换现场,百余名工务人员在紧张作业中。号子声、机械轰鸣声、金属碰撞声交织成一曲劳动交响乐。仅用2个小时,30米新道岔和153米钢轨就完成了无缝衔接更换,这样的效率源于日积月累的经验和默契配合。
  接触网上,供电人员安装着特制合金卡箍。这个“双保险”设计是职工自己琢磨出来的。此前,传统终端线夹在强风、暴雨等极端条件下,存在难以察觉的“抽脱”风险。现在,将防松螺母与厌氧胶配合使用,彻底消除了塌网风险。

  守护,是铁道边的双向奔赴

  阴塔站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保障运输的同时,也默默守护着铁路沿线的百姓。
  5年来,电务党支部党员利用“天窗点”固定维修间隙,持续为山西省保德县桥头村两位独居老人义务抽水,切实解决他们的饮水难题;同步开展路外安全宣传工作,化解影响铁路行车的安全风险隐患。
  大雨过后,供电党支部党员突击队奋战5天,修复临近铁路的山西省崔家湾村水毁道路,助农抢修“生命线”,既保障了村民的安全出行,也为作业人员筑牢了通行基础。
  夜幕低垂,阴塔站区依然灯火通明。信号楼内,行车员专注地监控着列车运行轨迹;接触网工区里,检修人员在有条不紊地筹备下一轮设备检修;安全教育基地内,技术讨论声此起彼伏,热度未减。
  29载光阴似箭,一代代铁路人在这里守护着同样的目标。从破晓到深夜,从暴雨到热浪,从超万天的安全坚守到货运量的逆势跃升,包神铁路神朔公司阴塔站区全体职工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护着这条西煤东运大动脉的安全与畅通,为能源保供贡献着坚实力量。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