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 戎装换工装
2025年09月09日
字数:1353
版次:04
9月3日,当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正式开始,我挺直脊背端坐于屏幕前,全神贯注地观看阅兵仪式。尽管脱下军装已多年,那熟悉的正步声、嘹亮的军号声,依然像冲锋号般叩击着我的心房。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我有幸成为一名能源行业技术工作者,看到受阅部队接受检阅时,仿佛回到了曾经的军旅岁月,更在“钢铁洪流”与“绿色方阵”的交相辉映中,读懂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深刻内涵,也更加坚定了践行集团公司“为社会赋能,为经济助力”的宗旨与“扛起能源供应压舱石”职责使命的决心。
阅兵场上,徒步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每一次踢腿、每一次摆臂都精准划一,仿佛是用钢铁浇筑的整体。我清楚记得,当年在部队训练时,为了达到“踢腿生风、落地砸坑”的标准,我们在烈日下绑着沙袋练踢腿,在暴雨中对着镜子抠动作,鞋底磨破了一双又一双,小腿练得肿胀酸痛也不肯停歇。如今,再看这阅兵方队,我看到的不仅是军人的威武风采,更是“实干”二字最生动的诠释。没有日复一日地打磨,没有千锤百炼的坚持,就没有这震撼人心的“中国步伐”。这与我们能源人的工作何其相似,公司“为社会赋能,为经济助力”的宗旨从来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在每一次设备巡检中走出来的,在每一次保供攻坚中拼出来的,在每一次技术突破中干出来的。
阅兵式上,鲜红的党旗始终引领着各方队前行,如同穿透迷雾的灯塔,这让我瞬间读懂“旗帜领航是方向指引”的千钧重量。当年在部队,我们常说“军旗指向哪里,我们就冲锋到哪里”,哪怕在高原缺氧的哨所值守,只要看到军旗飘扬,就有了咬牙坚持的底气。我们知道,身后是千家万户的温暖,是工厂车间的机器轰鸣,这是能源供应“压舱石”必须扛起的责任。阅兵场上的先进装备,是国家科技实力的见证;而我们手中的技术服务项目、笔下的科技成果转化方案,正是能源革命“排头兵”该有的担当。
看着阅兵式上飘扬的战旗,我想起了部队里“奉献”与“争先”的教导;看着装备方队中精准协同的各兵种,我想到了工作中“安全”“合规”“合作”的准则。在能源行业,安全是生命线,合规是底线——就像部队里“纪律高于一切”,我们在生产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哪怕是拧紧一颗螺丝、记录一组数据,都不能有丝毫马虎。只有像阅兵中各军种协同作战,才能形成强大战斗力,在技术创新中打破壁垒,在项目推进中凝聚合力。
最让我动容的,是阅兵期间看到那些平均年龄超过90岁的老兵——他们胸前的勋章闪闪发光,眼中的信念依旧坚定。老兵们用青春守护了国家的安宁,而作为一名电力技术工作者,我深刻地明白,我们这一代能源人,更要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努力钻研技术,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就像军人守护祖国的疆土一样,我也要守护好电力的“阵地”,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阅兵仪式虽然结束了,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却深深烙印在我心中。这一号召,是激励我们追求卓越、永不言败的精神旗帜,更是全体国能人在新征程上“阔步前行、走在前列”的动力源泉。
阅兵,是一次国家实力的检阅,更是一次使命的召唤。它激励着我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扬军人的优良作风,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以“旗帜领航、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作风,让“退伍不褪色”的承诺融入能源报国的实践,为祖国的能源安全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作者单位:电科院)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我有幸成为一名能源行业技术工作者,看到受阅部队接受检阅时,仿佛回到了曾经的军旅岁月,更在“钢铁洪流”与“绿色方阵”的交相辉映中,读懂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深刻内涵,也更加坚定了践行集团公司“为社会赋能,为经济助力”的宗旨与“扛起能源供应压舱石”职责使命的决心。
阅兵场上,徒步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每一次踢腿、每一次摆臂都精准划一,仿佛是用钢铁浇筑的整体。我清楚记得,当年在部队训练时,为了达到“踢腿生风、落地砸坑”的标准,我们在烈日下绑着沙袋练踢腿,在暴雨中对着镜子抠动作,鞋底磨破了一双又一双,小腿练得肿胀酸痛也不肯停歇。如今,再看这阅兵方队,我看到的不仅是军人的威武风采,更是“实干”二字最生动的诠释。没有日复一日地打磨,没有千锤百炼的坚持,就没有这震撼人心的“中国步伐”。这与我们能源人的工作何其相似,公司“为社会赋能,为经济助力”的宗旨从来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在每一次设备巡检中走出来的,在每一次保供攻坚中拼出来的,在每一次技术突破中干出来的。
阅兵式上,鲜红的党旗始终引领着各方队前行,如同穿透迷雾的灯塔,这让我瞬间读懂“旗帜领航是方向指引”的千钧重量。当年在部队,我们常说“军旗指向哪里,我们就冲锋到哪里”,哪怕在高原缺氧的哨所值守,只要看到军旗飘扬,就有了咬牙坚持的底气。我们知道,身后是千家万户的温暖,是工厂车间的机器轰鸣,这是能源供应“压舱石”必须扛起的责任。阅兵场上的先进装备,是国家科技实力的见证;而我们手中的技术服务项目、笔下的科技成果转化方案,正是能源革命“排头兵”该有的担当。
看着阅兵式上飘扬的战旗,我想起了部队里“奉献”与“争先”的教导;看着装备方队中精准协同的各兵种,我想到了工作中“安全”“合规”“合作”的准则。在能源行业,安全是生命线,合规是底线——就像部队里“纪律高于一切”,我们在生产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哪怕是拧紧一颗螺丝、记录一组数据,都不能有丝毫马虎。只有像阅兵中各军种协同作战,才能形成强大战斗力,在技术创新中打破壁垒,在项目推进中凝聚合力。
最让我动容的,是阅兵期间看到那些平均年龄超过90岁的老兵——他们胸前的勋章闪闪发光,眼中的信念依旧坚定。老兵们用青春守护了国家的安宁,而作为一名电力技术工作者,我深刻地明白,我们这一代能源人,更要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努力钻研技术,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就像军人守护祖国的疆土一样,我也要守护好电力的“阵地”,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阅兵仪式虽然结束了,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却深深烙印在我心中。这一号召,是激励我们追求卓越、永不言败的精神旗帜,更是全体国能人在新征程上“阔步前行、走在前列”的动力源泉。
阅兵,是一次国家实力的检阅,更是一次使命的召唤。它激励着我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扬军人的优良作风,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以“旗帜领航、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作风,让“退伍不褪色”的承诺融入能源报国的实践,为祖国的能源安全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作者单位:电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