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风轮转处沐花香
—— 龙源电力广西公司霞义山“钢铁茉莉”香飘东盟
本报记者 单素利 通讯员 潘锋
2025年07月31日
字数:2375
版次:01
  在“中国茉莉花之都”——广西横州的土地上,六景镇霞义山山脉之巅,一幅幅壮美的影像无声诉说着风与光的诗篇:晨曦中,巨大的风机在蓝天白云下挺拔矗立;夕阳下,它们又被镀上璀璨的金边。这些洁白的风机如盛开的“钢铁茉莉”,与山下绵延的芬芳花海遥相呼应。这里不仅是清洁电力的生产基地,更是中国新能源智慧运维经验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国际视野下的标杆价值


  霞义山的智慧与成效,如同横州茉莉的芬芳,早已香飘海外。
  6月8日,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东盟国家绿色电力发展研修班”走进龙源电力广西霞义山风电场。来自柬埔寨、印尼等5个东盟国家的23名学员实地学习。学员们深入了解该风电场运维管理改革、数字化转型及智慧场站建设成果,尤其是从“有人值守”到“无人值守”的变革实践。智能监测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大幅提升运维效率、降低成本与风险,充分展现中国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实力,为东盟国家提供宝贵借鉴。
  作为商务部援外培训基地,霞义山风电场已是第二次接待东盟学员。2024年8月,柬埔寨等四国学员曾到访,此次文莱学员的加入拓展了交流范围。在实训室内与智能场站中,“龙源方案”的分享,让清洁能源合作的种子在学员心中播撒,为中国—东盟绿色能源合作注入新动能。
  为何是霞义山?选择霞义山作为国际交流的课堂,源于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硬核实力与多重示范意义,如同横州茉莉般品质卓然,声名远播。
  作为行业标杆项目,霞义山风电场国产风电设备凭借领先技术实现高效运行,2018年以卓越品质荣膺“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发电利用小时数稳居行业前列,荣获中电联指标对标5A级风电场,以可靠运行与高效产出成为全球新能源领域的瞩目焦点,彰显中国装备制造的硬核实力。龙源电力广西公司构建了高度集成的智慧化管理体系,覆盖全站监测、巡检、仓储、安全等核心环节,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智慧运维模式。“仅76人的专业团队就能高效管理16座总装机容量达157.94万千瓦的电站,为资源有限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运营范本。”生产技术部主任兼维保中心主任唐应才介绍说。
  霞义山风电场不仅是绿色电力的稳定供应源,更创新打造“新能源+文旅”融合模式,变身热门景点,六景滑翔基地就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通过完善区域基础设施,与横州特色茉莉花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有效带动地方旅游经济增长,为“双碳”目标下区域经济转型提供创新思路。同时,项目以全链条的风电规划、建设及智能运维实践,搭建起国际绿色能源交流平台,作为生动的实景课堂,为国际学员系统展示清洁能源技术原理与产业发展路径,让“钢铁茉莉”绽放的绿色能量,与“中国茉莉花之都”的芬芳魅力交相辉映,成为传播中国绿色发展方案的重要窗口。
  

荣誉殿堂里的“金牌”底蕴


  支撑其国际影响力的,是霞义山风电场沉甸甸的荣誉与坚实的运营基础。它是龙源电力广西公司的“长子”与维保中心基地,更是行业标杆。
  首批通过集团公司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验评、安全环保一级单位、龙源电力“金牌风电场”、中电联5A级风电场、南宁市国企示范党支部……安全规范、设备可靠、环境整洁、团队精干是其不变的底色,如同横州茉莉洁白无瑕的品质和历久弥新的声誉。
  面对“人少、点多、面广”的运维挑战与新技术探索的空白,霞义山团队以创新破局,智慧赋能,其精准高效如同茉莉花农对花期的精妙把控,智慧运维的“龙源样板”。作为集团首批星级示范智慧电站试点单位,这里部署了微距相机、挂轨机器人、车载移动无人机等25种智能装备,研发并应用了涵盖设备缺陷状态及环境安全类36种应用场景的算法模型,配合智慧运维管理平台智能监测、智能巡检、电子沙盘等9种功能应用,构建起覆盖风机、光伏、输变电设备的智能监测、巡检、仓储、安全网络,实现数据采集、分析和诊断,为设备维护和运营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效率与安全双提升。
  龙源电力广西公司践行“区域维保、集中监控、数字赋能、专业高效”的管理理念,重构生产体系。生产技术部、运行调控中心、设备维保中心协同运作,以远低于传统模式的76人精干团队,高效管理着16座、总装机157.94万千瓦新能源电站,其高效协同犹如茉莉花产业链的紧密配合。
  在设备维保中心实训室,手绘的电气图册是团队“庖丁解牛”精神的见证——他们整合7种机型关键系统图纸,为“一机一策”、精准运维和新职工成长提供了坚实保障。59人组成的维保团队,如同穿梭于花田的守护者,凭借这种精益求精的作风,奔波于16座电站之间,高效执行着技术监督、定检维护与应急抢修。
  

追风者的匠心与芬芳


  荣誉与智慧的背后,是风电场技术骨干卢阳这样追风者的默默耕耘。
  在霞义山风电场的办公楼走廊里,一幅幅壮美的影像无声诉说着风与光的诗篇。卢阳拍摄的风机影像定格了风与光的壮美,也映照着他与霞义山共同成长的8年:从参与设备治理攻坚,到投身智慧场站建设,足迹遍布运维一线,在风光储、数字化、输变电等领域积累了深厚经验。
  2020年,卢阳带领团队打响设备治理攻坚战。面对繁重任务,他们如茉莉根系深扎土壤般沉潜钻研,创新采用“数据分析”“以治带学”“分级治理”策略,深挖364项隐患缺陷。历经105天高强度奋战,完成135台次专项检修、69台次故障处理,啃下输变电与风电机组6大系统9项专项治理的“硬骨头”。最长连续23小时的外场作业,换来的是设备健康水平的飞跃——霞义山风电场成功摘得当年龙源电力“金牌风电场”桂冠。这份荣誉,如同盛夏绽放的茉莉,清香持久,激励人心,至今仍是卢阳心中不竭的动力源泉。
  采访结束时,卢阳匆匆扒了几口饭,身影已消失在赶往蔚蓝风电场的路上。霞义山的风轮永不停转,山下的茉莉花田岁岁芬芳。如同卢阳和伙伴们奋斗的步伐——在智慧运维的革新路上,在绿色能源的推广途中,这群新时代的追风者,正以匠心和科技,在茉莉之乡的大地上,持续书写着风与花共舞的精彩故事,在通往“双碳”目标的征途上,将这清洁、智慧、和谐发展的中国方案,坚定地带向世界舞台。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