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女人,热气腾腾地活着
◎夏晓红
2025年03月07日
字数:1306
版次:04
  我特喜欢“热气腾腾”这几个字,感觉充满了生命力。那是一种蓬勃向上的状态,珍惜当下,拼尽所能。
  对,就是在当下,就像今天是最后一天、现在是最后一小时那样,用力地活着,不留遗憾地活着,让生命尽情怒放,尤其是女性。哪怕对别人来说我只是一株贫贱的小草,但对自己来说,我却是独一无二的、仅有一次的生命。我不为别人制定的标准和别人的评价活着,我要活出自己生命独有的质感和香气。
  《我的阿勒泰》里的张凤侠,一个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的女人,历经沧桑,却活得乐观、通透、洒脱、敢爱敢恨。“人活着不一定是为了有用,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自己就好。”“我经常把她弄丢,再捡回来不就成了。”“给他一点时间,把伤痛交给时间去疗愈。”多么豁达,多么拿得起放得下,允许生活有遗憾,也允许自己搞砸一切从头再来,允许一切发生,不强求自己,不精神内耗,主打一个松弛随性。“全世界的女人,你最不需要担心的就是她了。”
  电影《出走的决心》原型苏敏,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和很多中国女性一样,半辈子被责任和女性身份绑架,习惯性地为满足他人的需求而委曲求全,却从未得到丈夫的尊重。苏敏在56岁时选择离家出走,“为自己活一次”,通过自驾游和自媒体实现了财务自由,证明了个人价值。苏敏的车很小,但行走在开阔的路上,看见更多的风景,世界变大了。勇于挣脱社会加给女性的诸多身份标签和角色枷锁,选择“成为自己”,这是一种勇敢地“冲出重围”。曾经卑微地低到尘埃里,只要苏醒,抬头就能看见瓦蓝的天。
  央视主持人董卿评价她“用最摇晃的步伐写出最坚定的诗句”,《诗刊》编辑刘年评价“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这个女人是余秀华,一个诗人,一个叼着烟卷养兔子的村妇,出生时倒产、缺氧,不幸患上脑瘫,身体残缺、行动不便、口齿不清,但不影响她活得像个勇士。余秀华的诗歌,冷冽质朴、直击人心。她从不掩饰对爱情的渴望,写滚烫的情诗,热烈地表白,勇敢地爱和被爱,坦坦荡荡。她从不迁就和迎合世俗审美,口齿含混,不影响她动情朗诵;走路“摇摇晃晃”,不影响她的人生肆意张扬。遇到恶意的挑衅,她毫不客气,霸气回怼。以诗歌为拐,余秀华的精神站得笔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剧本,且是这个剧本的唯一主角。你若通透,不妨把这一生,看作你拿着一张设定了初始角色的体验券,一头跌入这喧嚣尘世,来体验一场酸甜苦辣。你周围有很多人、有很多门,也有荆棘和陷阱,有很多苦、很多难,也有很多快乐,每一步怎么走,全由自己做主。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你可以徜徉漫步,也可以狂奔撒欢,可以跌倒流泪,也可以边走边唱,你有无数的路和无数种可能,起伏跌宕、疾步徐行全由自己定义。
  既然是不可逆的单程票,既然已经来到这人世,既然最终一定会走,不妨沉醉体验、尽情折腾吧,去活个真实纯粹、去爱个奋不顾身,去拥抱美好的事物,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去爱、去生活、去受伤、去体验一切”,这样那张体验券到期结束的时候,才不会后悔,才会感叹人间这一遭来得值。 (作者单位:国电电力技术咨询分公司)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