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楼里的时光
2025年04月02日
字数:928
版次:04
清明时节,我静立在爷爷奶奶的老屋前。这座院子已经荒废多年,墙皮剥落,露出斑驳的青砖。我轻轻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灰尘在阳光中翩翩起舞,如同无数细小的蝴蝶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阁楼的木楼梯在我脚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角落里,一口老樟木箱子安静地躺着,铜锁早已被岁月锈蚀。掀开箱盖的瞬间,一股混合着樟脑和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一股陈旧的风,吹开了时光的帷幕。
箱子里整整齐齐叠着几件蓝布衫,领口的盘扣依然光亮。母亲说,奶奶最爱穿这种样式的衣服,因为方便干活。我轻轻抚过布料,粗糙的触感让我想起母亲说奶奶的手掌布满老茧,却总能绣出最精致的牡丹。她的针线筐还静静地放置在一旁,银针上垂着半截暗红的丝线,仿佛在等待主人再次拾起。
一件褪色的中山装压在箱底,肩章已经发黄。父亲说这是爷爷年轻时穿的,他总是腰板直挺,像棵青松。我抖开衣服,一粒纽扣不慎滚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响声,惊醒了沉睡的时光。衣服口袋里还藏着一枚褪色的勋章,那是爷爷年轻时在工厂里获得的荣誉。
箱角有个铁皮盒子,里面装着几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的年轻人目光炯炯,与父亲眉眼相似。还有一本破旧的笔记本,我翻开内页,褪色的钢笔字迹记录着琐碎的日常:“今日收工,老李送来一筐红薯,分给邻居们尝鲜”;“村头的老槐树开花了,香气飘得满院都是”;“夜里听见猫头鹰叫,怕是又要变天了”。那字迹工整有力,我仿佛能看见爷爷在昏暗的灯光下伏案书写,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似乎还在耳边回响。
母亲常说,我笑起来的样子像极了奶奶。而父亲总说,我执拗的性子随了爷爷。这些从未谋面的亲人,在父母的讲述中渐渐鲜活。当我整理这些遗物时,仿佛能触摸到他们的温度,感受到他们的呼吸。
阁楼的窗户漏进一缕斜阳,照亮了飞舞的尘埃,也照亮了我内心最柔软的角落。我忽然明白,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真正的消逝。只要我们还记得,只要这些物件还在,他们就永远活在我们的生命里,像这老屋一样,虽然荒废,却始终屹立。
我轻轻合上箱盖,铜锁发出轻微的咔嗒声。夕阳为阁楼镀上一层金边,我仿佛看见爷爷奶奶年轻时的身影,在光影中对我微笑。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气息、他们的温度,都在这座老屋里静静等待,等待我们一次次归来,将记忆重新唤醒,让爱与传承永远延续。
(作者单位:广东清远电厂)
阁楼的木楼梯在我脚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角落里,一口老樟木箱子安静地躺着,铜锁早已被岁月锈蚀。掀开箱盖的瞬间,一股混合着樟脑和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一股陈旧的风,吹开了时光的帷幕。
箱子里整整齐齐叠着几件蓝布衫,领口的盘扣依然光亮。母亲说,奶奶最爱穿这种样式的衣服,因为方便干活。我轻轻抚过布料,粗糙的触感让我想起母亲说奶奶的手掌布满老茧,却总能绣出最精致的牡丹。她的针线筐还静静地放置在一旁,银针上垂着半截暗红的丝线,仿佛在等待主人再次拾起。
一件褪色的中山装压在箱底,肩章已经发黄。父亲说这是爷爷年轻时穿的,他总是腰板直挺,像棵青松。我抖开衣服,一粒纽扣不慎滚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响声,惊醒了沉睡的时光。衣服口袋里还藏着一枚褪色的勋章,那是爷爷年轻时在工厂里获得的荣誉。
箱角有个铁皮盒子,里面装着几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的年轻人目光炯炯,与父亲眉眼相似。还有一本破旧的笔记本,我翻开内页,褪色的钢笔字迹记录着琐碎的日常:“今日收工,老李送来一筐红薯,分给邻居们尝鲜”;“村头的老槐树开花了,香气飘得满院都是”;“夜里听见猫头鹰叫,怕是又要变天了”。那字迹工整有力,我仿佛能看见爷爷在昏暗的灯光下伏案书写,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似乎还在耳边回响。
母亲常说,我笑起来的样子像极了奶奶。而父亲总说,我执拗的性子随了爷爷。这些从未谋面的亲人,在父母的讲述中渐渐鲜活。当我整理这些遗物时,仿佛能触摸到他们的温度,感受到他们的呼吸。
阁楼的窗户漏进一缕斜阳,照亮了飞舞的尘埃,也照亮了我内心最柔软的角落。我忽然明白,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真正的消逝。只要我们还记得,只要这些物件还在,他们就永远活在我们的生命里,像这老屋一样,虽然荒废,却始终屹立。
我轻轻合上箱盖,铜锁发出轻微的咔嗒声。夕阳为阁楼镀上一层金边,我仿佛看见爷爷奶奶年轻时的身影,在光影中对我微笑。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气息、他们的温度,都在这座老屋里静静等待,等待我们一次次归来,将记忆重新唤醒,让爱与传承永远延续。
(作者单位:广东清远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