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集团“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岗位建功先进个人、河北公司定州电厂副总经理马伟:
三十年守与变
本报通讯员 王冠军 李立朋 李永杰
2025年08月07日
字数:2190
版次:02
  晨曦微露,孟良河畔的河北定州电厂响起沉稳的脚步声。马伟的灰色工装浸着夜露,安全帽檐下的目光如炬,扫过四台主厂房外墙——这座服役二十年的电厂,正在他的守护下蜕变为智慧能源的璀璨明珠。作为2025年集团公司“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岗位建功先进个人,这位与火电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老马”,用三十年光阴在传统能源的画布上,绘就了一幅守正创新的壮阔图景。

于毫米之间铸就铜墙铁壁



  “1号机组上下缸温差超限,不符合冲车条件!”凌晨3时的主控室里,马伟的声音令值班员骤然起身。他快步跨到监控屏前,布满老茧的食指在温度曲线间反复比划,汗水顺着安全帽带滴落在操作台。“立即检查轴封系统,排查超限原因!”这道指令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一连串精准的应急响应,值班员小李抓起测温仪冲向现场,而马伟已抄起对讲机消失在走廊尽头。
  在生产现场,马伟对值班员的谆谆指导与风险提示从未间断。在他看来,安全生产的核心在于防患于未然,须将重心置于事前防范与日常参数分析,而非充当疲于奔命的“救火队长”。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该厂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连续8年获评安全环保一级企业。
  2025年2月双机大修期间,马伟全程驻守现场,每日工作超12小时,油污浸透工装,汗水浸湿安全帽内衬。他带领团队在狭窄的汽缸间隙中躬身排查,用卡尺丈量每道螺栓的紧固度,将检修工期压缩5天,节约成本50余万元;创新修后调试试验机制,机组启动后运行参数均优于设计标准……这些,都是老电力人用油污浸透的工装铸就的勋章。
  “安全不是捆住手脚的绳索,而是托举创新的翅膀。”该厂科技信息主管崔纯鹏始终铭记马伟在创新研讨会上的比喻。如今,由马伟主导研发的第二代智能巡检机器人,正以每秒2米的速度穿梭于设备丛林,红外摄像头可捕捉0.1℃的异常温升。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他总结数十年运行管理经验推动建立的“运行标准化管理体系”——那本被翻得卷边的管理手册上,密密麻麻标注着200多项运行规范,将安全责任细化至每颗螺丝钉的扭矩参数。

让老机组布满数字神经



  2024年12月15日,北京鉴定会现场掌声经久不息。当专家组宣布“燃煤机组全程自主运行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时,马伟闭目靠在椅背上,耳畔回荡着三年前那个暴雨夜的争执。“辅控与主控融合难度极大,组织变革殊为不易,至少需要五年时间!”“电动阀门改造需追加千万元预算!”面对质疑,他抓起激光笔在图纸上画出两道红线:“要么现在突破,要么未来被淘汰!”
  这场历时3年的科技攻坚战,最终孕育出全国首套面向少人控制的燃煤发电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智能程序与算法,实现对运行参数、设备及整个系统的实时监测,确保异常状态被及时识别,以自主控制、自主决策、安全容错替代传统的滞后反馈调节。这种前瞻性的“预判”能力,让机组在实现自我管理的同时,可提前作出隐患预警响应。此外,通过数据挖掘与专家建模,首次实现机组升降负荷过程的无人自主决策,使机组能自主完成煤炭燃烧、磨煤机调整、参数设定及排放控制等关键操作,保障安全、环保、经济运行。
  现在的定州电厂,智能控制系统正以每秒百万次的速度运算。主控屏上,象征自主决策的绿色光点持续跳跃:机组根据电网负荷指令自动调整燃烧曲线,磨煤机依据总煤量等参数变化智能调节出力,脱硫浆液循环泵亦能根据烟气硫分自动控制运行频率、降低石灰石消耗。这套凝结马伟心血的系统,为2000台在役燃煤机组的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最直观的变化体现在主控室。曾经需六人轮班盯守的屏幕前,如今在智能技术支撑下,仅需不超过两人进行简单确认操作。这一转变的背后,是马伟带领团队完成的17项核心技术突破,不仅将值班员从繁重操作中解放出来,更推动其向系统监控、数据分析及创新研究等更高层次工作转型。

在钢铁丛林播撒生态底色



  2024年深秋,马伟站在废水零排车间,看着经零排放改造的水循环利用,耳畔回想起河北省环保绩效创A攻坚战最艰难时的场景。当时,有人提出,现有设备条件下冲击环保绩效A级企业风险较高,却被他坚定驳回:“我们定州电厂既有攻坚克难的技术积淀,也有把控风险的过硬本领!”
  马伟组织生产经营各部室深入研究河北省环保绩效创A政策,制定专项攻坚方案。“必须综合考量氮氧化物排放控制与空预器差压的关联”“必须兼顾二氧化硫排放降低与石灰石等大宗材料消耗的经济性,更要强化固废处置的全流程监管”……
  在他的部署与指导下,这场持续近一年的战役在三条战线同步推进:蓝天保卫战中,通过绿色发电改造、宽负荷脱硝改造、电除尘高频电源改造、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变频改造等技术升级,机组各污染物排放均值远优于国家标准;无组织排放歼灭战里,系统性实施综合治理攻坚,完成煤场、输煤廊道、灰渣场等关键区域的封闭化改造及覆盖,大幅抑制粉尘扩散;碧水攻坚战中,全厂废水零排工程历经近一年奋战告捷,实现废水100%回用。
  如今走进定州电厂,智能喷淋系统根据粉尘浓度自动调节水量,斗轮机在无人驾驶状态下精准取煤,智能巡检机器人以“火眼金睛”捕捉设备温度与异响……这些变化不仅让定州电厂成为京津冀首个环保绩效A级燃煤电厂,更让周边村民感叹:“空气里都是麦苗的清香。”
  暮色中的定州电厂,智能巡检机器人与晚归的飞燕共舞,光伏板在夕阳下泛着粼粼波光。马伟的身影依然穿梭在设备丛林,安全帽上凝结着三十年晨露,工装口袋里装着最新的数字化转型方案。这座老厂的脉动已与数字经济同频,而马伟——这位传统能源的守望者,正以智慧与坚守,书写着火电人的时代答卷。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