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煤海绽放“木兰花”
——记雁宝储装中心女子装车班
2025年03月11日
字数:1975
版次:04

  
  在雁宝能源储装中心两套装车站,有一支平均年龄36岁的女子装车班,14名女工用日复一日地精准操作,在铁轨与煤仓之间架起能源保供的钢铁动脉。这支曾获得呼伦贝尔市青年文明号、“五一”巾帼标兵岗,国家能源集团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百强班组等多项荣誉的团队,2024年完成了2637.5万吨装运任务,创下日装车皮1509辆的优异成绩。她们如同盛开的木兰花,绽放出最动人的巾帼风采。
  

毫厘之间见真章


  多年来,女子装车班不仅锤炼出了精湛的装车技艺,还能迅速而精准地应对每一个突发状况,确保装车作业不受影响。
  2024年12月10日,刚完成零点交接班的1号装车站装车员葛立华、王希敏身上的寒意还未完全消退,这对搭档就一人监控、一人操作,开始了装车工作。
  “1 号站 4251回牵,注意车距!”
  “1 号站 4251回牵。”
  随着溜煤槽起落装车的动作,氤氲的雾气升腾而起,本就因夜间视线不好的情况更是加剧,考验装车员业务能力的时刻到了。跟随列车的移动速度,葛立华每隔60秒左右将溜煤槽准确对位每一节车皮,一按一拨间尽显过硬的技术。
  在装到一节车皮容量的一半时,细心的葛立华发现了系统运作的异常,她迅速联系机车进行紧急制动,并立即停止了所有给煤机的工作。此时,溜煤槽已接近车厢尾部且无法继续移动,而且集控面板上的参数显示出明显的异常,液压油泵的压力逐渐减弱,油位迅速下降。面对这一突发状况,葛立华保持高度冷静,立即切断了油泵的电源,并第一时间向班长及调度中心汇报。
  经过现场的仔细勘查,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液压油泵的油管发生了破裂。如果葛立华没有果断地联系停车,任由机车继续前行,那么引发的后果难以想象。经过及时的维修处理后,装车作业得以继续安全进行。
  “夜间装车不仅考验装车员的眼力,更是检验我们的技能是否达标。装车过程中我们根据装车超偏载系统报警信息,实时做好调整,保证每一列车皮都实现标准化装车,为煤炭高效外运争分夺秒。”葛立华说。
  

薪火相传育精兵


  “注意看这个角度,这样既能保证装车速度,又能避免煤尘逸散。”狄璇一边示范一边对徒弟说。
  在装车作业现场,1号装车站装车员、90后师傅狄璇和80后新人装车员刘玉松配合默契。
  “强将手下无弱兵”,这句俗语在狄璇和刘玉松这对师徒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别看狄璇是90后,她的工作经验却十分丰富,多年来,她始终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充分发挥着传帮带的重要作用。
  每次开展师带徒工作时,狄璇都尽心尽力,手把手地教徒弟放煤、操作溜煤槽,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掌握的经验和技能传授给他们。为了让徒弟能够更精准地把控点位和装车高度,徒弟坐在操作位装车时,她一直站在身后细心监护,生怕出现一丝一毫的疏忽。最多的时候,她一次要带3个徒弟,徒弟们轮流装车,她一站就是一个班次,直到徒弟们都能够熟练操作。
  时至今日,那些曾经青涩的新面孔已然蜕变成了能够独当一面的装车行家。在她们之中,不乏凭借着在装车岗位上积累的专业技能与丰富经验,成功迈向了公司其他关键的岗位,继续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发光发热。正是有了装车班良好的师带徒桥梁的搭建,使得技能与经验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智能转型提效能


  除了日常工作以外,女子装车班还主动投身于小改小革和科技创新项目中。在2号装车站改造过程中,她们与技术人员紧密协作,将丰富的实操经验融入智能算法模块的开发中,从而实现了全国首套全过程无人值守智能装车系统的顺利上线运行。
  装车工作看似按、拨自如,实则堪比“绣花”,这给数据采集带来很大难度。装车员们根据多年的装车经验和常见问题多次与技术人员沟通,历经数月进行参数调整,最终使溜煤槽自动动作流畅自如,甚至比装车员装出的车皮还要精准。在遇到问题时,也能做到精准预判,减少装车失误,装车偏载率由原来的1.5%降至0.41%。按下一键启停按钮,相关设备就会自动启动、自动检查、自动识别,煤流从储煤仓到装车站时机车自动牵引对位、自动装车,全程启机、对位需5分钟,每列车同比减少10分钟,每班装车量由3.5列提高至5列,比原有手动装车效率提高18%。
  目前,女子装车班已全部掌握了智能装车系统全流程操作方法,原2号装车站需两人协同作业,现仅需一人值守且无须人工操作,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装车设备自动启停系统相当于我们装车员的大脑,车厢信息智能采集系统相当于我们的眼睛,智能装车系统相当于的手,还有机车辅助驾驶系统这4个子系统相辅相成,大大减少了工作强度。”2号装车站装车员于丽娜自豪地介绍。
  “我们1号装车站也参考2号站的成果进行改造,现在已完成了液压泵站、装车溜槽、定量仓闸门等相关机械的改造工作,下一步我们会继续配合技术人员对控制系统、智能装车系统等进行改造搭建……”狄璇说道。
  当朝阳为满载的列车披上金纱,对讲机里又传来了坚定的声音:“1号装车站,4251对位。”装车班女工坐在操作台上,用手指轻轻拨动着操纵杆……她们的岁月,就藏在了这些重复了千万次的动作里,在晨曦与暮色交替中,开出绚丽的花。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