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治水第一战
2025年07月01日
字数:1118
版次:03

尹士强(右)测量巷道腰线。
1月31日农历大年初三,当全国人民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中时,平庄煤业六家矿千余名职工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其中,党员骨干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奋战在各个生产区域,用汗水和默默付出,为能源保供贡献着力量。
当前,摆在掘进一队党支部面前的重点任务是东一采区运输上山底车场的治水工作,这一工作直接关系到矿井采掘接续问题。只有解决底车场积水问题,东一北五工作面才能顺利掘进。但水仓施工无法使用机械化设备,只能依靠人工作业,作业难度极大。
清晨7时30分,掘进一队班前会准时召开。队长尹燕春布置作业任务后,党支部书记丁宇新动员大家:“新年第一战,咱们要充分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聚焦治水工作,合力攻坚。”
说完,主管技术员伞红亮指着施工图向大家强调:“水仓尺寸长宽高各是1.5米,质量一定要保证!”
有着22年党龄的尹士强,接过图纸上下翻看后立即布置分工:“沈天宇,拿几把新铁锹和风镐尖……”其实,大伙儿心里都清楚,这必将是一场没有机械化设备辅助的硬仗。
所有人到达作业现场后,却发现底车场积水偏多。尹燕春立即组织人员安装水泵。只见作业人员在积水中小心翼翼地安装、调试潜水泵。“嗡”的一声,两台水泵同时作业,临近中午,积水才缓慢下降。
“开工……”随着指令下达,党员沈天宇手持工具,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哒哒,哒哒……”风镐的轰鸣声在巷道里回响,水仓中的煤泥如同泥石流般不断涌入。砂砾岩异常坚硬,风镐锤下,只有小小的坑眼。尹士强双手紧握风镐,身体随着震动剧烈颤抖,仿佛每一锤都要耗尽全身力气。
不知过了多久,尹士强累得气喘吁吁。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底车场积水不断增加,而水仓的深度却进展缓慢。风镐凿出的岩石碎块,只能靠双手在泥水中捞出。此处施工风速为0.92米/秒,单薄的秋衣根本抵挡不住巷道风流。
再次望向尹士强,他早已汗流浃背,手臂也被震得麻木。“尹哥,我上。”“尹班长,请让我上……”党员骨干纷纷上前,现场景象令人动容。
14时13分,水仓下挖深度还不足500毫米。底车场积水汇集在水仓中,作业被迫叫停。尹士强临时决定加设潜水泵,并加急制作漏水铁锹火速运往作业现场。
由于作业空间十分受限,尹士强一刻也不敢耽误,一人一镐弯曲站立在水仓中作业。半小时下来,整个人疲惫不堪。风镐尖磨卷立即更换,兄弟们累了轮番顶上。
600毫米、800毫米、1200毫米……一个班下来,党员们拖着疲倦的身体,脸颊满是汗渍,泥水顺着裤腿往下流,可他们却毫无怨言,每一个人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初心使命。
就这样,水仓掘进作业持续进行了16小时,十余人接力奋战,3台水泵同步运行,掘进一队党支部打赢了治水攻坚战,为东一北五工作面掘进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更为全年生产接续开了好局、起了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