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煤化工产业技术水平全球领先
2025年08月04日
字数:972
版次:01
本报讯(记者 王建君)今年上半年,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低温费托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金奖;化工产品出口前5个月蝉联中亚出口榜首;3名来自煤化工板块职工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时下,集团煤化工板块从技术开发到产品竞争再到人才建设,构筑起了一个强大完整的产业链,全产业链技术水平全球领先。
现代煤化工产业作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关键领域,其发展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产业升级和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意义重大。20余年来,集团通过对现代煤化工技术的持续攻关、工程示范和市场推广,建成并运营了国家级示范项目,掌握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承担了国家战略项目建设任务,创造多项行业第一,充分彰显了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
科技创新是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集团现代煤化工项目承担了技术创新示范升级和产业集群化发展重任。煤制油公司于2008年建成世界首套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工业示范项目;包头化工于2010年建成世界首套、全球最大煤制烯烃国家示范项目;宁夏煤业于2016年建成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煤制油品/烯烃大型现代煤化工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和40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种煤炭直接液化的方法”和“一种旋流干煤气化炉”荣获中国专利奖金奖;宁夏煤业还实现了煤制油核心技术装备向国外输出的突破。眼下集团已经成为全球现代煤化工科技创新的集大成者和世界煤制油企业的“领跑者”。
产业控制能力决定了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集团通过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塑造新优势。在产业布局上加快榆林、哈密、包头、鄂尔多斯、宁东等国家级煤化工示范基地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化、园区化发展。在产品开发上从烯烃大宗商品向先进碳材料、可降解材料等高端化工品转变。榆林化工投运的世界首套年产5万吨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示范项目,一跃成为现代煤化工产业链的“执牛耳者”。现如今,集团化工品产量约3000万吨,跃升为全球最大的煤制油化工企业。油化品销售专用料牌号50多个,产品“上天入地”,应用于军工、民生等领域。
安全支撑是现代煤化工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石,绿色低碳是煤化工产业的成色品质。集团坚持“油化并举、平急结合”原则,不断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一个能效高、水耗低、碳排少、效益好的世界一流煤化工企业已经昂起“龙头”。
现代煤化工产业作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关键领域,其发展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产业升级和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意义重大。20余年来,集团通过对现代煤化工技术的持续攻关、工程示范和市场推广,建成并运营了国家级示范项目,掌握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承担了国家战略项目建设任务,创造多项行业第一,充分彰显了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
科技创新是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集团现代煤化工项目承担了技术创新示范升级和产业集群化发展重任。煤制油公司于2008年建成世界首套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工业示范项目;包头化工于2010年建成世界首套、全球最大煤制烯烃国家示范项目;宁夏煤业于2016年建成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煤制油品/烯烃大型现代煤化工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和40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种煤炭直接液化的方法”和“一种旋流干煤气化炉”荣获中国专利奖金奖;宁夏煤业还实现了煤制油核心技术装备向国外输出的突破。眼下集团已经成为全球现代煤化工科技创新的集大成者和世界煤制油企业的“领跑者”。
产业控制能力决定了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集团通过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塑造新优势。在产业布局上加快榆林、哈密、包头、鄂尔多斯、宁东等国家级煤化工示范基地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化、园区化发展。在产品开发上从烯烃大宗商品向先进碳材料、可降解材料等高端化工品转变。榆林化工投运的世界首套年产5万吨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示范项目,一跃成为现代煤化工产业链的“执牛耳者”。现如今,集团化工品产量约3000万吨,跃升为全球最大的煤制油化工企业。油化品销售专用料牌号50多个,产品“上天入地”,应用于军工、民生等领域。
安全支撑是现代煤化工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石,绿色低碳是煤化工产业的成色品质。集团坚持“油化并举、平急结合”原则,不断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一个能效高、水耗低、碳排少、效益好的世界一流煤化工企业已经昂起“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