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置业公司:打造不断前进的保障力
本报特约记者 徐 才
2025年04月24日
字数:3305
版次:01
  从西北矿区到海滨电厂,从雪域高原到张北塞外,从祖国北端的呼伦贝尔再到南端的海南三亚,在国家能源集团全产业链的版图上,置业公司以服务集团为根本宗旨,保障集团主业平稳运行,把集团党组对全体干部职工的关心关爱精准传达到位。
  作为集团后勤服务保障唯一的专业化单位,置业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强化数智赋能,始终秉承“集团公司核心产业布局到哪里,置业公司服务保障跟进到哪里”的发展理念,精心解决一线职工后顾之忧,为重大区域项目、偏远艰苦地区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服务,以实际行动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不断前进的保障力。

  破局:以改革之力聚发展之势

  改革如春风,引领企业奋勇前行。置业公司作为后勤服务专业化单位,聚焦集团所需、置业所能、职工所盼,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对标对表,想实招破难题,谋划形成符合置业公司发展的“11236”发展路径,引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置业公司对照服务保障集团主责主业初心使命,动真碰硬打破原有层级,优化调整组织架构,构建“本部主管、中台主建、基层主干”管理架构,提升整体行政保障效能。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实现从管理人员向全体职工的覆盖,全面搭建三能机制改革制度框架,“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导向作用逐步显现。
  人才是第一资源。置业公司完善人才工作格局,建强“优秀项目经理、服务标兵、青年人才”三支队伍,不断优化干部的专业背景结构和年龄结构,为团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优化干部人才梯队,加强年轻干部培养,90后年轻干部首次进入三级单位班子,为年轻人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
  置业公司强化作风建设,领导班子深入一线开展调研,针对发展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组织成立工作专班,高效推进各项任务,汇聚公司高质量发展之势。
  位于北京温榆河畔的昌平园区是集团在京重要创新基地。为了加快推进待建楼宇建设和完成楼宇不动产权证办理工作,置业公司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挂图作战”推进,园区建筑容积率调增工作获得昌平区未来科学城管委会批准,容积率规划由最初批复的0.9调增至1.0,增加建筑面积33420平方米,提高了土地利用效能,创造了可观增值价值。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联络,召开现场办公“吹哨会”,相继完成道路测绘、现场复勘、前期资料补充提交、代征道路移交后,顺利取得104号楼不动产权证,实现园区建成楼宇不动产权证“零”的突破。
  置业公司以“不断前进的保障力”持续增强后勤价值创造,大力推进自我改革赋能发展,积极融入能源主业生产经营,全面推动专业化后勤进电厂、进煤矿,以实干担当书写后勤改革新答卷。
  3月21日,置业公司与包头能源公司签订后勤服务合作框架协议,包头能源公司将其后勤物业服务“一揽子”委托置业公司进行全面专业化承接。通过将后勤服务资源引进矿井、运输、生产等领域,更好发挥置业公司能源主业产业升级“助推器”和“护航军”作用,最大化助力主业职工“轻装上阵、专注主业”。这标志着集团系统以“服务生产力”全面保障集团战略大局进入新阶段。
  徐州电校作为集团党校分校,每年接待培训1万余人次。置业公司聚焦集团主业需求,按照“明确目的、明确目标、明确责任、确保完成”要求,组织成立项目承接工作组,全面推进成本核算、外委单位洽谈、人员招聘和物资采购等各项工作。2024年11月25日完成徐州电校后勤服务项目的接管工作,成为置业公司首个京外学校园区项目。

  智变:以“数智赋能”筑“新质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置业公司紧扣时代发展脉搏,聚焦核心功能提升数智赋能,深入实施集团“1331”科技创新战略,积极融入“一网一库三平台”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强化管理提升,实现管理数字化、服务平台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为了保证“国能e服”平台按期上线,置业公司在年度工作会间隙,连夜组织各单位召开推进会,建专项工作团队,围绕职工后勤服务,衔接线下优质服务,丰富“衣食住行用”业务品类,创新服务模式,满足职工对美好生活后勤服务个性化、定制化、贴合化的高度需要。有效整合集团内部的工作服、大宗食材、劳保用品等非生产型物资及后勤服务需求,构建“国能e服”综合性后勤服务保障平台,实现资源的统购统销,为集团单位及职工提供全链条、高品质服务。
  加快管理数字化升级,深入推进智慧化协同运营管理体系建设,深化后勤业务各场景数字化应用,一体化实施“后勤管理一体化应用系统”“智慧餐饮管理系统”“智慧综合管理平台”项目建设,打造“置慧易管”综合系统。着力推进置业公司各项目部业务运营、服务保障与智能化、信息化深度融合,通过数据挖掘和数字赋能,从管理侧驱动服务预测能力和主动性,持续推动后勤服务数字化转型。持续新增共享共用的数字化工具、管理驾驶舱等智慧化项目,逐步推进基础业务数字化全覆盖,实现绩效考核与线上系统硬挂钩,助力公司“本部主管、中台主建、基层主干”的一体化数字管理模式落地生根。
  深化财务数智化转型,全力推进实施财务信息化提升项目和“1+N”系统深化应用项目,以数字技术与财务管理深度融合为抓手,围绕应用实际运行情况,深入剖析数据,识别潜在瓶颈问题与优化改进空间,进一步提升系统效能,实现业财数据的实时共享与集中管理。
  在管理风险防控上,以数字科技为驱动,引领财务领域创新变革,推动业务、财务、资金、税务、档案、报表等多方面深度融合与一体化闭环管理,充分发挥数据价值。建成集团首家从财务收单到智能审核、财务指标智能分析、电子档案归档的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应用系统,并编制首套后勤财务标准化手册,打造符合后勤服务业务特点的会计核算标准化体系,显著提升财务工作的合规性、标准化与数字化水平,为公司决策提供科学、精准的数据支撑。

  深耕:以“标杆服务”创“后勤典范”

  后勤不后,服务先行。后勤服务不是主业,但能够支撑保障主业。置业公司从“组织、制度、文化”三个维度保障组织领导,用“专业化、标准化、温度化”提升服务品质、安全系数和职工幸福,构建覆盖集团各产业的大服务、大保障、大后勤的现代综合支撑服务保障体系,全力打造能源央企后勤服务的标杆典范。
  香气诱人的和田玫瑰烤羊排、金黄焦脆的烤包子、羊肉喷香的手抓饭……一道道新疆特色美食亮相国家能源集团总部职工餐厅,这是置业公司开展的“新疆主题日”美食节活动,新疆是集团公司重要的战略发展区,置业公司以餐饮推广为纽带,通过搭建主题宣传展台、制作新疆特色美食,“沉浸式”体验新疆特色美食文化,加深集团职工对新疆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了解,生动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助力集团公司为推动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青海玛尔挡位于海拔3000米的青藏高原腹地,年平均气温仅1.5℃,冬季气温常降至零下24℃,空气含氧量不足平原的60%,寒风凛冽裹挟着冰雪肆虐,被当地人称为“生命禁区”,为了保障项目顺利投产,置业公司玛尔挡项目团队克服高原缺氧、物资匮乏等困难,为主业职工提供有力后勤服务保障工作,项目部职工累计徒步巡检里程超26万公里,在极寒天气下抢修管线15余次,保障了营地“不停暖、不断电”,用实际行动诠释置业人的责任和担当。
  置业公司注重发挥在后勤物业服务与酒店经营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及资源优势,顺利接管国能物资海南公司,优化三亚万丽及福海棠酒店资产运营,以提升效能、加速扭亏,福海棠酒店获评“年度品质酒店”称号。同时,筹划福海棠酒店二期建设,制定主楼建设规划,着力打造康养培训疗休养基地。紧盯国家重大战略,落实雄安新区的非首都功能疏解要求,积极响应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重启国能物业并将其疏解至雄安新区,以高标准承接雄安基地的物业服务、后勤保障及机构租赁房运营等工作。中绿里绿色智能安居项目主体已圆满封顶,注资、迁移、法人变更及工商备案等工作稳步开展。
  改革扬帆风正劲,击鼓催征再出发。置业公司坚持改革创新,践行“真心、用心、贴心”服务理念,持续做好专业化保障服务,不断探索后勤服务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努力建设成为与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和一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相适应的现代后勤标杆企业。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