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电力:以实干作答时代之问
2025年08月12日
字数:2585
版次:01
从海上绿洲的红树林到大漠孤烟的察哈素,从煤电升级的强转型到盐光互补的新产业,有光的地方,就有能源之花绚丽绽放。
今年上半年,国电电力能源脉动铿锵有力,稳产稳供力保民生,承压创效利润过半,一组组融入心血与汗水的数据,一个个突破难关与瓶颈的创举,汇聚成一股无声的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百姓安居乐业注入澎湃动能。
党旗辉映,在攻坚中赋能
国有企业要走在时代前列,必须牢牢夯实“根”和“魂”,让党的旗帜在攻坚克难中始终引领方向、保驾护航。
国电电力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将“第一议题”制度作为强化政治引领的核心抓手,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及国资国企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其转化为企业发展的行动指南,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国家能源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聚焦作风建设,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公司从严整治违规吃喝等问题,扎实推进党委巡察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党旗插在哪里,哪里就是新的攻坚阵地。
国电电力把党建深度融入中心工作,深入开展“旗帜领航、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岗位建功行动,让党员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职工积极投身企业发展。
精心举办“红树林的新生”印尼可持续发展交流对话会,各方共同探讨红树林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路径,为两国携手守护蓝色家园凝聚广泛共识与坚实力量。
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搭建“一杯两赛”技能提升平台,争创“星级班组”示范标杆,培育壮大“三支队伍”人才梯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同时,深入推进“青蓝工程”“青马工程”,促进职工文化繁荣发展,加强中印尼职工文化交流,讲好公司故事,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回望来时路,国电电力在不断挑战中砥砺前行,每一道难关都以实干作答,每一次应战都用拼搏诠释。
承载使命,在实干中发力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国电电力精准地把“干”字用在了能源保供上,以实际行动彰显责任担当。聚力安全保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以“零容忍”态度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加强设备可靠性和经济性治理,上半年,火电机组非计划停运同比降低1次,取得历史最佳成绩。大同公司11台机组在全国能效对标竞赛中获奖,风机设备平均故障时长、平均故障台次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73%和65%,设备可靠性大幅提升,确保了机组在全国两会、迎峰度夏等关键节点“顶得上、稳得住”,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充分肯定。
实现国有企业保值增值是国企的首要职责。今年6月份,当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的号角吹响之时,国电电力已定好目标,狠抓对标提升,打好主动战。在电力市场的博弈中,国电电力精准施策拓存创收,发电量稳中有进,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稳步扩大,在集团公司电力板块利润总额中位居榜首。
为了确保“口粮”充足,国电电力优化交易策略,市场交易指标占比大幅提升,上海庙公司争取到外送西北地区的26亿多千瓦时增量交易,增收超2亿元。深研现货交易新规,实施“低价储量、高峰释放”套利策略,赚取峰谷价差收益,全力追补发电量目标缺口。
当利润空间持续被压缩时,国电电力打出一套降本增效“组合拳”,在精打细算中增强企业的韧性。深耕成本精细化管理,承德热电公司延时费基准费率下调五成,大同公司压减线路改造期间降低维护费约130万元。强化风险闭环管控,组织火电企业开展固废涉税专项整改行动,截至6月底,获得税收优惠超5亿元,燃料成本省下超1亿元。同时,优化运输路径、与长协供应商协商动态调价、瞅准时机布局低价现货采购。绥中公司完成15万多吨燃料的优化运输,降本1200多万元,做细做实成本管控。
力争上游,从发展上突破
面对能源转型的新形势新任务新发展,走在前列成为国电电力作答“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之问。国电电力通过煤电升级、新能源开发、科技创新等一系列动作,全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能源绿色发展探路领航。
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在国电电力如火如荼展开。存量机组的“三改联动”、生物质掺烧、新能源耦合开发等工作有序铺开。大同湖东、廊坊二期等多个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南苏1号项目1号机组已投产发电,2号机组即将投产。上半年,供电煤耗同比下降,煤电效率越来越高,碳排放量持续减少。狠抓调峰与供热能力,预计到2026年年底,所有火电机组都将具备深度调峰能力,推动煤电在灵活性与低碳性上实现质的跃升。
新能源开发赛道上,国电电力围绕单位造价和度电利润,蒙西送安徽、浙江深远海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正冲刺年内多项新能源建设目标。聚焦海外项目,参与沙特、印尼等国家的光伏项目建设管理,依托自身火电布局优势推进“火电+新能源”耦合发展,不断扩大新能源版图。
为了让低碳转型走得更稳更远,国电电力紧跟能源转型大势,聚焦煤电高频深度调峰、深远海风电等技术攻关和商业实践,积极推进储能项目前期工作,全力开辟绿色发展的“第二曲线”。
在科技创新赛道上,国电电力加大投入力度,一批发明专利进入受理流程,“火电安全生产管控数字化平台”等成果经鉴定跻身国际领先行列。聚焦火电全业务链条,开拓“AI+”应用新场景,加速推进燃机控制系统国产化替代、火电熔盐储热等核心技术项目,稳固领先优势。
融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火电安全生产管控数字化平台,已在12家单位37台机组得以应用,累计发出55万余条预警,准确率超90%,多次避免非停非降事故。
另外,“国产BIM技术研究”项目为发电工程打造了以国产BIM为核心的全链条解决方案,涵盖标准体系、建模软件及应用平台,已在燃煤、燃气、水电等工程首次试应用,实现了设计与施工全阶段数据互通,其研发的全国产图形引擎、自主可控建模软件等技术落地舟山三期煤电等项目,助力工程数字化转型,提升了工业软件与数字基础设施自主可控水平。
这份对创新的执着深耕,让国电电力在能源变革浪潮中练就了硬核实力。从专利成果的持续涌现到核心技术的自主突破,从数字化平台的广泛落地到国产技术的行业推广,不仅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装上了“强引擎”,更以实打实的创新成效,为电力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生动诠释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深刻内涵。
面向新征程,公司将继续高举奋斗旗帜、秉持实干精神,紧扣国家能源战略加快“三个转型”,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更坚定的信念、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冲刺全年目标,助力集团能源绿色转型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今年上半年,国电电力能源脉动铿锵有力,稳产稳供力保民生,承压创效利润过半,一组组融入心血与汗水的数据,一个个突破难关与瓶颈的创举,汇聚成一股无声的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百姓安居乐业注入澎湃动能。
党旗辉映,在攻坚中赋能
国有企业要走在时代前列,必须牢牢夯实“根”和“魂”,让党的旗帜在攻坚克难中始终引领方向、保驾护航。
国电电力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将“第一议题”制度作为强化政治引领的核心抓手,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及国资国企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其转化为企业发展的行动指南,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国家能源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聚焦作风建设,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公司从严整治违规吃喝等问题,扎实推进党委巡察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党旗插在哪里,哪里就是新的攻坚阵地。
国电电力把党建深度融入中心工作,深入开展“旗帜领航、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岗位建功行动,让党员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职工积极投身企业发展。
精心举办“红树林的新生”印尼可持续发展交流对话会,各方共同探讨红树林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路径,为两国携手守护蓝色家园凝聚广泛共识与坚实力量。
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搭建“一杯两赛”技能提升平台,争创“星级班组”示范标杆,培育壮大“三支队伍”人才梯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同时,深入推进“青蓝工程”“青马工程”,促进职工文化繁荣发展,加强中印尼职工文化交流,讲好公司故事,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回望来时路,国电电力在不断挑战中砥砺前行,每一道难关都以实干作答,每一次应战都用拼搏诠释。
承载使命,在实干中发力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国电电力精准地把“干”字用在了能源保供上,以实际行动彰显责任担当。聚力安全保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以“零容忍”态度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加强设备可靠性和经济性治理,上半年,火电机组非计划停运同比降低1次,取得历史最佳成绩。大同公司11台机组在全国能效对标竞赛中获奖,风机设备平均故障时长、平均故障台次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73%和65%,设备可靠性大幅提升,确保了机组在全国两会、迎峰度夏等关键节点“顶得上、稳得住”,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充分肯定。
实现国有企业保值增值是国企的首要职责。今年6月份,当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的号角吹响之时,国电电力已定好目标,狠抓对标提升,打好主动战。在电力市场的博弈中,国电电力精准施策拓存创收,发电量稳中有进,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稳步扩大,在集团公司电力板块利润总额中位居榜首。
为了确保“口粮”充足,国电电力优化交易策略,市场交易指标占比大幅提升,上海庙公司争取到外送西北地区的26亿多千瓦时增量交易,增收超2亿元。深研现货交易新规,实施“低价储量、高峰释放”套利策略,赚取峰谷价差收益,全力追补发电量目标缺口。
当利润空间持续被压缩时,国电电力打出一套降本增效“组合拳”,在精打细算中增强企业的韧性。深耕成本精细化管理,承德热电公司延时费基准费率下调五成,大同公司压减线路改造期间降低维护费约130万元。强化风险闭环管控,组织火电企业开展固废涉税专项整改行动,截至6月底,获得税收优惠超5亿元,燃料成本省下超1亿元。同时,优化运输路径、与长协供应商协商动态调价、瞅准时机布局低价现货采购。绥中公司完成15万多吨燃料的优化运输,降本1200多万元,做细做实成本管控。
力争上游,从发展上突破
面对能源转型的新形势新任务新发展,走在前列成为国电电力作答“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之问。国电电力通过煤电升级、新能源开发、科技创新等一系列动作,全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能源绿色发展探路领航。
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在国电电力如火如荼展开。存量机组的“三改联动”、生物质掺烧、新能源耦合开发等工作有序铺开。大同湖东、廊坊二期等多个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南苏1号项目1号机组已投产发电,2号机组即将投产。上半年,供电煤耗同比下降,煤电效率越来越高,碳排放量持续减少。狠抓调峰与供热能力,预计到2026年年底,所有火电机组都将具备深度调峰能力,推动煤电在灵活性与低碳性上实现质的跃升。
新能源开发赛道上,国电电力围绕单位造价和度电利润,蒙西送安徽、浙江深远海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正冲刺年内多项新能源建设目标。聚焦海外项目,参与沙特、印尼等国家的光伏项目建设管理,依托自身火电布局优势推进“火电+新能源”耦合发展,不断扩大新能源版图。
为了让低碳转型走得更稳更远,国电电力紧跟能源转型大势,聚焦煤电高频深度调峰、深远海风电等技术攻关和商业实践,积极推进储能项目前期工作,全力开辟绿色发展的“第二曲线”。
在科技创新赛道上,国电电力加大投入力度,一批发明专利进入受理流程,“火电安全生产管控数字化平台”等成果经鉴定跻身国际领先行列。聚焦火电全业务链条,开拓“AI+”应用新场景,加速推进燃机控制系统国产化替代、火电熔盐储热等核心技术项目,稳固领先优势。
融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火电安全生产管控数字化平台,已在12家单位37台机组得以应用,累计发出55万余条预警,准确率超90%,多次避免非停非降事故。
另外,“国产BIM技术研究”项目为发电工程打造了以国产BIM为核心的全链条解决方案,涵盖标准体系、建模软件及应用平台,已在燃煤、燃气、水电等工程首次试应用,实现了设计与施工全阶段数据互通,其研发的全国产图形引擎、自主可控建模软件等技术落地舟山三期煤电等项目,助力工程数字化转型,提升了工业软件与数字基础设施自主可控水平。
这份对创新的执着深耕,让国电电力在能源变革浪潮中练就了硬核实力。从专利成果的持续涌现到核心技术的自主突破,从数字化平台的广泛落地到国产技术的行业推广,不仅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装上了“强引擎”,更以实打实的创新成效,为电力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生动诠释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深刻内涵。
面向新征程,公司将继续高举奋斗旗帜、秉持实干精神,紧扣国家能源战略加快“三个转型”,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更坚定的信念、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冲刺全年目标,助力集团能源绿色转型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