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煤化工领域的“她力量”
——宁夏煤业煤炭化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女性科研工作者掠影
2025年04月25日
字数:925
版次:03

本报记者 李 霄 通讯员 刘艳丽



  低碳清洁技术创新团队研发人员开展反渗透膜疏水接触角测量实验。


  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系列产品展示。


  研发员结合酚氨废水检测方案开展实验。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煤化工领域往往与轰鸣的机器和男性工程师忙碌的身影紧密相连。然而,在宁夏煤业公司煤炭化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一群女性科研工作者以她们细腻的思维、坚韧的毅力和卓越的智慧,在这片科研天地里,描绘着属于自己的璀璨星空,成为推动煤化工技术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耀在研究院的实验楼上时,女研究员们已经开始了她们忙碌而充实的一天。苏慧就是其中的一员,作为研发员的她身着整洁的白大褂,站在摆满精密仪器设备的实验台前,专注地进行着每一项操作。
  “作为在这个领域工作了十几年的科研人员,我在经验方面可能还算丰富,但我们仍需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苏慧谦虚地说道。
  煤化工实验不仅复杂,而且要求极高的精细度,任何一个数据的微小偏差都可能对整个研究方向产生重大影响。在催化剂制备与工艺优化领域,苏慧与她的团队成员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尝试,不断调整参数,力求达到最佳效果。长时间的实验室坚守,让她对实验流程了如指掌,也让她在无数次失败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齐志丽所在的科研小组同样成绩斐然。她们致力于煤化工过程中的固废水处理研发,面对处理工艺优化和深度处理的难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在研究过程中,她们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创新思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齐志丽表示:“在做基础研究方面,女性在一些分析检测工作上更加仔细,相对来说更具有优势,对方法的研究也更细腻。”
  目前,宁夏煤业煤炭化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共有女性科研人员81人,占比达40%,她们不仅在专业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更是团队协作中的“粘合剂”。在大型科研项目推进过程中,她们充分发挥女性善于沟通协调的优势。当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在技术方案上产生分歧时,她们总能耐心倾听各方意见,以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化解矛盾,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她们用细腻的心思关心着每一位同事,营造出了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工作氛围,让整个科研团队更具凝聚力和战斗力。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