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抗“剑鱼” 重连“生命线”
——国华投资海南分公司东方光伏电站抢通村民通信路
本报通讯员 国腾飞 袁婧雯
2025年09月08日
字数:2483
版次:03
  9月3日,国华投资海南分公司东方光伏电站全体职工收到一件特别的“礼物”,几筐刚从树上采摘下来的青芒在村民们急切的谢意中被摆放在电站门口,在一句句的“感谢你们帮助我们恢复了通信,成熟的农作物才能卖个好价钱”中,台风期间温情的一幕幕不断在大家眼前重映。
  8月25日,琼州大地,风雨如磐。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携狂风暴雨呼啸而至,在海南西南半岛留下一片狼藉。位于风暴路径上的东方光伏电站驻地——东方市大田镇月大村,更是在这场天灾中承受了严峻的考验。
  凌晨,风声鹤唳,雨点如注。台风过境后,村庄内外满目疮痍:粗壮的树木被连根拔起,横亘在泥泞的道路上;脆弱的电线与光缆被无情地撕扯、压断,垂落在积水中。月大村的通信网络彻底中断,环村通信光缆多处损毁,整个村庄瞬间沦为一座“信息孤岛”。电话拨不出,网络连不上,村民们望着窗外肆虐的风雨,心中焦急万分——与外界的联系中断,不仅影响了正常生活、农作物收获,更在灾后关键时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风停雨歇,就是我们的冲锋号!”清晨,大雨初歇,风势渐弱。东方光伏电站站长李洋透过窗户,望着村里倒伏的树木和焦急的村民,内心深知此刻的每一分钟都关乎安危。他没有片刻犹豫,立即在工作群中发出了集结号召:“同志们,月大村的通信断了,乡亲们正盼着我们!所有非值班人员,立即集合,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帮助村民恢复通信!”
  一声令下,应者云集。刚刚结束通宵值班、本应休息的职工们闻讯而动,没有任何怨言,迅速换上工作服,从宿舍奔赴场站集合。虽然面露疲惫,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光时域反射仪、光纤熔接机、备用光缆、铁锹、锄头、手锯、人字爬梯……所有工具,一件都不能少!”值长杨志有,这位经验丰富的老电力人,一边清点设备一边进行着战前动员。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同志们,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抢修,这是一场硬仗,是考验我们‘电力铁军’本色的战场,更是我们深入践行‘央企姓党、国企为国、人民至上’宗旨的绝佳机会。危难关头,我们必须冲得上去,拿得下来!”他的话语,点燃了在场每一位职工心中的火焰,大家士气高昂、整装待发。
  9时10分,光伏电站的4名生产运行人员组成党员突击队,头戴安全帽,身着反光衣,携带全套抢修设备,准时抵达电信环村通信网络的起点。此时,闻讯赶来的电信维保人员也已到达现场,双方队伍迅速会师。
  面对村内道路受阻、故障点分散的复杂局面,如何高效作业成了关键。李洋凭借多年的应急抢险经验,果断向电信维保负责人提出“分头作战、起点会聚”的抢修方案。将抢修队伍兵分多路,从不同方向同时向故障点推进,完成一处、会师一处、协同作战,最大程度缩短抢修时间。这一科学高效的建议,立即得到了电信维保负责人的高度认可:“这个办法好。就这么办,我们央地联动齐发力,一定能尽快打通这条‘生命线’!”
  任务认领完毕,战斗旋即打响。4名生产运行人员迅速分成两组,顶着时断时续的风雨,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在泥泞的村道上。他们一组负责利用光时域反射仪精准定位光缆断点,另一组则携带人字爬梯和工具,排查和清理悬挂在半空、被树枝缠绕的受损光缆。风雨中,橙黄色的工作服成为了村庄里最醒目的风景线,也成为了村民心中最温暖的希望。
  “去年‘摩羯’台风来的时候,我正好回家探亲,没能和大家并肩作战。今年‘剑鱼’来了,我得把去年的活儿补上,大干一场。”年轻的值班员苏子豪一边挥舞着消防铁锹,奋力开挖被泥土掩埋的光缆断点,一边气喘吁吁地说道。汗水混着雨水从他的脸颊滑落,但他手中的动作却丝毫没有停歇。
  找到断点后,更考验技术和耐心的工作开始了。苏子豪小心翼翼地剥开光缆外皮,露出比发丝还细的光纤。他屏住呼吸,用专业工具将备用光缆与断点光纤的纤芯对齐,然后启动光纤熔接机。只听“滋”的一声,伴随着屏幕上亮起的微光,两根断裂的光纤在高温下完美地融为一体,一条新的通信链路就此重生。这套动作,他在风雨中重复了无数次,每一次都精准无误。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抢修队员们早已忘记了饥饿与疲惫。有的队员爬上湿滑的人字梯,用手锯清理压在光缆上的树枝;有的队员半跪在泥水里,有条不紊地进行纤芯排序和熔接,泥水浸湿了裤腿也毫不在意。
  13时30分捷报传来,经过数小时的连续奋战,突击队已成功修复5处光缆中断点,剩余3处也已清理完毕,具备了熔接条件。“同志们,再加把劲!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李洋的鼓励,如同吹响最后的冲锋号,再次激发了队员们的斗志。
  最后的攻坚战开始了。4名生产运行人员以惊人的毅力,精准地开剥每一处断点光缆,沉着冷静地完成每一次熔接作业。
  15时20分,随着最后一处断点熔接成功,东方光伏电站负责的8处断点光缆全部完成接续。与此同时,协同作战的电信维保人员也成功修复了9处故障光缆。至此,月大村的通信网络实现了物理上的全线贯通。
  然而,工作并未就此结束。“不仅要‘通’,更要‘畅’!”为确保村民能获得高质量的上网体验,值班员黄轩昂立即拿出高功率光源和光功率计,对修复后的整条光缆进行光衰测试。他沿着线路逐段检查,仔细记录每一个数据。经过全面而认真的检测,结果显示:所有熔接点的光衰指标均优于规范要求,熔接质量堪称完美!
  15时25分,随着交换机房设备调试成功,月大村的通信网络与东方市骨干通信网络成功实现互联互通。村委会的喇叭里传来了网络恢复的喜讯,刹那间,村民们的手机信号灯由灰变绿,沉寂已久的微信提示音此起彼伏。孩子们欢呼着刷新着动画片,年轻人迫不及待地与远方的亲人视频报平安,村庄里洋溢着失而复得的喜悦。一位老大爷握着李洋的手激动地说:“真是太感谢你们了,风雨这么大,你们还第一时间来帮忙,不愧是央企啊!”
  关键时刻,从不缺席。历时6个小时,4名生产运行人员顺利接通月大村736名村民的信息“生命线”。在这场与台风赛跑的战斗中,国华投资海南分公司东方光伏电站的职工们,用汗水和担当,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他们不仅是光伏电站的守护者,更是驻地人民的贴心人。党旗在抢险一线高高飘扬,他们以过硬的专业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勇担央企社会责任,在风雨中为人民群众架起了一座稳固的“信息桥梁”,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央企职工的使命与荣光。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