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广东肇庆电厂:
“发电+”的蝶变与突破
本报通讯员 王子阳
2025年04月22日
字数:1563
版次:03

  二期燃气机组运行人员认真监盘。

  《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为指导思想的系统性改革持续深化,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由计划向市场加快转变。
  这十年,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十年,也是广东肇庆电厂发展最为迅速、活力最为迸发的十年。从2015年一期燃煤项目达标验收,到2025年二期燃气项目建成投产,肇庆电厂从单一能源发电企业发展为拥有燃煤、燃气、光伏的综合能源企业,集电力、热力、压缩空气供应于一体,十年跨越实现蝶变,成为集团在粤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样板。
  作为率先参与市场化交易的电力企业,肇庆电厂紧抓电改机遇,深入分析政策方向,积极参与市场交易。2015年,在完成双边协商电量2.73亿千瓦时基础上,首次参与集中竞争交易即竞得5786万千瓦时交易电量,边际利润达1200余万元。此后,该厂以所属热力销售公司为基础,成功组建成立了原国电集团第一家区域售电公司,并跻身广东首批售电试点目录的13家企业之一,为下阶段售电侧改革试点、开拓售电业务新赛道做好充足准备。
  2016年起,肇庆电厂依托售电公司系统构建报价形成管理办法,建立竞价交易电价预测模型、返还系数评估体系,共竞得交易电量2.56亿千瓦时,同比大幅增长400%,总交易电量占全省比重近一成,位居五大发电集团在粤企业第一。
  2017年,广东省首次进行发电权合同转让交易,肇庆电厂精心测算成本、准确报价,成功受让电量份额1.6亿千瓦时,全年共获得竞价交易电量2.09亿千瓦时,双边协商交易电量10.74亿千瓦时。
  2017年9月,广东公司调整营销管理体系,根据业务板块调整要求,肇庆电厂暂停售电业务,全力开展发电及供热业务,企业进入到了以“聚焦主业、深化改革、转型升级”为特征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2018年,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化建设直接相关的文件密集出台,广东调频辅助服务市场启动试运行,肇庆电厂积极响应形势变化,开展调频辅助服务储能装置投资建设推进工作。2020年开工建设,2021年投运的10兆瓦/5.6兆瓦时电化学储能辅助调频装置帮助该厂成为集团首套、广东省第二个配备“火储联调”项目的电厂,项目投产首年收益占南方区域统一调频辅助服务市场总费用3.48%,位列广东省同类型机组首位。
  2022年,肇庆电厂首次实现压缩空气对外供应,标志着该厂由热电联产向综合能源供应商和智慧能源站示范基地迈出了转型升级的重要一步,为打造成为集团公司综合能源示范标杆企业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肇庆地区首个大型热电联产发电项目,自一期燃气项目建成投产,肇庆电厂就开展了供热配套设施——肇庆高新区供热管网的建设,截至2022年,已完成51公里供热管网建设,热用户超过80家,供热管道遍布园区各主干道、工业区,形成覆盖广、服务强的供热网络。
  随着肇庆高新区工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一期机组供热能力逐渐接近瓶颈,加快启动二期扩建工程势在必行。设计之初,肇庆电厂便预留了二期项目建设用地,能够满足2台大型火电机组的布置要求。经过深入分析,最终确定二期建设2×500兆瓦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采用“燃煤+燃气”模式,实现传统化学能源与清洁能源横向互补,形成更加可靠的能源供应体系。
  2025年3月,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第十年,肇庆电厂二期燃气项目三、四套机组先后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项目全面建成后,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700兆瓦,年增加发电量38亿千瓦时、供热量630万吉焦,每年可节约标煤65.1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7.9万吨,实现二氧化硫“零排放”、氮氧化物超低排放,对优化地区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回首2015年,肇庆电厂全年发电量28.98亿千瓦时,其中市场交易电量3.31亿千瓦时;全年供热量166.94万吉焦,市场机制的作用尚在萌芽阶段,仅有发电、供热两个主要收入来源。而到了2024年,该厂全年发电量已经突破39.44亿千瓦时,其中市场交易电量达34.92亿千瓦时,占比跃升至93.45%;全年供热量突破983.08万吉焦,较2015年增长4.89倍,非电业务占比接近30%,“发电+”业务初具规模。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