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朔公司:“质”育新机驰行千里
2025年03月27日
字数:2227
版次:02
全国两会为能源行业擘画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作为国家能源运输大动脉的守护者,包神铁路神朔公司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突破口,在保障能源安全、深化改革创新和培育发展动能三条战线上同步发力,将两会精神转化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在纵贯陕晋蒙三省区的能源“走廊”上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从1996年的“75万吨”艰难起步,到2024年“近3亿吨”的蓄能攀升,神朔人以披荆斩棘的勇气和奋勇向前的决心,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
“满格”保供 勇挑大梁
保供稳链,挺起能源运输“铁脊梁”。在陕北高原的沟壑纵横间,满载“乌金”的万吨重载列车如钢铁巨龙昼夜不息。2024年,神朔公司年累计运量达27976.1万吨,超额完成全年任务319.1万吨,创下自开通运营28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这组数据的背后,是公司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的系统性布局。
29年来,神朔公司在能源保供的赛道上全速奔跑,用重载铁军的实干担当书写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答卷。近年来,公司全面推进蛇口峁隧道设备病害整治工程,高效运用综合检测车等数智化检维修设备,实现全线重要数据跨专业联动共享,多措并举激活“天窗修”“站线天窗”利用率,均衡稳定提高线路设备质量。同时,聚焦能源保供主业,深度挖掘市场潜力,制定一站式优质服务清单,吸引沿线潜在客户,最大化实现“公转铁”;加大企业品牌宣传力度,积极推动非煤货物引流上线,大力推进专用线标准化建设和智能无人装车系统应用,充分释放19个车站、34个装车点、25条专用线的集疏运能力,切实提高神朔铁路运量及运输组织管理水平。
2025年以来,公司锚定全年运量目标,打出运输组织“组合拳”,深入市场调研,紧盯管内煤源,与集团公司总调度室沟通联系,申请增加装车计划,确保只要有煤就有车装;全力寻求增运上量的新路径、新举措,坚持“以日保周、以周保月、吨煤必争、每列必保”,紧盯各专用线库存、日上煤量,确保装车计划兑现,科学合理调配机车车辆,全面提升装车效率,优化运输生产链条各环节,科学调配空车体,确保货源和车体最佳衔接,提升运输通道能力。截至3月11日,公司年累计货运量完成4872.03万吨,以“满格”担当坚决扛牢保供重任,勇挑大梁护航全国两会圆满收官。
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踔厉奋发勇担当,笃行攻坚辟新路。神朔公司着眼于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同时不忘解决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全面推进强基固本工程,有序补齐能源运输通道的基础设施短板,以坚定的战略部署和必胜的决心,有力地回答着新时代赋予的每一个课题。
走进神朔公司监测试验中心三楼办公大厅,巨幕上正投射着268公里线路的实际状态。这个智能平台,是公司斥资建立的一套涉及铁路多个专业并对其设备进行全范围、全方位覆盖的综合监测检测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铁路的各专业设备进行综合监测检测,其包含供电接触网检测系统、气象监测系统、钢轨探伤检测系统、信号动态检测系统等先进监测检测设备设施,可以通过高超精准的智能化监测检测技术手段,确保铁路行车的安全稳定性,同时对铁路各专业检修维护提供数据支撑和检修依据,为重载铁路检测行业整体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提升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这套系统能在列车运行中实时监测工务、电务、车务、供电四大专业的关键设备参数,提前48小时预警设备异常。”监测试验中心主任陈永光介绍,“神朔公司紧紧抓住科技保安这条主线,积极推动关键技术、关键领域再创新,逐步推进物联网、互联网+运输、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在公司的应用和发展,打造数字化、智能化铁路,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两会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催生出澎湃的创新动能。铁路检测监测系统不仅展现了铁路运维领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显著趋势,还通过整合多种先进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实现了设备设施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评估,推动了维修策略的深刻变革。
数智转型 开辟新路
在数字化转型的赛道上,神朔公司一路向“新”挺进、逐“质”前行,积极吸收借鉴同行智慧建设经验,依托科研院所的平台优势,深化协同创新,强化科技创新的研发应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从气象监测数据的实时显示与报警,到重载铁路各专业监测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从重载铁路桥隧涵病害的智能监测,到车站仿真实训与自动考核系统的研发应用;从智能电务综合运维数据AI决策的研究,到货物运输检测综合系统和营业线施工作业管控系统的申报立项,神朔公司以一系列科技创新项目为突破口,开辟智慧化发展新天地。
勇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责任,引进首台隧道吸污车组,实现隧道煤粉清理由机械作业代替人工清扫的历史性转变;紧锣密鼓地推进3亿吨扩能改造项目,加速设施升级与技术创新,持续不断地提升运输能力和效率……神朔公司将科技创新作为提升战略性资源获取能力的长远之计,把每根钢轨都当作创新试验场,把每趟列车都视为价值创造单元,走出了一条重载铁路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从黄土高原到渤海之滨,公司的创新发展轨迹,正是中国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当智能重载的科技之光与绿色运输的生态理念交相辉映,这条横跨陕晋蒙的能源动脉,正以“先行者”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全速前行,奏响新时代的钢铁交响。
当重载列车的汽笛声划破黎明的晨雾,神朔人看到的不仅仅是滚滚向前的能源洪流,更是一幅传统国企在新时代破茧成蝶的壮美画卷。这条钢铁动脉的每一次脉动,都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从1996年的“75万吨”艰难起步,到2024年“近3亿吨”的蓄能攀升,神朔人以披荆斩棘的勇气和奋勇向前的决心,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
“满格”保供 勇挑大梁
保供稳链,挺起能源运输“铁脊梁”。在陕北高原的沟壑纵横间,满载“乌金”的万吨重载列车如钢铁巨龙昼夜不息。2024年,神朔公司年累计运量达27976.1万吨,超额完成全年任务319.1万吨,创下自开通运营28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这组数据的背后,是公司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的系统性布局。
29年来,神朔公司在能源保供的赛道上全速奔跑,用重载铁军的实干担当书写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答卷。近年来,公司全面推进蛇口峁隧道设备病害整治工程,高效运用综合检测车等数智化检维修设备,实现全线重要数据跨专业联动共享,多措并举激活“天窗修”“站线天窗”利用率,均衡稳定提高线路设备质量。同时,聚焦能源保供主业,深度挖掘市场潜力,制定一站式优质服务清单,吸引沿线潜在客户,最大化实现“公转铁”;加大企业品牌宣传力度,积极推动非煤货物引流上线,大力推进专用线标准化建设和智能无人装车系统应用,充分释放19个车站、34个装车点、25条专用线的集疏运能力,切实提高神朔铁路运量及运输组织管理水平。
2025年以来,公司锚定全年运量目标,打出运输组织“组合拳”,深入市场调研,紧盯管内煤源,与集团公司总调度室沟通联系,申请增加装车计划,确保只要有煤就有车装;全力寻求增运上量的新路径、新举措,坚持“以日保周、以周保月、吨煤必争、每列必保”,紧盯各专用线库存、日上煤量,确保装车计划兑现,科学合理调配机车车辆,全面提升装车效率,优化运输生产链条各环节,科学调配空车体,确保货源和车体最佳衔接,提升运输通道能力。截至3月11日,公司年累计货运量完成4872.03万吨,以“满格”担当坚决扛牢保供重任,勇挑大梁护航全国两会圆满收官。
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踔厉奋发勇担当,笃行攻坚辟新路。神朔公司着眼于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同时不忘解决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全面推进强基固本工程,有序补齐能源运输通道的基础设施短板,以坚定的战略部署和必胜的决心,有力地回答着新时代赋予的每一个课题。
走进神朔公司监测试验中心三楼办公大厅,巨幕上正投射着268公里线路的实际状态。这个智能平台,是公司斥资建立的一套涉及铁路多个专业并对其设备进行全范围、全方位覆盖的综合监测检测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铁路的各专业设备进行综合监测检测,其包含供电接触网检测系统、气象监测系统、钢轨探伤检测系统、信号动态检测系统等先进监测检测设备设施,可以通过高超精准的智能化监测检测技术手段,确保铁路行车的安全稳定性,同时对铁路各专业检修维护提供数据支撑和检修依据,为重载铁路检测行业整体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提升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这套系统能在列车运行中实时监测工务、电务、车务、供电四大专业的关键设备参数,提前48小时预警设备异常。”监测试验中心主任陈永光介绍,“神朔公司紧紧抓住科技保安这条主线,积极推动关键技术、关键领域再创新,逐步推进物联网、互联网+运输、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在公司的应用和发展,打造数字化、智能化铁路,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两会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催生出澎湃的创新动能。铁路检测监测系统不仅展现了铁路运维领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显著趋势,还通过整合多种先进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实现了设备设施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评估,推动了维修策略的深刻变革。
数智转型 开辟新路
在数字化转型的赛道上,神朔公司一路向“新”挺进、逐“质”前行,积极吸收借鉴同行智慧建设经验,依托科研院所的平台优势,深化协同创新,强化科技创新的研发应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从气象监测数据的实时显示与报警,到重载铁路各专业监测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从重载铁路桥隧涵病害的智能监测,到车站仿真实训与自动考核系统的研发应用;从智能电务综合运维数据AI决策的研究,到货物运输检测综合系统和营业线施工作业管控系统的申报立项,神朔公司以一系列科技创新项目为突破口,开辟智慧化发展新天地。
勇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责任,引进首台隧道吸污车组,实现隧道煤粉清理由机械作业代替人工清扫的历史性转变;紧锣密鼓地推进3亿吨扩能改造项目,加速设施升级与技术创新,持续不断地提升运输能力和效率……神朔公司将科技创新作为提升战略性资源获取能力的长远之计,把每根钢轨都当作创新试验场,把每趟列车都视为价值创造单元,走出了一条重载铁路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从黄土高原到渤海之滨,公司的创新发展轨迹,正是中国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当智能重载的科技之光与绿色运输的生态理念交相辉映,这条横跨陕晋蒙的能源动脉,正以“先行者”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全速前行,奏响新时代的钢铁交响。
当重载列车的汽笛声划破黎明的晨雾,神朔人看到的不仅仅是滚滚向前的能源洪流,更是一幅传统国企在新时代破茧成蝶的壮美画卷。这条钢铁动脉的每一次脉动,都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