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剑出鞘扬眉意气豪
—— 走进宁煤甲醇气化车间“利剑“QC小组
本报记者 蔡丽芳 通讯员 刘燕慧
2025年08月05日
字数:2474
版次:01

  “气化炉带压连投用时从活动前的99.2分钟降至49分钟,目前稳定在41分钟;煤浆管线升压时间占比从79.6%降至46.9%,解决症结程度达72.5%,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也提高了操作安全性。”6月24日,在国家能源集团QC小组品牌推介会上,宁夏煤业甲醇公司气化车间“利剑”QC小组成员杨旭东铿锵有力的介绍收获了台下观众及评委的阵阵掌声,也赢得了同行赞许的目光。
  “利剑”出鞘,所向披靡。成立于2010年的“利剑”QC小组,由10名经验丰富的成员组成。他们中有躬耕煤化工一线长达22年、经验丰富的张华;也有凭借实干苦干赢得宁夏煤业公司“十佳班组长”殊荣的白龙;还有参加工作仅两年,却满怀热忱且执著的杨旭东和陈宇琪。在这个团队里,不论资历深浅,也不论长幼有别,“以问题为导向攻坚克难”是他们始终坚守的原则。他们齐心协力,以“破解生产瓶颈、提升运营效能”为己任,充分展现煤化工人“敢为人先、百折不挠、追求卓越”的精神,先后攻克“污泥在制浆系统的创新利用”“减少高温热水泵检修次数”“减少汽提塔带水次数”等多个课题,成功斩获国家能源集团及宁夏煤业公司各级QC成果奖项,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功底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此次,面对气化炉带压连投时间过长这一生产瓶颈,“利剑”QC小组成员以攻坚克难的锐气、精益求精的匠心成功破题,为装置连续运行注入强劲动能,彰显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创新智慧与担当精神。
  在煤化工生产的核心环节,气化炉的稳定高效运行至关重要,如同企业的“生命线”,容不得丝毫差池。气化炉带压连投是指在气化炉运行的过程中,保持系统内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特定装置或工艺实现煤浆的连续或间歇性补充,从而避免因投料导致系统停车或压力波动的一种技术。
  “我们是集团唯一使用四喷嘴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单位。在气化炉日常运行中,单对烧嘴停车后需通过带压连投恢复生产。这项技术虽能保障装置连续运行、提升能源利用率,但若耗时过长,不仅会加剧另一对运行烧嘴的烧蚀磨损,对气化炉本身和操作人员来说,更潜藏着不小的安全风险。从生产的安全性及经济性等方面考虑,缩短气化炉带压连投时间势在必行。”谈起课题立项缘由,“利剑”QC小组组长张华的神情中,依然清晰可见那份担忧与坚定。
  数据是最好的说明:2023年7至12月,气化炉带压连投平均用时高达99.2分钟,远超公司规定的65分钟上限,生产效率受到严重影响。
  “必须把时间压下来!”2024年1月,张华带领“利剑”QC小组果断出击,将“缩短气化炉带压连投时间”定为攻关课题,立誓啃下这块“硬骨头”。
  直面痛点,锁定课题明方向;抽丝剥茧,深挖症结找根源。
  “孙波、王庆,负责分课题选择、要因确认及对策制定;陈鹏飞、刘桥顺,负责效果检查及措施巩固;李明珠、何宝,做好原因分析及要因确认……”课题确立后,小组第一时间绘制好活动计划甘特图,按成员特点细化分工,严格按节点推进。
  作为“利剑”QC小组业务负责人,白龙善于主动从细节中探索规律,练就了一身解决问题的“巧”功夫。为解决公司污水处理工段产生的污泥及排放后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问题,他深入研究,创新提出将污泥送入制浆系统,每日可处理污泥量1.5吨。这一创新成果荣获宁夏煤业公司第十届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优秀成果。无论是在塔罐里,还是在磨机基坑,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足迹。他用实际行动和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着小组成员,大家对他是心服口服。 
  为精准找出问题根源,白龙带领小组成员频繁展开“头脑风暴”。大家集思广益绘制关联图,梳理出技能培训次数少、手动调整阀门时间长、煤浆泵转速波动大等6条末端因素。
  针对技能培训次数少的影响因素,小组成员选取班组10名职工作为调研对象,对职工参加技能培训次数与煤浆管线升压时长关系进行统计分析;针对煤浆泵转速波动大的影响因素,小组成员查阅了2023年下半年的所有气化炉带压连投操作风险控制卡,通过图表对比数据分析确认;针对手动调整阀门时间长的影响因素,从整个气化车间挑选经验丰富的主操现场手动调整阀门开度来配合中控进行控制,并反复记录数据进行分析……
  饼状图、甘特图、柱状图、关联图,统计表、计算表、对比表、对策表……小组成员李明珠和何宝都表示已经记不清自己曾绘制过多少张图、多少个表了,统计的数据那就更是不计其数。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逐一验证,“手动调整阀门时间长”和“煤浆泵缓冲罐出口压力波动大”两大“元凶”浮出水面——前者因人工操作精度不足、响应滞后,后者因设备参数不匹配导致压力不稳,二者共同拉长了煤浆升压耗时。
  对症方能下药,攻坚更需巧劲。小组针对两大要因,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升级阀门自动化,告别“手动依赖”。他们将煤浆回流手阀更换为耐磨、承压性能更优的V型调节控制球阀,配套编制实施方案、完成公司级审批,并在DCS操作画面新增控制回路。2024年9月12日,气化炉C炉B对烧嘴带压连投现场,自动化阀门大显身手——煤浆管线升压仅用时6.4分钟,较目标值12分钟缩短近半,且各项参数稳定无异常。
  优化缓冲罐容积,稳住“压力脉搏”。现有18升缓冲罐易引发压力波动,增加带压连投时间。小组成员通过公式精准测算,确定32升为最优容积。更换后,缓冲罐出口压力波动值降至0.01至0.03兆帕,远低于0.04兆帕的目标上限,煤浆泵运行参数一切正常。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革新举措落地后,成效立竿见影。2024年9至12月,经过多次试验,带压连投用时由之前的99.2分钟大幅降至49分钟,今年1至2月数据显示,带压连投用时稳定在41分钟,煤浆管线升压时长占比也由79.6%降至46.9%,解决症结的程度达到72.5%。
  “台上八分钟,台下年余功。光我们PPT展示的文稿就改了六七遍,更不用说大家在课题攻关过程中的付出。调取大量的数据不舍昼夜统计分析,找准问题症结不厌其烦地一一验证,与仪表车间对接精益求精联系阀门生产事宜……即便汗水湿透衣襟,他们毫无怨言;纵然失败接踵而至,他们毫不气馁。这种精神令人动容,也让人由衷钦佩。”担任成果报告撰写任务的王庆将小组成员的付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利剑出鞘,难题必破”。接下来,“利剑”QC小组将目光又投向了“降低气化粗渣含水量”。他们就是一把名副其实的“利剑”,在煤化工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披荆斩棘、保驾护航。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