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宿州电厂:华丽转身焕新生
2025年02月25日
字数:2117
版次:02

本报通讯员 文 楚

  安徽宿州素有“舟车会聚,九州通衢之地”之美称。安徽宿州电厂正坐落于此,是一家拥有66年厂史的老厂,像一座电力博物馆一样,记录着宿州电力发展的历史。通过拆旧建新,该厂目前拥有2台350兆瓦超临界热电联产机组,是宿州市供热专项规划的唯一热源点,被人们称为运河湖畔、沱河岸边的一颗璀璨明珠。
  面对优胜劣汰的窘境,如何在新时代、新发展、新征程中走出新的转型发展路?如何突破传统火电的发展桎梏,扩大供热战略辐射影响力,提高新质生产力?如何“破茧成蝶”焕发新姿?这些都是摆在宿州电厂面前的难题。
  因时而动 循势而往
  “你们厂能不能满足宿州市招商引资企业供热需求?需要多久解决我们供热压力不稳定的问题?你们不行的话我们就要推动政府实现一网多源。”在热用户座谈会上,用热单位负责人的发问直接而严厉。
  “近两年供热压力持续不稳定,得给我们一定的赔偿。”
  ……
  当一件件令人尴尬而棘手的问题接踵而来时,探索一种新型储能方式成为首要任务,熔盐储热项目的出现成为宿州电厂的一根“救命稻草”。此时,该厂领导更加坚定了项目上马的决心。
  熔盐储热技术在煤电机组的成功应用,对于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并能推动煤电机组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向支撑性、调节性电源转型,促进煤电机组从电量供应主体逐步转变为电力供应主体。
  熔盐储热 焕发新生
  2023年3月8日,安徽省能源局复函同意熔盐储热项目为技术创新项目;
  2023年5月10日,熔盐储热项目获得国家能源集团2023年度第一批科技项目立项;
  2024年3月28日,世界最大熔盐储热耦合煤电工业热电解耦项目,国家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在宿州电厂正式拉开建设大幕。
  “廖工,你和新能源院要多加强沟通,敲定项目前期节点计划,设备采购也要抓紧跟催,不能有一点懈怠。”“好的主任,我和他们一直保持着联系。这个项目对于我们双方都很重要,我们一定重视。”建设管理团队以坚强的战斗力、执行力和凝聚力,为后续项目开发探索道路。
  该项目着眼于源头减碳,以熔盐储热技术为核心,突破部分传统煤电机组热电耦合的瓶颈,采用高低温双罐熔盐储能系统,利用燃煤机组抽汽加热熔盐技术,以满足热电联产机组热电解耦及深度调峰运行灵活性要求,从而更好地适应电力系统需求变化,确保电力供应灵活调度,实现绿色低碳能源的高效利用。同时,还有效解决了宿州电厂机组供热、供电难以兼顾的现状,进一步提升了集团在长三角地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经测算,项目可使宿州电厂2台35万千瓦供热机组顶尖峰达到最高发电额定负荷,满足310吨/小时最小供汽量运行15小时和410吨/小时最大供热量连续供热9小时要求,在连续保障工业供汽的同时,可增加深调能力至30%额定负荷以下,带供热条件下的发电机组最高负荷也可由80%提升到100%额定负荷,全面提升供热机组尖峰发电能力,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容量电费相关支持政策的出台,项目建成后,可增加容量电费收入约400万元。
  逐风出发 向“新”而行
  “风速5.1米每秒,功率1039.9千瓦。并了,第10台风机并网啦!”2023年12月31日,宿州市埇桥区永镇大营风电场施工现场传来喜讯:大营风电场50兆瓦风电项目按照节点计划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这是安徽公司在区域内的首个发电项目,也是宿州电厂向“新”出发迈出的重要一步。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13568万千瓦时,年平均利用小时数2714小时,每年可节约标煤4.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1万吨。
  每一个里程碑节点的实现,无不饱含着建设者们的辛勤付出,他们在困难中前行、在挑战中奋进、在汗水中收获。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风电竞赛的“战场”,累计5期超500兆瓦的灵璧风电项目也在按照施工节点争分夺秒地建设着。
  “大营风电场已经为我们开了一个头,接下来的灵璧风电建设任务更加艰巨,需要同志们勠力同心、共克时艰。”宿州电厂党委书记吴德伟叮嘱项目参建人员,鼓励大家以“开局即冲刺、开战即决战”的姿态做好各项工作。
  “文定,这都快半夜了,抓紧时间回去休息会儿,明天还要出差去跑批文呢。”“没事,我再把资料梳理下,看看有没有疏漏,赶紧修改,明天汇报时才能更充分、更全面些。”2024年6月20日凌晨2时,宿州电厂副总经理陈海宁和生技部副主任何文定还在为第二天的项目审批相关事宜而忙碌着。
  为了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项目团队大多以厂为家,主动放弃节假日等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工作,严格把控项目的每一个环节。截至目前,灵璧风电一期项目已实现全容量并网,二期并网8台风机,占全容量的50%,三期乡村振兴风电项目于2025年内开工,四期、五期已和灵璧县政府签订开发合作协议。宿州电厂在江淮大地上的风电版图将再次得到扩张。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让我们这家有着67年历史的老厂,续写了新的故事。”吴德伟感慨道。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荣誉属于过去,奋斗创造未来。3年前,这个仅拥有2台350兆瓦超临界热电联产机组的老电厂勇于“破局”,秉承“绿色发展、追求卓越”核心价值观,积极发挥地企合作优势,结合城市规划不断延伸绿电供应,在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上做足“电厂+”文章,形成了“储备一批、开发一批、建设一批”的滚动持续发展态势,现已成为宿州市提供风、光、火、储、热为一体的综合能源服务商和供应商。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