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零”轻伤密码
——石槽村矿实现安全生产长周期
2025年07月25日
字数:2321
版次:03

本报记者 程玉杰


  一座煤矿,构造复杂、断层密布,却在2024年首次实现安全“零”轻伤、环保“零”事件的“双零”目标。
  2025年6月28日,宁夏煤业石槽村矿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4周年,并再次实现安全“零”轻伤目标。
  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安全密码?
  6月12日,该矿矿长吕凤圆拿出手机,点开矿办公群,看到当日安全巡查问题通报上显示:副总工程师姜占东带领5人深入综掘二队对三个掘进头进行检查,查出问题18条,罚款2700元。
  吕凤圆很欣慰:“每天的晨会上,我们将副总工程师带队检查的情况进行通报,做到当天检查、当天通报,当天整改,第2天接班的副总工程师入井复查整改情况,实现安全管理的闭环。”

  从上到下管理直达现场

  石槽村矿煤质优良,具有低灰分、高发热量的特点。但好煤却面临开采难题:矿井煤层条件差,断层多、构造复杂、埋藏深,采掘工作面深度达井下780米,且工作面走向仅短短几千米,导致搬家倒面十分频繁。
  在这样的条件下,“零轻伤”是如何实现的?
  “零轻伤”意味着哪怕是碰手碰脚之类的轻微事故都从未发生。安健环保监察科党支部书记张希军坦言:“采煤工作相当于人在岩石与钢铁设备之间作业,涉及的人、机、环、管等各类安全管理要素多达上千个,要做到‘零轻伤’,难度极大。”
  由于综采工作面走向短,今年上半年,综掘三队搬家倒面6次,月月都有高风险作业。每次安装回撤时,由于工序繁杂,人机环管问题集中出现,是综掘三队党支部书记王利斌内心最紧张的时候。
  5月,综掘三队掘进结束,要从31采区运输上山上段(正掘)搬到31采区运输上山下段,通风、供排水管路、供电、运输各系统都要拆除,从井下几百米拉到地面检修完,再运回到几百米深的工作面铺设安装。由于工作面坡度大,车辆等运输设备下不去,皮带、管线、电气设备等全靠人拉肩扛,该队120多人全部上阵,用了11天时间,铺设供风供水排水管路3200多米、700米的皮带……
  怎么做到精细管理无死角?安健环保监察科党支部书记张希军思考片刻说:“要做好‘一大一小’,大的方面完善各系统,管好系统风险解决较大问题;小到细节,解决碰手碰脚等微小隐患。”
  该矿将安全管理直接落实到现场:每天矿领导及安全管理人员、区队干部24小时跟班在现场,组织协调各项工作;班组长紧盯现场工作细节,层层落实责任。中夜班由6位副总工程师轮流带队到现场进行动态检查,做到24小时安全监管无真空。日常管理透明化,通过制定现场作业清单,统计好高风险作业和隐患重点,发现问题立即停产整改。所有查出的问题“日清日结”,当天查出问题、当天公布、当天整改,安全已经成为了生产的指挥棒。
  大的方面,该队坚持严格管理,按照矿生产接续计划排好采掘机运通工序,从源头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每掘进一条巷道,编制相应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现场落实到位;细节上,发挥矿、区队、班组三级管理,对每名职工重新定岗定责,确定每人的工作范围以及责权利,开展安全培训、安全风险辨识,教育职工明确自己干什么,怎么干安全。
  王利斌观察到一个变化,现在每名职工的安全意识都很高,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隐患排查不到位,职工会抵触生产,“如果综掘机的前探梁不完好,综掘机司机自己不会去开车,必须要检修好,他才开车运行。”

  激发主动人人讲安全

  对安全管理,吕凤圆的理解是:“最好的效果是让职工不去违章,推动职工主动去调整自己的行为,调动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今年该矿广泛开展“六抓”工作法和双项行动,“全员反‘三违’”和“全员隐患排查奖励”成了抓手,并辅以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
  在推进隐患排查整治、视频监控、“安全伙伴”、网格化管理、全员记分管理基础上,该矿推出了隐患收购制、双项行动、安全抽奖等新方式,综合施策,变罚为奖,将矿井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变为“人人都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今年2月开始,矿开展全员隐患排查奖励,职工发现隐患录入安宁体系的隐患排查奖励栏目,一条奖励20元至几百元,经过区队确认、整改销号,完成闭环。
  实施违章行为矫正返还机制,变单纯处罚为鼓励纠错、持续守规。以前该矿对“三违”只考核不奖励,今年出台违章行为矫正返还机制,职工出现c类的一般不安全行为,做到半年内不违章,该矿把罚款返还本人。出现B类不安全行为,一年内不再犯就将罚款返回,职工被罚之后第一想法是我不能再违章了。
  一系列安全措施让职工实现了“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2024年,石槽村矿查处整改隐患2.5万条,年度自查的4项重大隐患全部清零。
  石槽村矿的安全保障,来自标准化、智能化等多维度支撑。2024年,该矿有3个季度获评宁夏煤业标准化优胜矿井,创建公司级精品工程12个,顺利通过国家二级标准化矿井验收,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石槽村矿的安全文化根植于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该矿着力打造“健康石槽”品牌,2024年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第三批“健康企业建设优秀案例”,2023年获评国家级健康企业建设优秀案例单位,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国家能源集团煤炭板块、宁夏煤业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如今,职工饮食健康、居住舒心。职工宿舍逐年升级改造,生活环境优美,道路平整亮化,运动休闲设施齐全,充电桩可满足200多辆车的充电需求。这些点滴提升带来的幸福感,正转化为职工投身安全生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从2024年首次实现安全“零轻伤”、环保“零事件”的“双零”目标,到如今达成安全生产14周年的新高度,石槽村矿荣获国家能源集团安全生产十周年以上井工单位荣誉,并被煤炭工业协会评为特级安全高效矿井。该矿用安全生产的长周期实践证明: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安全绝非“碰运气”。其“零轻伤”的密码,正是闭环管理压实责任、创新机制激活全员、强基固本塑造文化的综合体现,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煤矿安全生产树立了标杆。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