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服务不止步
2025年07月07日
字数:1682
版次:03
楼道焕新 初心可见
“这破了多年的墙洞,终于被你们‘治’好了!”铁西区蓝桥郡小区居民李阿姨的赞叹是对辽宁热力党员们最质朴的褒奖。
供暖期结束后,公司第一时间召开供暖总结会,精准复盘、反复剖析,针对上一个供暖期供热辖区居民集中反映的“楼道供暖孔洞影响环境”问题,迅速启动“机关党员支援检修一线”专项行动。把百姓的冷暖和需求放在第一位,把服务送到百姓心坎上。
蓝桥郡小区因建设时间较长,墙体老化,墙面破损、脱落情况比较严重,安装供暖管道也在墙壁上留下了大小不一的“孔洞”,影响了小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在合理安排好本职工作后,党员们变身“泥瓦匠”,在30℃以上的闷热楼道里,供热分场与煤质监管中心的党员们手持抹刀、肩扛涂料,上演现实版“科技与狠活儿”:挤压板封闭、挂纱网防鼠、胶泥填缝、外层粉刷……一套“组合拳”下来,原本斑驳的墙面重焕新生。党支部书记吝智、刘士伟带头爬上梯子作业,汗水混着涂料在脸上凝成“花脸谱”,却笑称“这是最美的工牌”。
截至6月底,8个小区200处孔洞的封堵工程全部告捷,老旧楼道从“灰头土脸”变身“颜值担当”,党员们用沾满泥灰的双手,刷亮了百姓家门口的“幸福底色”。
路面修复 担当尽显
“北一新村、富海铭尊各有两处路面塌陷,你们安排好手上工作就可以过来了!”负责“党员攻坚”活动统筹组的组长张冬然和钱艳萍给机关各部门打电话调兵遣将。
北一新村、富海铭尊小区是公司供暖辖区,冬季供暖设备抢修造成部分路面损坏,加之铺设的地砖常年被汽车碾压,出现碎裂、凹凸不平现象,雨天,破损处易积水。上下学高峰时来往居民较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成为雨季来临前居民出行的“隐形杀手”。
机关组建党员突击队赶赴现场,没有专业设备就现学现用,撬碎地砖、搅拌水泥、平整路面。35℃的高温,水泥还未凝固就蒸发了水分,大家便轮番泼水养护。“虽然弄得一身灰,但赶在下雨前修好路,心里踏实!”居民张大爷看着修复如新的路面,特意为党员们送来冰镇矿泉水。如今,两处塌陷路面、4条破损通道全部“痊愈”。热力人用汗水浇筑的不仅是平整的地砖,更是“民呼我应”的责任丰碑。
无论是路面塌陷、地砖破裂,还是精准回应诉求,公司党委始终用心用情用力“修补”居民的烦心事、闹心事。不仅如此,公司还持续做好网格日常巡查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快速解决问题,努力为辖区居民创造安全舒适、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
管线保温 未雨绸缪
“北面水管最易冻裂,保温套管必须裹严实。”新华小区单元楼内,企管部、纪委办公室的党员们同步为供暖管线“穿衣戴帽”。6月的走廊密不透风闷热不已,塑料泡沫与绑扎带在党员们的手中翻飞,登高作业的党员们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却戏称“这是给管道‘量体裁衣’的专属‘热’情”。
为迎战冬季严寒,公司党委提前启动“以动治冻”计划。在狭窄的管道井里,党员们蜷着身子操作,利用棉麻织物包裹主管、泡沫套管护住支管、绑扎带勒紧每一处接口。由于有的供暖管在高处,党员就自备小凳子,做好防护登高作业,人手一把剪刀,剪开塑料泡沫套到管子上再用绑扎带勒紧。一套程序下来,大家已是汗流浃背,可没有人喊累,大家手上的动作也没有停过,始终默契配合,两个小时就完成了8组水管的保温工作。
“现在多流一滴汗,冬天百姓就少受一分冻。”党委负责人的话语掷地有声。全部保温工程计划在供暖前收官,为城市“血管”披上抗寒铠甲,确保寒冬暖流如期入户。
“今天多解决一个问题,冬天就少一百句抱怨。”从晨光微熹到暮色四合,灰色工装与红色党员徽章在小区楼宇间交织成温暖的符号——办公室墙上的作战图贴满了彩色标签,红色代表已完工项目,黄色标注攻坚难点,绿色预示待启动计划。
民生服务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从楼道孔洞的毫米级修复,到地下管网的智慧化升级,再到服务体系的生态化构建……热力人以“热辣滚烫”的情怀,将“冬病夏治”的理念拓展为“全周期服务”的民生答卷。
当冬季第一轮寒潮来临时,那些被细心包裹的管线、被精心修复的路面、被用心美化的楼道,以及背后整套智慧服务体系,都将化作暖流,诉说这个盛夏里,辽宁热力人用汗水浇筑的承诺——不是供暖季,却始终“在线”;没有聚光灯,却永远“热”忱。
“这破了多年的墙洞,终于被你们‘治’好了!”铁西区蓝桥郡小区居民李阿姨的赞叹是对辽宁热力党员们最质朴的褒奖。
供暖期结束后,公司第一时间召开供暖总结会,精准复盘、反复剖析,针对上一个供暖期供热辖区居民集中反映的“楼道供暖孔洞影响环境”问题,迅速启动“机关党员支援检修一线”专项行动。把百姓的冷暖和需求放在第一位,把服务送到百姓心坎上。
蓝桥郡小区因建设时间较长,墙体老化,墙面破损、脱落情况比较严重,安装供暖管道也在墙壁上留下了大小不一的“孔洞”,影响了小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在合理安排好本职工作后,党员们变身“泥瓦匠”,在30℃以上的闷热楼道里,供热分场与煤质监管中心的党员们手持抹刀、肩扛涂料,上演现实版“科技与狠活儿”:挤压板封闭、挂纱网防鼠、胶泥填缝、外层粉刷……一套“组合拳”下来,原本斑驳的墙面重焕新生。党支部书记吝智、刘士伟带头爬上梯子作业,汗水混着涂料在脸上凝成“花脸谱”,却笑称“这是最美的工牌”。
截至6月底,8个小区200处孔洞的封堵工程全部告捷,老旧楼道从“灰头土脸”变身“颜值担当”,党员们用沾满泥灰的双手,刷亮了百姓家门口的“幸福底色”。
路面修复 担当尽显
“北一新村、富海铭尊各有两处路面塌陷,你们安排好手上工作就可以过来了!”负责“党员攻坚”活动统筹组的组长张冬然和钱艳萍给机关各部门打电话调兵遣将。
北一新村、富海铭尊小区是公司供暖辖区,冬季供暖设备抢修造成部分路面损坏,加之铺设的地砖常年被汽车碾压,出现碎裂、凹凸不平现象,雨天,破损处易积水。上下学高峰时来往居民较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成为雨季来临前居民出行的“隐形杀手”。
机关组建党员突击队赶赴现场,没有专业设备就现学现用,撬碎地砖、搅拌水泥、平整路面。35℃的高温,水泥还未凝固就蒸发了水分,大家便轮番泼水养护。“虽然弄得一身灰,但赶在下雨前修好路,心里踏实!”居民张大爷看着修复如新的路面,特意为党员们送来冰镇矿泉水。如今,两处塌陷路面、4条破损通道全部“痊愈”。热力人用汗水浇筑的不仅是平整的地砖,更是“民呼我应”的责任丰碑。
无论是路面塌陷、地砖破裂,还是精准回应诉求,公司党委始终用心用情用力“修补”居民的烦心事、闹心事。不仅如此,公司还持续做好网格日常巡查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快速解决问题,努力为辖区居民创造安全舒适、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
管线保温 未雨绸缪
“北面水管最易冻裂,保温套管必须裹严实。”新华小区单元楼内,企管部、纪委办公室的党员们同步为供暖管线“穿衣戴帽”。6月的走廊密不透风闷热不已,塑料泡沫与绑扎带在党员们的手中翻飞,登高作业的党员们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却戏称“这是给管道‘量体裁衣’的专属‘热’情”。
为迎战冬季严寒,公司党委提前启动“以动治冻”计划。在狭窄的管道井里,党员们蜷着身子操作,利用棉麻织物包裹主管、泡沫套管护住支管、绑扎带勒紧每一处接口。由于有的供暖管在高处,党员就自备小凳子,做好防护登高作业,人手一把剪刀,剪开塑料泡沫套到管子上再用绑扎带勒紧。一套程序下来,大家已是汗流浃背,可没有人喊累,大家手上的动作也没有停过,始终默契配合,两个小时就完成了8组水管的保温工作。
“现在多流一滴汗,冬天百姓就少受一分冻。”党委负责人的话语掷地有声。全部保温工程计划在供暖前收官,为城市“血管”披上抗寒铠甲,确保寒冬暖流如期入户。
“今天多解决一个问题,冬天就少一百句抱怨。”从晨光微熹到暮色四合,灰色工装与红色党员徽章在小区楼宇间交织成温暖的符号——办公室墙上的作战图贴满了彩色标签,红色代表已完工项目,黄色标注攻坚难点,绿色预示待启动计划。
民生服务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从楼道孔洞的毫米级修复,到地下管网的智慧化升级,再到服务体系的生态化构建……热力人以“热辣滚烫”的情怀,将“冬病夏治”的理念拓展为“全周期服务”的民生答卷。
当冬季第一轮寒潮来临时,那些被细心包裹的管线、被精心修复的路面、被用心美化的楼道,以及背后整套智慧服务体系,都将化作暖流,诉说这个盛夏里,辽宁热力人用汗水浇筑的承诺——不是供暖季,却始终“在线”;没有聚光灯,却永远“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