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语
2025年07月10日
字数:1303
版次:04
北方的山总是沉默的。它们以最原始的姿态矗立,春披雾岚,冬覆白雪,像极了我的父亲。近四十年人生路上,我始终记得那双布满茧子的手轻轻叩响车筐的声音——那是父亲特有的呼唤,是莽莽群山间最温情的回声。
九岁那年的初春,父亲又要去县城粮站买种子,我趴在炕沿数着窗外的麻雀,看它们扑棱棱掠过金黄的玉米垛。暮色四合时分,院门被铁环叩响,父亲载着满车种子化肥回来了,我和弟弟兴冲冲地冲上去,一见我们,父亲便从他打着补丁的帆布包里摸出个小袋子,层层剥开,是商店橱窗里那种粉红色玻璃纸包裹的糖块,在灯光下流转着彩虹般的光泽,我们把它抚平夹在课本里,积攒成一道永不褪色的彩虹。那年月,这样的甜是能刻进记忆深处的。
上中学后,父亲成了我的晨星。天气暖和的时候,我们都是三五成群地骑着自行车,飞奔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每天清晨,父亲都会按点叫我起床。父亲见我早餐吃得少,经常会准备一些零食给我补充能量。东北的腊月能把呼吸冻成冰碴,我不能再骑车上学,凌晨五点,天地还浸在浓墨般的黑暗里,父亲在灶间烧好开水,用保温杯装好塞进我的书包里,默默陪我吃过早餐,再送我去村头等待上学的公车,两里地的雪路,他举着手电筒走在前头,棉袄上落满细雪,像移动的雪山。车灯刺破黑暗时,我回头望见雪地上两行深浅不一的脚印,大的套着小的,像永不褪色的拓片。
最难忘那个飘着冷雨的周末。我在县城读高三,被函数与电磁场搅得焦头烂额。期中考试物理卷上刺目的59分,让我在回家的公车上哭得发抖。回到家里,父亲正在院里给新买的拖拉机换机油,黑乎乎的机油顺着他皴裂的手掌蜿蜒而下,却在听见我抽泣时猛地顿住。他起身用衣襟擦了擦手,拉着我走到院后的山坡上,说:“闺女,你看这山坡上的草,它们平时那么绿、那么软,风一吹就轻轻摇晃。可是你知道吗?当大风使劲吹,大雨狠狠砸,甚至冬天厚厚的雪压着它们的时候,它们会暂时低下头,甚至被压得贴在地上,好像被打败了一样……但是啊,风总会停,雨总会歇,雪也会融化。小草呢?它们会悄悄地把根在土里扎得更深一点,然后用尽全身的力气,一点一点地挺直腰杆,重新站回阳光里。我觉得,你身体里就有这股劲儿。这次没考好,就是你的那阵‘大风大雨’。别怕疼,也别灰心,学学小草,悄悄积蓄力量,然后一点一点地站起来。”那一天我们在山坡上坐了很久,与平时不同,那日的父亲跟我聊了很久,让我知道要像小草一样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信念。
如今我带着女儿回家,看见父亲成了真正的“山爷爷”。他给外孙女编柳条帽、编蝴蝶结,手工制作的滑冰车比买的还精致,望向女儿的目光总是笑盈盈的,那爱意像是要溢出来了。弟弟玩笑着说:“隔辈亲啊,咱们小时候可享受不到这个待遇。”夜里,我撞见父亲在老樟木箱里翻找什么,昏黄的灯光下,那些褪色的发卡、生锈的车铃、卷边的奖状,连同我各个时期的照片,被他用红绒布仔细包着。
山里的晨雾又蔓延起来了。父亲正在教外孙女辨认拖拉机的零件,金属碰撞声混着童稚的笑语。我忽然读懂了他沉默的哲学:真正的山从不用语言丈量高度,它只负责让每一粒种子都有扎根的土壤,让每株幼苗在风雨中挺直脊梁。当新芽长成林木,山依旧在那里,以年轮为笺,续写永恒的守望。
九岁那年的初春,父亲又要去县城粮站买种子,我趴在炕沿数着窗外的麻雀,看它们扑棱棱掠过金黄的玉米垛。暮色四合时分,院门被铁环叩响,父亲载着满车种子化肥回来了,我和弟弟兴冲冲地冲上去,一见我们,父亲便从他打着补丁的帆布包里摸出个小袋子,层层剥开,是商店橱窗里那种粉红色玻璃纸包裹的糖块,在灯光下流转着彩虹般的光泽,我们把它抚平夹在课本里,积攒成一道永不褪色的彩虹。那年月,这样的甜是能刻进记忆深处的。
上中学后,父亲成了我的晨星。天气暖和的时候,我们都是三五成群地骑着自行车,飞奔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每天清晨,父亲都会按点叫我起床。父亲见我早餐吃得少,经常会准备一些零食给我补充能量。东北的腊月能把呼吸冻成冰碴,我不能再骑车上学,凌晨五点,天地还浸在浓墨般的黑暗里,父亲在灶间烧好开水,用保温杯装好塞进我的书包里,默默陪我吃过早餐,再送我去村头等待上学的公车,两里地的雪路,他举着手电筒走在前头,棉袄上落满细雪,像移动的雪山。车灯刺破黑暗时,我回头望见雪地上两行深浅不一的脚印,大的套着小的,像永不褪色的拓片。
最难忘那个飘着冷雨的周末。我在县城读高三,被函数与电磁场搅得焦头烂额。期中考试物理卷上刺目的59分,让我在回家的公车上哭得发抖。回到家里,父亲正在院里给新买的拖拉机换机油,黑乎乎的机油顺着他皴裂的手掌蜿蜒而下,却在听见我抽泣时猛地顿住。他起身用衣襟擦了擦手,拉着我走到院后的山坡上,说:“闺女,你看这山坡上的草,它们平时那么绿、那么软,风一吹就轻轻摇晃。可是你知道吗?当大风使劲吹,大雨狠狠砸,甚至冬天厚厚的雪压着它们的时候,它们会暂时低下头,甚至被压得贴在地上,好像被打败了一样……但是啊,风总会停,雨总会歇,雪也会融化。小草呢?它们会悄悄地把根在土里扎得更深一点,然后用尽全身的力气,一点一点地挺直腰杆,重新站回阳光里。我觉得,你身体里就有这股劲儿。这次没考好,就是你的那阵‘大风大雨’。别怕疼,也别灰心,学学小草,悄悄积蓄力量,然后一点一点地站起来。”那一天我们在山坡上坐了很久,与平时不同,那日的父亲跟我聊了很久,让我知道要像小草一样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信念。
如今我带着女儿回家,看见父亲成了真正的“山爷爷”。他给外孙女编柳条帽、编蝴蝶结,手工制作的滑冰车比买的还精致,望向女儿的目光总是笑盈盈的,那爱意像是要溢出来了。弟弟玩笑着说:“隔辈亲啊,咱们小时候可享受不到这个待遇。”夜里,我撞见父亲在老樟木箱里翻找什么,昏黄的灯光下,那些褪色的发卡、生锈的车铃、卷边的奖状,连同我各个时期的照片,被他用红绒布仔细包着。
山里的晨雾又蔓延起来了。父亲正在教外孙女辨认拖拉机的零件,金属碰撞声混着童稚的笑语。我忽然读懂了他沉默的哲学:真正的山从不用语言丈量高度,它只负责让每一粒种子都有扎根的土壤,让每株幼苗在风雨中挺直脊梁。当新芽长成林木,山依旧在那里,以年轮为笺,续写永恒的守望。
(作者单位:龙源电力吉林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