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毫必争“跑电量”
2025年08月26日
字数:2349
版次:02
当城市仍在晨曦中未完全苏醒,河北龙山发电厂计划营销部主任杜海波就已踏上“跑电量”的征程。为争取最优发电计划和市场空间,他度电必争、分毫必抢,往返于电网调度和电力交易中心。无数次的出发与抵达,全力以赴地奔跑和争取,让杜海波成为跑在时间前面的人。他将实干、奉献、创新、争先,谱就分秒必争的生命旋律,也写进2025年国家能源集团“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岗位建功行动先进个人的荣誉里。
电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电力现货市场形势严峻,价格波动频繁。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实现效益提升,是每个发电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攻关课题。
“本周煤价呈上涨趋势,电价预计会保持稳定。通过公司生产运行一体化平台,和天气预报信息综合评估判断,未来一周省内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在37℃以上,高温天气电网供电需求量会逐步攀升,咱们要调整发电节奏,全力抢发效益电。”6月30日,在市场研判调度会上,杜海波向与会人员分析电力市场供需情况。
会后,杜海波带领研判小组深入分析河北公司生产运行管控一体化平台实时数据,结合新能源出力波动,果断调整生产运行方式,增强需求侧响应能力。6月份抢发高价机会电约1800万千瓦时,增收达1150万元。
突破传统工作思路,始终向市场要效益,建立科学研判机制,是杜海波开拓电力市场的根本遵循。他带领团队构建发电空间预测模型和日利润、值利润通报机制,每日公布电量电价完成情况,明确月度目标差值,对发电计划、煤炭价格、市场需求等进行全方位监测和分析,通过日复盘、周分析等方式及时调整工作措施,通过择机修改调频、现货报价方案、提交抽汽蓄能试验工作票等措施,实现“以日保周、以周保月”的绩效考核目标。
龙山电厂今年在现货调电非结算期,积极抢发电量,指标完成103.1%;3月至6月现货结算期持仓率达100.8%,指标争取与发电节奏更加匹配;容量电费连续6个月全额回收,收入6000万元;1至6月电量电价完成430.41元/兆瓦时,在河北公司排名第一。
今年初,杜海波带领团队建立上下协同、内部互补的省间现货交易保障机制,及时掌握网外电力市场缺口,通过交易员与运行值班员职责互补的应急报价机制,提升省间现货报价及时率,前6个月省间现货交易增加计划外收益239万元,在河北公司排名第一。同时,深入跟踪研究电力市场政策变化,及时研判迭代变化的新交易方式,通过多月双边交易,尽可能争取发电计划,持续优化指标持仓率,最终争取到年度长协电量指标30.5亿千瓦时,指标电价在河北公司最优。
7月8日清晨,冒着阵雨上山的杜海波在圣福风电场主控室内,移动着手中的鼠标,仔细观察控制屏上各个风机的关键数据,发现风机自动变桨开始动作,部分风机因高风速已切出运行。敏锐的他意识到暴风雨即将来临,这是风场4月份投产以来第一次经受暴风雨的考验。
早在几天前,杜海波就了解到当地将有大暴雨天气出现。他当即组织相关负责人未雨绸缪提前制定应急策略,要求各作业面紧盯排水设施落实,做好基坑排水准备,提前疏通升压站排水沟,防止山洪倒灌淹没带电设备;集电线路现场设施做好防水保护措施,避免漏电损坏……
涉县208兆瓦风力发电建设项目,是杜海波上任计划营销部主任时,面对的最为艰巨的一项挑战。项目选址在涉县绵延起伏的高山险壑之中,地理环境复杂,施工难度极大,单是把设备运上山就异常困难。
杜海波与团队反复实地考察后,问题迎刃而解:“以前村子里的老百姓拉货都用驴子,就是现在,山里的百姓种地、拉货依旧是用驴子,那咱们为啥不因地制宜,用‘老祖宗’传下来的生存技能,组建一个骡马队拉货呢!”说干就干,没几天,一支由几十匹骡马组成的运输队,拉着角铁、绝缘子等各种建设物资出现在山间小道上,成为太行山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风叶一转、效益不断”。从2024年12月4日,项目成功取得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该项目建设用地的批复,到2025年4月4日,首批风机顺利并网发电,仅仅几个月时间,龙山电厂风电项目就实现了建设、效益双推进的良好成效,为打造“风光火储”多能互补综合能源服务商迈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
计划管理是企业运营的“中枢神经”,杜海波带领团队深入分析企业生产能力、市场需求、政策导向等因素,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年度计划,并将其细化分解到季度、月度,明确各部门的目标和任务。
杜海波深入研究铁路政策,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将“减税降费”政策转化为实际效益。今年1至5月,推动削减年度货运代运维费用40.5万元,每年取消铁路专用线土地租用费4.82万元;依据铁路货延费收费标准动态调整调运计划,提升卸车效率,使1月至5月货延费同比降低28.06万元。
“量价双稳”对于燃料管理极为重要。杜海波牵头组建数据分析团队,整合近5年煤炭价格走势、铁路运输成本、电厂库存等关键数据,搭建智能采购模型,实现对煤炭价格拐点的实时预测。
杜海波带队积极拓展长协煤资源,今年6月成功增签70万吨年度长协合同,推动年度长协签订率达100%,且新增合同价格较已签订的同质煤种低28元/吨,大幅降低入厂标煤单价,更推动形成有效的长协煤竞价机制,为筑牢年度燃料量价基本盘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地困境”长期制约着龙山的燃料供应。杜海波组织成立党员先锋“护航小组”,推行“以卸定装”工作法,让火车运输的请车、批车、装车、运输、卸车各环节全链条可控。在接卸环节,创新推行“菜单接卸”模式,明确“后到先卸、先干后湿、先块后末”的优先级,协调铁路调度精准取送车,最大限度缩短煤炭在途时间,高效应对了极寒天气对运输的影响。
上半年,龙山电厂燃料成本同比降幅达11.89%,成本管控成效显著,年度长协合同签订100%,燃料管理已从单纯的“保障线”转变为“效益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成本优势。
在能源变革的浪潮中,杜海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深刻内涵,为企业绿色转型发展贡献了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市场巧运筹电量稳增长
电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电力现货市场形势严峻,价格波动频繁。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实现效益提升,是每个发电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攻关课题。
“本周煤价呈上涨趋势,电价预计会保持稳定。通过公司生产运行一体化平台,和天气预报信息综合评估判断,未来一周省内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在37℃以上,高温天气电网供电需求量会逐步攀升,咱们要调整发电节奏,全力抢发效益电。”6月30日,在市场研判调度会上,杜海波向与会人员分析电力市场供需情况。
会后,杜海波带领研判小组深入分析河北公司生产运行管控一体化平台实时数据,结合新能源出力波动,果断调整生产运行方式,增强需求侧响应能力。6月份抢发高价机会电约1800万千瓦时,增收达1150万元。
突破传统工作思路,始终向市场要效益,建立科学研判机制,是杜海波开拓电力市场的根本遵循。他带领团队构建发电空间预测模型和日利润、值利润通报机制,每日公布电量电价完成情况,明确月度目标差值,对发电计划、煤炭价格、市场需求等进行全方位监测和分析,通过日复盘、周分析等方式及时调整工作措施,通过择机修改调频、现货报价方案、提交抽汽蓄能试验工作票等措施,实现“以日保周、以周保月”的绩效考核目标。
龙山电厂今年在现货调电非结算期,积极抢发电量,指标完成103.1%;3月至6月现货结算期持仓率达100.8%,指标争取与发电节奏更加匹配;容量电费连续6个月全额回收,收入6000万元;1至6月电量电价完成430.41元/兆瓦时,在河北公司排名第一。
今年初,杜海波带领团队建立上下协同、内部互补的省间现货交易保障机制,及时掌握网外电力市场缺口,通过交易员与运行值班员职责互补的应急报价机制,提升省间现货报价及时率,前6个月省间现货交易增加计划外收益239万元,在河北公司排名第一。同时,深入跟踪研究电力市场政策变化,及时研判迭代变化的新交易方式,通过多月双边交易,尽可能争取发电计划,持续优化指标持仓率,最终争取到年度长协电量指标30.5亿千瓦时,指标电价在河北公司最优。
风电拓版图发展强根基
7月8日清晨,冒着阵雨上山的杜海波在圣福风电场主控室内,移动着手中的鼠标,仔细观察控制屏上各个风机的关键数据,发现风机自动变桨开始动作,部分风机因高风速已切出运行。敏锐的他意识到暴风雨即将来临,这是风场4月份投产以来第一次经受暴风雨的考验。
早在几天前,杜海波就了解到当地将有大暴雨天气出现。他当即组织相关负责人未雨绸缪提前制定应急策略,要求各作业面紧盯排水设施落实,做好基坑排水准备,提前疏通升压站排水沟,防止山洪倒灌淹没带电设备;集电线路现场设施做好防水保护措施,避免漏电损坏……
涉县208兆瓦风力发电建设项目,是杜海波上任计划营销部主任时,面对的最为艰巨的一项挑战。项目选址在涉县绵延起伏的高山险壑之中,地理环境复杂,施工难度极大,单是把设备运上山就异常困难。
杜海波与团队反复实地考察后,问题迎刃而解:“以前村子里的老百姓拉货都用驴子,就是现在,山里的百姓种地、拉货依旧是用驴子,那咱们为啥不因地制宜,用‘老祖宗’传下来的生存技能,组建一个骡马队拉货呢!”说干就干,没几天,一支由几十匹骡马组成的运输队,拉着角铁、绝缘子等各种建设物资出现在山间小道上,成为太行山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风叶一转、效益不断”。从2024年12月4日,项目成功取得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该项目建设用地的批复,到2025年4月4日,首批风机顺利并网发电,仅仅几个月时间,龙山电厂风电项目就实现了建设、效益双推进的良好成效,为打造“风光火储”多能互补综合能源服务商迈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
计划有保障“口粮”不发愁
计划管理是企业运营的“中枢神经”,杜海波带领团队深入分析企业生产能力、市场需求、政策导向等因素,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年度计划,并将其细化分解到季度、月度,明确各部门的目标和任务。
杜海波深入研究铁路政策,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将“减税降费”政策转化为实际效益。今年1至5月,推动削减年度货运代运维费用40.5万元,每年取消铁路专用线土地租用费4.82万元;依据铁路货延费收费标准动态调整调运计划,提升卸车效率,使1月至5月货延费同比降低28.06万元。
“量价双稳”对于燃料管理极为重要。杜海波牵头组建数据分析团队,整合近5年煤炭价格走势、铁路运输成本、电厂库存等关键数据,搭建智能采购模型,实现对煤炭价格拐点的实时预测。
杜海波带队积极拓展长协煤资源,今年6月成功增签70万吨年度长协合同,推动年度长协签订率达100%,且新增合同价格较已签订的同质煤种低28元/吨,大幅降低入厂标煤单价,更推动形成有效的长协煤竞价机制,为筑牢年度燃料量价基本盘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地困境”长期制约着龙山的燃料供应。杜海波组织成立党员先锋“护航小组”,推行“以卸定装”工作法,让火车运输的请车、批车、装车、运输、卸车各环节全链条可控。在接卸环节,创新推行“菜单接卸”模式,明确“后到先卸、先干后湿、先块后末”的优先级,协调铁路调度精准取送车,最大限度缩短煤炭在途时间,高效应对了极寒天气对运输的影响。
上半年,龙山电厂燃料成本同比降幅达11.89%,成本管控成效显著,年度长协合同签订100%,燃料管理已从单纯的“保障线”转变为“效益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成本优势。
在能源变革的浪潮中,杜海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深刻内涵,为企业绿色转型发展贡献了应有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