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黔山贵水绘新篇
——贵州公司全力推进千万千瓦级能源大基地建设
本报记者 单素利 通讯员 罗佑昌
2025年05月07日
字数:2824
版次:02

  贵州,是我国“东数西算”的枢纽节点,拥有大国重器“天眼之城”。
  在云贵高原的苍翠群山中,一座座现代化能源设施拔地而起,银色的输电塔翻越山岭,蓝色的光伏板铺展如海。
  从贵州省首台75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到如今全力以赴推进千万千瓦级能源大基地建设,贵州公司以实干为笔、以担当为墨,奋力挥毫绘就了一幅跨越世纪的壮美画卷。

  能源保供 筑牢高质量发展“压舱石”

  2023年,贵州公司以全省统调电厂14%的装机占比贡献了15%的电量、火电市场占有率五大对标排名第一;2024年,贵州公司煤电利用小时和市场占有率区域对标排名蝉联第一,得到贵州省政府、南方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的高度肯定。
  成绩的背后,是贵州公司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牢记“省之要事”,用心守护万家灯火,以能源保供“顶梁柱、顶得住”的实际行动彰显硬核担当。
  作为西南能源保供的核心力量,贵州公司构建起“水火风光多能互补”体系:毕节百万千瓦火电基地昼夜不息;乌江流域水电站梯级调度“一滴水发六次电”;黔西南风电与黔北光伏协同并网。
  日趋激烈的发展竞争和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让贵州公司在战略上始终保持定力,系统科学地分析面临问题,不断强化体系建设、基础管理、能力建设,勇于改革创新破难题、除障碍,一步一步贯彻好集团发展战略和集团年度工作会的决策部署。结合公司发展历史、发展要求、发展经验和发展现状,将公司治企方略中的煤炭与煤电、煤电与综合能源“两个联营”调整为煤炭与煤电、煤电与新能源、新能源与战新产业“三个联营”,优化调整后的治企方略明确为“12336N”。
  面对“僧多粥少”的电力市场中长期交易竞争,能源销售公司张玮带领团队成员“上山下乡”,足迹从省会贵阳遍布全省9个地州、乡村的中、大型用电企业,厚着“脸皮”听尽了“风凉话”,饿着“肚皮”吃饱了“闭门羹”,连续两年中长期交易签约达60亿千瓦时,用户数880家,为发电企业“赚足了基本口粮”,并独家冠名贵州“村超、村BA”实现全绿电消费,2024年结算绿电交易3.1亿千瓦时,入市交易完成率超90%,实现跨省售电1.6亿千瓦时,整体提升收益1690万元。
  今年以来,针对电力市场竞争加剧的严峻形势,贵州公司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化党委“五个一”督办工作机制,谋划“6类60项”重点工作任务,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精神状态,强化营销对标巩固提升市场份额,全面落实“两提升、两巩固”工作目标要求,以日调度发电计划为抓手,紧盯机组开机率、负荷率、计划完成率,强化区域对标,综合优化营销策略,坚持“时时争、日日盯、周周算、月月增”,争取电量应发尽发、能发多发,持续抢发增发、提质增效。截至4月30日,贵州公司年度累计完成发电量72.5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44亿千瓦时,增长6.52%,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利用小时区域五大发电集团对标累计排名第一,为贵州省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电力能源供应。 

   破旧立新 改革深水区的“突围战”

  近年来,贵州公司积极推进千万千瓦级能源基地项目建设,抓牢“煤电+”拓展与三个联营项目推进,抓好构建合作机制与精品工程打造,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力争率先在西南地区、南方电网打造首台套新一代煤电示范工程。
  在企业发展战略落实上,贵州公司敢做善为抓改革,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的问题。围绕提升国有企业两个核心功能,求真务实抓改革,通过改革解决效率低、环节多、权责不对等问题,通过改革激发出企业的活力和职工的创造力。
  福泉公司地处黔南腹地,是黔南州唯一的大型火电企业,是黔南州的电力供应核心企业,前身是都匀电厂和凯里电厂。都匀电厂1951年的锅炉轰鸣,曾是三线建设的冲锋号,也是都电人“把家安在厂里、把厂放在心上”的精神见证;凯里电厂把2000年的关停令化作凤凰涅槃的转折点,2006年异地重建了福泉公司。近年来,福泉公司战凝冻、迎酷暑,积极参与深度调峰,深化厂网协同,机组可靠性、调节性能等各项指标均处于贵州省领先水平,实现机组负荷顶得上、跟得紧、稳得住。2号机组非停防控工作在南方电网覆盖区域的5个省8000多台机组中保持领先,曾创下贵州省单台机组连续运行402天的周期最长纪录,获南方电网“金牌机组”荣誉2次。2024年,该公司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完成破产重整,成为“贵州省十大商事案例之首”,同时也成为了国企改革攻坚的鲜活样本。
  安顺公司作为国家“九五”期间重点工程之一,近年来利用区位优势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在风、储、热等项目持续发力,建设贵州省最长、跨越区域最多的长输蒸汽管道,使“一厂三区”供热规划变为现实。猴场88兆瓦风电项目于2024年年底实现两台风机首并,“电动贵州示范项目”换电站在厂内建成投运,推动企业再生能源利用和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织金公司挥斥方遒,抓“煤电+”链条延伸,抓联营项目协同发力,抓合作机制创新突破,抓精品工程标杆引领,力争率先在西南地区打造首台(套)新一代煤电示范工程。

  逐“绿”向“新” 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进入“十四五”,面对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和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集团公司主动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大力推动新能源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贵州公司逐“绿”向“新”,积极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在镇宁县扁担山,50多万块光伏组件依山而建,绵延不断,很难想象两年前这里还是荒山草坡。
  2022年8月,贵州公司在黔首个光伏项目、西南片区首个集中式光伏电站装机规模最大工程扁担山光伏电站开工建设,结合工程地质地貌特点,采用无人机运输光伏板进行铺设。
  陈家宾是贵州新能源分公司副总经理,负责项目的建设、生产准备等基建工作。面对土地流转、村民不理解光伏项目建设、备供货不及时要去厂家监造等重重困难,他和团队成员不等不靠,经过反复沟通、多方协调,按时间节点推进项目建设。
  贵州新能源分公司锚定绿色发展,紧跟发展步伐,充分利用贵州省当地自然资源和光照优势,大力推进新能源发展。位于革命根据地遵义花秋镇的鸡公山63兆瓦风电场,投产的风力发电机组矗立在群山之巅不停转动,与秀美的青山、蔚蓝的天空相映成趣。该风电项目是贵州省2023年重大工程“四化”项目之一,于2024年竣工投产,首批11台风电机组一次通过240小时试运行,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动能。
  2025年是新能源发展爆发期,对于贵州公司来说是“大项目建设推动年”,也是“项目建设高峰年”。公司牢牢抓住这个窗口期,坚持投资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推动在建项目形成以上率下、上下联动、整体发力的工作局面。坚持一切工作在一线,不能坐在办公室里谈项目谈管理,特别强调投决开工要先算再投,重点解决中途工程变更的突出问题,按期完成竣工结算,投产一年内完成项目后评价。坚持高标准推进毕节千万千瓦级综合能源基地重大项目开发,同时加强与贵州省市各级政府、贵州电网公司沟通协调,明确目标和责任,推进项目早核准、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确保12月取得省能源局项目核准,助力贵州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火光烛天”到“绿电澎湃”,从“单一保供”到“多元赋能”,贵州公司的实践生动诠释了“能源革命”的深刻内涵。站在新起点上,这支黔贵铁军正以“满格电量”奔赴山海。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