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神朔公司:“钢铁巨龙”呼啸前行
本报通讯员 张小荣
2025年09月09日
字数:2271
版次:02
  塞上九月,秋意渐浓,丰收在望。268公里的神朔线上,万吨重载列车如“钢铁巨龙”轰鸣疾驰,铁轨与车轮的碰撞声在广袤高原回荡。作为西煤东运的能源大动脉,神朔人顶着清晨未散的薄雾、迎着旷野中毫无遮拦的强劲阵风,始终坚守在生产运输一线,以浸透衣衫的汗水诠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使命——截至8月31日,包神铁路神朔公司年累计货运量8307.74万吨,较年度计划超额259万吨,在能源保供关键阵地交出亮眼答卷。
  这份答卷背后,是跨越重重挑战的艰辛付出。回溯6月份前,不仅装车量滞后计划,叠加煤炭市场波动、运输需求多变,神朔公司的保供压力陡增。面对困境,公司一边对接上下游摸清运输痛点,一边依托全链条数据平台挖掘潜能,通过实时分析线路负荷、预判设备风险定制最优方案,以“一车一方案、一列一策略”的精细调度,让每趟列车拉满运输效能,最大化释放西煤东运通道的保供潜力。正是这份直面挑战的勇气,以及精准、硬核、高效的执行力,让公司突破瓶颈、加速向年度目标迈进,持续为国家能源安全筑牢运输屏障。
  

精准调度


  作为“西煤东运”关键枢纽,神朔公司的运输效率直接关系下游电厂“口粮”供应,而精准调度正是撬动效率的核心杠杆。
  “今日开行万吨重载列车105列,保障大新、神池南方向接卸,分界口交重必保满图!”8月25日早班视频会上,调度主任温世平指令清晰,为当日运输锚定目标。每天清晨7点,调度指挥中心内,调度员紧盯实时车流图,与各车站逐一对接计划,确保任务精准落地。
  为释放更多运输潜能,公司打破传统调度壁垒,构建“车站—调度中心”联动机制:车站实时共享车流数据,帮助调度中心精准掌握现场动态;调度中心则结合下游接卸能力,动态优化行车组织,优先保障重载列车通行,让每列车“走得顺、走得快”。
  在此基础上,调度中心进一步织密全链路协同网络。实时对接上下游铁路,跟踪空车到达、重车卸车进度,避免空车闲置、重车积压,实现空车“到即配装”、重车“装即外运”;同时依托TDCS/CTC系统,提前编制3至4小时动态调整计划,统筹应急处置、机车换挂等事宜,再由车站值班员高效执行,形成“调度—执行”无缝闭环,让精准调度效能贯穿运输全线。
  

严抓安全


  运输效率与安全保障相辅相成,神朔公司始终将安全视作能源保供的不可动摇底线,以多维度、立体化举措筑牢安全屏障。
  设备稳定是重载铁路安全运行的核心关键。迎峰度夏期间,列车运行密度增大,线路、道岔等设备负荷随之加重。为应对这一挑战,公司精准推行“天窗检修+动态巡检”模式,联动多专业协同发力。工务专业以“人工+机检”结合,排查桥隧涵线隐患、整治钢轨病害;电务专业对通信信号设备开展全面“体检”,做好设施养护;供电专业通过多元方式排查接触网与电力设施,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在各专业紧密配合下,截至目前,神朔公司设备完好率始终保持100%,未发生一起因设备故障导致的运输中断,以“硬核”守护夯实了能源保供的安全根基。
  安全防线的筑牢,同样离不开责任的层层落实。公司严格执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领导干部带头带班值守,每日下沉运输一线排查隐患、堵塞漏洞;关键岗位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确保突发情况“接报即响应、处置不拖延”;同时,定期开展全员安全专题培训,让安全意识真正入脑入心,让操作规范切实落地见效。
  应急能力的筑牢同样至关重要。公司始终坚持“未雨绸缪”理念,按季节提前储备防洪、照明、抢修等应急物资,在沿线设置应急储备点保障“随用随调”;定期组织断轨抢修、防洪排涝等实战演练,让职工在演练中提升技能,实现“平时练得实、实战用得上”——即便遇到暴雨导致线路积水等突发状况,也能快速启动应急预案、高效处置,保障运输畅通。此外,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安全管理“提效赋能”,在蛇口峁隧道治理中引入AI智能监控与现代探测技术,24小时实时监测隧道轨况与设备状态,既能精准捕捉微小隐患,又能开展“靶向式”治理,以科技硬实力提升安全防控的精准度与预判能力。
  “安全是保供的前提,守住安全底线才能谈高质量保供。”这句话早已不是口号,而是神朔全员的共识,更转化为每个人扛起责任、守护能源动脉的实际行动。
  

高效装车


  在筑牢安全防线的基础上,神朔公司各站职工迎难而上,积极协调全力抢运增量,紧盯装卸车组织,做到“吨列必争、应运尽运”,以高效装车为核心抓手冲刺全年煤炭运输目标。
  为打通效率堵点,各装车站点与专用线货主建立“每日沟通”机制。货运员对接存煤情况、争取追加装车计划;调配空车,避免“车等煤”现象发生;跟踪装车进度、解决衔接卡点,确保运输链条无缝运转。
  这一机制的成效,在高温炙烤的一线现场展现得淋漓尽致。7月22日正午,黄羊城站榆家梁专用线地表温度达45℃,货运员高晓艳顶着热浪逐节检查重车装载加固,汗珠从额头渗出,很快布满全脸。“发往大新方向的煤车必须严丝合缝,绝不能出现漏煤现象。”她一边叮嘱,一边用扳手拧紧车皮锁扣,以“装一列货车,保一路平安”的坚守,严把装车质量关。
  作为神朔公司核心装车站,黄羊城站日均装车16列,装车节奏直接影响西煤东运整体运输效率。“以前存煤不足时空车常闲置,现在提前对接精准匹配,效率有了很明显提升;而且每8分钟一列万吨列车从这里通过。”黄羊城站站长孙振兴道出机制带来的改变。
  秋风掠过陕北沟壑,神朔公司这条“钢铁巨龙”仍在塞上高原呼啸前行,调度中心的灯火、检修现场的身影、装车线上的汗水,持续续写“钢铁脊梁”的担当。从精准调度提效、硬核检修守安全,到高效装车夯前端,全体神朔人以“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在268公里能源动脉上全链条发力——既维护当下运输畅通,更托举国家能源保供未来,让西煤东运通道动能满格,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