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青春淬火战“烤”场
本报通讯员 于中慧
2025年07月31日
字数:1213
版次:03

  高志新检查密封油系统运行情况。

  三伏炙烤,渤海湾畔的河北公司沧东电厂厂房内,设备轰鸣与蒸腾热浪交织,俨然一片“炙烤战场”。
  7月15日清晨,沧州地区乌云骤聚,豆大的雨点砸向厂房玻璃,转瞬就连成白茫茫的雨幕。“降水量达每分钟10毫米!”手机里的预警信息刚弹出,该厂维护部“青年先锋队”的对讲机里便炸开了声:“配电班分头巡查户外电器!”“巡检组处理下水道积水!”
  配电班检修工赵昊宇与郭肖波拽紧雨衣,一头扎进滂沱雨里。雨水顺着安全帽檐流进眼睛,他们抹把脸便俯身逐个排查户外端子箱。
  “这个箱门密封条松了,得重新压紧!”郭肖波蹲在积水中,手指抠紧密封条用力按压。赵昊宇则举着测温仪检查防潮加热器的温度是否正常,“一定要按规范巡查,高压设备受潮可不是小事!”潮湿空气中,这些加热器是端子箱、控制箱的“守护神”,时刻调控着箱内温湿度。两人踩着及踝的积水,在暴雨中穿梭于户外设备点位间,从循环水泵房到升压站,逐项检查接地装置、电缆终端头,整整两小时没歇脚,直到确认全部设备均运行正常才敢喘口气。
  狂风裹挟着暴雨,短短半小时,地面已积起拳头高的雨水。巡检组发现外围系统下水道积水过深,掀开井盖,只见落叶与淤泥将滤网堵得严严实实。汛情就是命令,党员们迅速集结,扛来防汛专用的防堵防坠雨水井装置,在泥水里拆旧装新。“这地漏孔洞大,排水量大,不会被杂物挡住,下雨就不容易堵了!”特殊的加高笼式结构,既保证了排水效率,又筑起了人员防坠安全网。他们一口气更换了6处关键点位的下水道地漏,当积水顺着新地漏“哗哗”排走时,尽管鞋子已被泡得沉甸甸,脚步却透着踏实的轻快。
  7月21日上午7时,汽机房温度已飙升至42摄氏度。先锋队成员陈国栋戴着早已汗湿的安全帽,钻进闷热如蒸笼的厂房,将听针贴在汽轮机罩壳上,细致捕捉设备的运行脉搏。“1号瓦振动值0.03毫米,油温52摄氏度,正常!”他在巡检本上画勾,这是他每天3次“高温特巡”的第24天。4台机组、28个关键点位、17项必查指标,他闭着眼都能数出顺序:“多盯一秒,设备就少一分‘中暑’风险。”
  “咱们多流汗,设备就少‘发烧’!”青年党员高志新擦了擦额头的汗,手里的扳手却没停,仍在紧固螺丝。高温天里,他们特意增加了对阳光下暴晒的室外设备巡查次数,对高温区、高温介质设备重点“关照”,回到检修间,他的工作服能拧出半杯汗水,滴在地上晕开一小片水迹。
  “今日班组缺陷台账全部清零!”傍晚的检修间里,高志新和同事们复盘当日工作内容,规划着次日的工作任务。为打好迎峰度夏攻坚战,他们给设备量身定制“呵护清单”,制定设备治理专项措施,采取排查和治理双重防控体系,从源头消除事故安全隐患。
  暮色四合,厂房的灯光与星光交相辉映。高志新在台账上写下最后一行:“2号机循环水泵滤网清理完毕,设备运行正常。”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和远处机组运行的轰鸣交融在一起。这群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用暴雨中的坚守、热浪里的穿梭,在迎峰度夏的战场上写下誓言:“保供有我,青春无悔!”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