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像他们那样
◎夏晓红
2025年07月01日
字数:1309
版次:04
  这些年从事宣传工作,我采访过很多优秀共产党员,每采访一次,心灵都会受到一次洗礼。
  我采访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山东菏泽电厂燃管部主任李向东时,曾听他深情地讲起他的父亲李效琪。老爷子有60多年党龄,小时候苦,两度随家人逃荒要饭,解放后才扔下要饭棍。应征参军后11次受到表彰,3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接见并受邀参加天安门国庆观礼。1986年转业到菏泽电业局后,李效琪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临终前,李效琪嘱咐家人将他从建党90周年开始攒的一笔钱,加上最后一个月的工资凑足3万元,作为最后一笔党费上交党组织。他对子女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永远跟党走,多奉献,少索取。”
  有这样父亲的言传身教,儿子能不优秀?面对煤质检验中的廉洁高风险,李向东刚正不阿,“软硬不吃”,被承包商称作“黑脸钢蛋”。面对煤场全封闭改造大工程,李向东像个“拼命三郎”,身先士卒,带着转业军人超过50%的团队啃下硬骨头,胜利完成任务,获山东公司先进集体、集团公司“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先进集体殊荣。感叹李向东的付出,他却说:“想想父亲,就觉得自己还有差距,我要向父亲看齐,做他那样的人。”
  我采访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石横电厂锅炉队磨煤机一班班长、共产党员刘绵军,他的优秀同样离不开父辈的言传身教。刘绵军出身军人之家,爷爷有五个儿子,把四个送去当了兵,三个在战场上负伤。刘绵军的父亲是机枪手,参加过济南战役、莱芜战役、淮海战役,在淮海战役中左胳膊被炸飞,落下一等残疾。父亲火线入党,转业后当过大队支部书记,后来又在公社管理区工作,从未对党提过任何要求。对儿女的要求也很严,春节家人团聚,别人的父亲都想多跟孩子待几天,父亲总是催他们,“没啥事就回去吧,单位都挺忙的,好好干工作。”
  有这样的父亲,所以有这样的刘绵军,17岁招工进厂,在又脏又累的一线班组坚守40年没动窝儿。“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刘绵军的荣誉证书摞起来比人还高,带出的徒弟也有好几个当了经理,他自己始终兢兢业业地守着他的磨煤机,守着他热爱的技术岗位,踏踏实实地当着他的老班长。父亲在战场上九死一生都从未居功自傲,刘绵军觉得自己本本分分的,挺好。
  我采访过北京热电驻三河电厂项目部燃检班班长薛根亮。职业生涯里经历了多次变革,但薛根亮在最苦最累的燃检岗位坚守30余年,找到了职业归属感。特大暴雨来临,三河电厂雨水泵房倒灌,电机烧了,皮带起不来,薛根亮带着大家抢修一夜,机器修好了,人却站不住了。设备抢修,他带着团队在大雪天里24小时两班倒,连续奋战11天,设备修好了,他自己却累倒了。他在班里年龄最小,却是老师傅都服气的带头人,用人格魅力和专业能力带出了一个集团公司奋进“十四五”党员示范岗。
  探究对薛根亮影响最大的人,他说自己的第一任师傅和班长都是共产党员,给予他很多温暖和力量,他后来也经常去探望他们,他说最骄傲的就是现在的自己成为了他们当年的模样!
  榜样在身边,且有无穷的力量,这力量是一种向上向善的人格魅力,先让人感动,然后激发人去效仿和学习,像他们那样。代际相传,多年以后我就成了你,千千万万的我们就成了你们,这世界就成了我们都想要的样子。

(作者单位:国电电力技术咨询分公司)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