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的“成本滤芯”
2025年07月31日
字数:1142
版次:03

李扬记录核对助剂计量秤数据。
凌晨1时,宁夏煤业煤制油合成油厂费托合成一车间机柜间控制室灯火通明。班长李扬紧锁双眉,目光锁在DCS屏幕上,“白土消耗量又超了!每吨渣蜡处理多耗8公斤助剂,每月成本便要多出一万元!”他沉重地一拳敲击在桌面上,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响亮。他看着这组数字,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这可不行,必须把这成本降下来!”
3天前的车间党支部党员大会上,党支部书记通报的一组数据让所有党员们如坐针毡:“蜡过滤工序的白土与硅藻土消耗,占车间辅助材料成本的21%,远超兄弟单位同类装置水平。咱们党员必须带头啃下这块硬骨头!”党支部决议掷地有声。
“我来!”李扬立刻挺身而出,“这活儿交给我们党员攻关小组!”
说干就干。班组党员小刘翻开笔记本,指着对比曲线分析:“班长,问题可能出在过滤压差控制上。渣蜡含铁量高时,滤布易堵,我们维持0.3MPa压差是否合理?试试分段控制?”操作工小张抱着一摞记录冲进来,急切地说:“昨晚我试着一级过滤压差提到0.35MPa,二级降到0.2MPa,处理量是上去了,但滤后蜡铁含量超标了!”控制室陷入短暂沉默。
“纸上谈兵终觉浅,”李扬霍然起身,“走,去现场!”他招呼一声,带着党员及青年骨干们把“战场”搬到了蜡过滤机旁。李扬俯身仔细触摸滤管外壁,又小心翼翼掀开滤布检查积蜡状态。“看这里。”他指着二级滤布上清晰的“沟流”痕迹,“助剂分布不均,是症结!”
此后连续三班,蜡过滤机旁成了他们的临时“党员攻坚阵地”。“小刘,把过滤时间从42小时缩到38小时,党员就得有股子较真劲儿!”“小张,下次调压差时,同步微调助剂添加量,千万不要怕麻烦。”李扬带着组员轮番坚守,反复试验,手电光下的记录本里密布着压差、时间、助剂用量的关联曲线。当第七次参数调整后的数据出炉,小张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铁含量4.2ppm,达标了!白土单耗从0.41kg/t降到0.38kg/t,硅藻土单耗从0.14kg/t降到0.1kg/t!”仪表盘上跳动的数字终于稳稳定格,看着这些参数,李扬的眼眶有点泛红,他看看身边同样激动的伙伴,笑着说:“你看,只要我们肯努力,就没有攻不下的难关!”
如今,助剂间的操作台上,《蜡过滤最优参数对照表》边角已被磨得毛糙,墙上的成本看板上“助剂消耗同比直降12.3%,月节约成本2.3万元”的数据格外醒目。
李扬常指着轰鸣的蜡过滤机对新员工说:“咱党员就得像滤蜡这样,既能拦住杂质,又能把每个参数里的效益都‘榨’出来!成本革命不是口号,是大家伙在岗位上盯着一个个参数共同干出来的。”
这台日夜运转的机器,早已成为车间最生动的“党员攻坚课堂”。机器不停地运转,就像李扬他们那些在岗位上冲锋的党员,永远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在物料消耗、工艺优化、设备技改等多条战线点燃红色引擎,把红色的初心,一点点“滤”进了每一滴合格的产品里,不仅推动生产成本显著下降,更让精细管理的根须深植于每寸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