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电厂年发电量突破40亿千瓦时
2025年08月22日
字数:621
版次:02
本报讯(通讯员 刘龙生)截至8月15日,安徽公司马鞍山电厂年累计发电量达40.0735亿千瓦时,其中火力发电39.1283亿千瓦时,光伏0.9452亿千瓦时,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用电安全稳定提供坚实支撑。
今年以来,面对电力现货带来的量价双降压力,机组启停次数大幅增长、深度调峰时长不断攀升等重重困境,该厂迎难而上,构建“安全—生产—保供”三位一体管理体系,全力以赴实现“逆势增长”。加大生产现场隐患排查专项检查力度,创新推行“隐患排查奖惩机制”,将隐患发现与治理成效纳入绩效考核,推动职工主动排查隐患数量同比提升30%,通过安全生产月、春检等专项行动,累计排查整改各类设备设施隐患200余项。针对防台防汛、防杨絮等季节性风险,建立“一险一策”应急预案,常态化组织全厂失电、风机跳闸事故处理等实战演练,并推行“全流程数字化管控”模式,加大对值班、巡检、操作、检修等关键环节实施24小时动态监督,全面提升机组健康水平。持续开展“值际小指标擂台赛”,将发电效率、煤耗等核心指标纳入竞赛体系,充分激发运行人员优化机组指标的积极性,机组负荷率有效提升。生产部门实施“预防性检修+状态监测”双轮驱动策略,上半年顺利完成3台机组检修,攻克多项技术难题,使机组调峰能力提升至30%额定负荷。加大机组“口粮”供应,创新“精准配煤+动态掺烧”模型,严格管控燃煤采运转卸全流程,科学优化来煤结构,调整燃煤掺烧方式,坚持“烧旧存新”原则,做到“入厂多样化、入炉单一化”,确保煤场存煤可用天数始终稳定在20天以上安全线。
今年以来,面对电力现货带来的量价双降压力,机组启停次数大幅增长、深度调峰时长不断攀升等重重困境,该厂迎难而上,构建“安全—生产—保供”三位一体管理体系,全力以赴实现“逆势增长”。加大生产现场隐患排查专项检查力度,创新推行“隐患排查奖惩机制”,将隐患发现与治理成效纳入绩效考核,推动职工主动排查隐患数量同比提升30%,通过安全生产月、春检等专项行动,累计排查整改各类设备设施隐患200余项。针对防台防汛、防杨絮等季节性风险,建立“一险一策”应急预案,常态化组织全厂失电、风机跳闸事故处理等实战演练,并推行“全流程数字化管控”模式,加大对值班、巡检、操作、检修等关键环节实施24小时动态监督,全面提升机组健康水平。持续开展“值际小指标擂台赛”,将发电效率、煤耗等核心指标纳入竞赛体系,充分激发运行人员优化机组指标的积极性,机组负荷率有效提升。生产部门实施“预防性检修+状态监测”双轮驱动策略,上半年顺利完成3台机组检修,攻克多项技术难题,使机组调峰能力提升至30%额定负荷。加大机组“口粮”供应,创新“精准配煤+动态掺烧”模型,严格管控燃煤采运转卸全流程,科学优化来煤结构,调整燃煤掺烧方式,坚持“烧旧存新”原则,做到“入厂多样化、入炉单一化”,确保煤场存煤可用天数始终稳定在20天以上安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