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的守护
2025年08月14日
字数:2174
版次:03
本报通讯员 张小荣
八月稻香,丰收在望。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872公里的包神铁道线上,铁龙疾驰,日夜穿梭,一派繁忙运输景象。
作为西煤东运“黄金通道”,神朔铁路是国家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而神木北站区恰是这条钢铁巨龙的“心脏”,在轮班作业的轰鸣里时刻准备迎接极端天气的考验——当狂风裹挟沙尘而来,当暴雨倾盆引发汛情,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分秒必争”,顶烈日、战风沙、抗洪流,为这条能源大动脉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守护防线。
沙尘鏖战 攻坚保通
4月的陕北,一场罕见强风暴沙尘天气骤然降临。
10日傍晚,厚重昏黄笼罩天空,气象台发来预警:“未来24小时内,区域性强沙尘暴将至,阵风可达11级!”警报声中,神木北站区应急灯亮起,各岗位人员切换至“忙碌模式”。
“这是一场输不起的硬仗!”站区主任任明紧急通知,“西煤东运不能断,旅客出行不能误,全员严阵以待!”指令一下,站长方海涛随即召集职工部署:“管理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每小时汇报现场情况;各岗位排查设施,加固易损设备,清理所有轻飘物!”
全体职工迅速行动,调车长王宇带领人员扛着防溜铁鞋逐节检查铁轨,铁鞋与钢轨碰撞声清脆入耳;客运员张悦在候车大厅备齐热水与药品,反复调试广播系统;行车室里,值班员杨强与信号员雷旭瑾核对预案,将关键步骤写满便签贴在操作台。
11日清晨,狂风如期而至,黄沙拍击玻璃哐哐作响,能见度不足50米。
“各岗位注意,风力6级,启动二级应急响应!”杨强的指令通过电台传遍各岗。调车场上,王宇与调车员郄源顶风弯腰检查车辆,沙粒打脸如针扎,“十、五、三车!”郄源的呼喊被风撕扯,标准手势却丝毫未变。
正午风沙更烈。站台上,助理值班员如同敏锐的“哨兵”,时刻监视着列车的运行状态。他们逆风而行,在站台上不停地巡视,密切关注着每一趟列车的进出站情况。
“17005次列车接近,1道接车,注意现场现状!”他们通过对讲机及时传递信息,在列车进站时,仔细观察列车的运行状态,确保列车安全停靠。即使风沙吹得人睁不开眼,他们也不放过任何异常情况,所有人用坚守和专注,守护着列车运行的安全防线。
18时30分,8级狂风将调车场内20多米长的防护栅栏吹倒在正线。巡检的王宇发现一列货运列车距事发点已不足3公里,他嘶吼汇报:“K35+637m处线路侵限!”杨强立即按下紧急停车按钮,站长方海涛即刻带领10名职工扛撬棍冲向现场。狂风中,众人手挽手形成人墙,奋力将栅栏抬离轨道,手掌磨出血泡也未松劲。列车在不远处停下,司机摇窗竖起大拇指。
这场较量持续了52个小时,13日下午风力降至8级以下,调度令恢复运行。
风沙散去,神朔铁路这条能源动脉“钢铁巨龙”依然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奔腾不息,继续为国家经济发展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暴雨逆行 亮剑守防
陕北夏日,另一场“大考”悄至。
7月25日清晨,天色如墨,豆大的雨点连成雨幕,暴雨红色预警持续闪烁,站区内外成了一片汪洋,积水漫过路基,裹挟枯枝在铁轨间涌动,随时可能引发塌陷。
“52661次机车乘务员注意,降雨量35毫米,限速每小时60公里运行!”行车室里,值班员贾涛对着电台反复强调,声音因持续喊话而沙哑,手指在操作台上快速跳动,每道指令都精准计算。
调车场上,积水没过脚踝,王宇与郄源穿着雨衣仍浑身湿透,每检查一节车厢都要弯腰伸手入水确认防溜紧固器,冰冷的雨水刺得指尖发麻,“防溜是最后一关,绝不能出岔子。”王宇的话虽被雨声打碎,却清晰传入众人耳中。
16时30分雨势达顶峰,站场东侧排水沟漫溢,积水快速上涨。“各专业应急分队集合!”任明站在雨中指挥,雨水顺着安全帽成股流下。
电务专业应急队伍兵分两路,一组清理道岔底部、信号机基础的积水,确保防短路;另一组检查通讯线路和信号箱,对接口处防水密封,确保调度指令传输畅通。供电专业紧急巡查沿线接触网、电杆基础,清理淤泥杂物,加固松动部件,对配电箱、电缆沟做防水处理,防止短路故障,保障供电稳定。工务专业启动线路防涝应急模式,全员疏通排水沟渠、清理涵洞淤堵,用沙袋加固易积水的路基边坡,防止沉降;同时,检查钢轨、轨枕,排查松动、变形问题,确保线路结构保持稳定。
组员扛沙袋奔路基筑挡水墙,满身泥水溅满工服仍不停歇。夜色渐深,气温骤降,雨水浸透的衣衫如冰甲。职工们轮流到休息室喝口热水,却没人愿多待——排水泵需盯紧流量,信号设备要反复检查,旅客需求更不能耽搁。凌晨3时,线路二工区工长郭志平发现一处涵洞渗水,立刻跳进齐腰积水中堵住渗漏点,直到工友运来沙袋筑牢防线,他才拖着冻紫的双腿爬上岸。
次日15时雨势减弱,天空透出光亮,降雨量稳定在12毫米以下,站场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职工们仍未松懈,线路一工区工长王国伟带队伍排查线路沉降,每步都用道尺细量;贾涛逐列核对列车数据,确保恢复正常速度的必备条件……截至7月27日,该站区累计共出巡70次,出动451人次、5辆轨道车,处理24处隐患。每组数据背后,都是风雨中不辍的脚步与泥泞里执着的坚守,保障了每趟列车安全通行。
神木站区荣誉墙上,2024年度包神铁路“先进集体”的牌匾格外醒目,它见证着站区职工的每一次坚守。守护能源“生命线”从不是口号,它是沙尘中不褪色的信号旗,是暴雨里不熄灭的手电筒,是铁路职工刻在骨子里的责任与信仰。从沙尘弥漫到暴雨倾盆,神木北站区全体职工用一次次的挺身而出,诠释着“守护”的重量。这份守护,让西煤东运通道始终畅通,让万家灯火温暖不缺席,更让这条钢铁动脉在祖国大地永远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