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铁肩”守护“口粮”
本报通讯员 孙振江
2025年07月01日
字数:958
版次:03

李强指挥推煤车辆安全操作。


  
  6月9日,山西王曲发电公司的煤场俨然一个巨大的蒸笼,地表温度冲破45℃,黑褐色的煤堆升腾着扭曲的热浪。
  煤场管理班长李强,这位有着25年党龄的老党员如同往常一样先来到了煤场,他嗓音沙哑却掷地有声地说道:“温度超过60℃必须得马上翻堆,不然容易自燃。”能源保供的重担,沉沉地压在每个电力人肩头,而李强,则是勇挑重担的党员先锋。
  破晓时分,天边刚泛起微光,李强就已匆匆奔赴煤场,投身紧张工作。“今天汽车来煤量不小,能源保供形势严峻,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夏季的煤场,温度控制是头号难题。持续高温下,煤堆内部温度飙升,一旦超过燃点便可能自燃,后果不堪设想。为此,李强制定了24小时巡查制度,每两小时对全场8个煤堆进行测温。技术员吕壮回忆:“最热那几天,煤堆表面烫得能煎鸡蛋,厚底劳保鞋都能感觉到烫脚。”即便环境恶劣,李强和班组成员从未退缩,严格执行测温任务,密切监测煤堆温度变化,在平凡的煤场书写着不平凡的保供故事,让“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誓言在能源保供一线熠熠生辉。
  中午,忙了一早的李强刚准备坐下吃午饭,电话骤然响起。是部门领导询问煤场储备情况,李强坚定回应:“领导放心,目前煤场储备量10万余吨,还能继续存煤。”挂了电话,李强顾不上吃饭,又赶忙联系煤场堆煤管理事宜,仔细沟通运输安排与堆放规划,确保煤炭有序进场与合理存放。通过实时调整煤堆布局,使斗轮机作业效率提升30%,确保煤炭输送“零卡顿”。
  傍晚,煤场的工作仍在紧张有序进行。李强站在煤堆旁,指挥职工合理堆放新到煤炭,一边大声叮嘱:“注意测温、散热,千万别让煤炭自燃,这可是关键!”安全员孟建刚拖着疲惫身躯走来:“强哥,今儿真累,但一想到能保障城市供电,又觉得特有意义。”李强欣慰地笑了,拍拍他的肩膀:“建刚,咱们的工作辛苦却意义非凡。每块煤都连着千家万户,关乎城市运转。咱是党员,就得冲在前头,给大家作好表率!”孟建刚听后,眼中重燃斗志,用力点头。
  作为燃料战线上的一名党员,李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平凡的煤场变成践行初心的舞台。在李强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煤场管理井井有条,煤炭供应稳定充足,为发电筑牢坚实基础。李强深知,能源保供没有终点,他如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牢牢坚守岗位,随时准备为守护城市的光明与温暖默默奉献,用实干担当诠释初心使命。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