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注入春日新活力
——安徽公司推进“AI+班组数智化项目”创新实践
2025年02月28日
字数:2739
版次:02

本报特约记者 赵晓静 通讯员 王豪杰 王雅倩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安徽公司科技创新的热潮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蓬勃兴起。
  2月18日,一场关于“AI+班组数智化项目”的专题推进会,如同一场“智慧风暴”席卷而来。会议聚焦AI技术与生产管理场景的深度融合,对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抽丝剥茧般的剖析,为班组科技变革出谋划策。
  春启新程,谋篇布局
  班组作为企业最小的管理单元,是企业战略落地的关键环节,可谓是企业管理的“神经末梢”。在数智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大背景下,如何让班组创新成果既具成效,又能真正落地生根,成为安徽公司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
  安徽公司果断出击,于2024年12月成立“AI+创新工作室”,并与科大讯飞公司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双方携手合作,充分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全力推动人工智能在电力行业的应用示范,致力于让AI技术在能源企业基层深深扎根,成为科技创新标杆的强大驱动力。
  为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AI+班组数智化项目”建设工作组迅速组建。工作组精心设计AI及大模型建设总体实施方案,积极推进“AI+班组数智化项目”试点建设,有效协调各方资源,全面推动AI及大模型在能源企业场景的落地应用。
  一声令下,万马奔腾。各单位迅速抽调技术骨干,组建工作专班。专班成员肩负重任,不仅要落实推进领导小组的各项部署,还要负责试点项目的研究、推进和建设工作,实现项目从立项、招标、实施到验收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在他们的努力下,安徽区域“AI+班组数智化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为后续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筑牢根基。
  “日常管理工作繁杂琐碎,仅整理各类安全记录,每周就要耗费近10个小时,而且安全风险识别也难以做到全面覆盖,心里总是不踏实,生怕遗漏了重要工作。”在项目前期调研会上,一位电气专业班组长的一番话,引起了强烈共鸣。
  安环部副主任刘宏记下这些问题,一场旨在为班组建设科技赋能的变革,在他心中悄然酝酿。这就如同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待其生根发芽,必将带来班组运作模式的全新蜕变,曾经困扰已久的难题,也将在科技的赋能下迎刃而解。
  春澜翻涌,加速前行
  今年初,安徽公司“AI+班组数智化项目”正式启动,并明确目标:打造基于“AI+”引擎的具有国能特色的新质生产力,促进生产管理赋能、提效、增安,在数智化浪潮中勇立潮头。 
  安徽公司充分借助AI及大模型等前沿人工智能技术,搭建起一座科技桥梁,将大模型、AI、语音、虚拟人等技术有机融合。在“数智安徽”的宏伟蓝图下,深耕AI基础建设,这不仅是对安徽省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更是为企业改革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以往靠人工识别风险,难免有遗漏。”在2024年发电机组年度检修作业中,一位职工因对潜在的电气风险识别不足,发生了不安全事件。如今,通过“AI+班组数智化项目”的应用,让情况大有改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对班组工作任务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识别,并自动展示相关典型事故案例,供职工学习借鉴。“现在风险识别更加准确、更加全面了,安全控制措施也能更好地落实,我们心里特别踏实。”这名职工在检修作业中变得更有底气。
  “以前班组日常管理中的文档管理和数据查询工作繁琐又耗时,常常令人焦头烂额,查一个设备缺陷得调阅大量历史资料,时间一长,连文件存在哪儿都记不清了。”提及以往的文档存储查阅,一名职工皱着眉头说。而智能文档管理系统的构建,让这一切成为过去式。该系统实现了对各类文档的一站式管理,知识汇聚、整理与应用变得轻松便捷。同时,对班组安全生产业务数据的智能快捷查询分析,让职工能迅速掌握关键数据,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AI+班组数智化项目”围绕建设“五型”班组的总体要求,从多个维度发力,助力班组实现智慧化管理,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打通“最后一公里”。电气二次班班组长苏红伟满怀期待地说:“AI让数据多跑路、管理更智能、安全更高效,我们的工作越来越轻松了。”
  春日深耕,破茧蜕变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合肥电厂安环部主任程中亚带领团队定期进行复盘总结。以“AI+班组数智化项目(1.0版)”为切入点,聚焦AI技术与生产管理场景的深度融合,认真分析当前项目建设的难点,全面总结数智化试点班组建设成效,并结合基层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数智化班组建设标准,加快推进“AI+班组数智化项目(2.0版)”建设,在班组数智化转型中勇当先锋。
  “要强化科技创新,必须聚焦关键领域加快掌握‘根技术’。”2月20日,“AI+班组数智化项目”研讨会上气氛热烈。合肥电厂副总经理许枫胸有成竹地说:“我们要锚定今年10月系统全面上线的‘夺旗’目标,以紧迫感倒逼执行力。一方面建立技术规范动态优化机制,从技术、管理、合规3个方面协同发力,增强项目韧性;另一方面,联合国能信控、科大讯飞组成专班,驻地办公,实现资源互通共享,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在一次设备巡检任务中,“AI+班组数智化项目”的初步成果得到充分体现。以往人工巡检需要仔细检查每个仪表、阀门的状态,耗时费力。现在,借助智能设备和数据分析模型,职工只需手持终端,就能快速获取设备关键运行数据,自动分析是否存在潜在风险。这一小小的改变,极大提高了巡检效率,巡检时间从原来的每次2小时缩短至每次30分钟以内。
  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各单位抽调技术骨干日夜奋战,不辞辛苦,从项目立项时的反复论证,到招标过程中的严格筛选,再到实施阶段的精心部署,以及最后的验收环节严格把关,实现了项目全过程管理。如今,“AI+班组数智化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后续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开辟了广阔空间。
  2月20日,安徽公司成功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研究,将其大模型集成至新能源集控系统,促使“AI+新能源”智慧集控平台正式落地。平台接入后,能源协同效率大幅提升,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智能交互体验,实现了新能源集控系统和人工智能的有机结合。
  “AI+班组数智化项目”为班组管理翻开了全新篇章,借助大模型技术,工作执行前的风险识别更加精准全面,每一项潜在风险都无处遁形,职工能够根据精准的风险提示,将安全控制措施切实落到实处。虚拟班组AI助理的“上岗”,为班组会议带来新活力,它能够主持会议,流畅完成签到流程,并在知识问答环节为职工答疑解惑,让会议变得更加高效有趣。多种智能技术整合的数据分析模式,如同为班组管理装上了“智慧大脑”,职工只需通过简单的语音指令,就能直观获取实时数据,实现多维度分析,助力精准决策。个性化服务更是贴心,能够满足每一位职工的工作需求。
  这些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基层班组减轻了负担,职工无须再埋头于繁琐的数据整理和风险排查工作,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核心业务中。班组的活力与潜能被充分激发,一个高效、智能、充满活力的班组管理新模式正逐渐成形,在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的引领下,“创响安徽”的征程将更加充满希望、更加坚定有力。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