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笑着哭
——读《爸爸爱喜禾》有感
2025年02月20日
字数:1734
版次:04

◎ 孙国峰


  这位深情的父亲,用幽默动人的文字,书写着对儿子无声的爱。

  人们通常把孤独症儿童称为“星星的孩子”,但在生活中,这类孩子并不常见。
  一本《爸爸爱喜禾》,当你原本想怀着轻松的心情一口气读完时,会在被作者的幽默一次次逗笑的同时,心底却渗出一丝凉意,心头多了份难以释怀的沉重。
  妈妈的心思细致入微,如潺潺溪流,温柔且敏锐。爸爸的爱深沉宽广,于深情中透着宽容与坚毅,尤其在面对苦难无奈时,是家庭最坚实的依靠。喜禾的爸爸,也就是这本书的作者蔡春猪,他以自强乐观的形象,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充满戏剧性的细节场景,避开了悲剧的漩涡,呈现出的是笑中带泪的乐观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为一名十岁孩子的父亲,我深感与成长中的儿童沟通是一件既令人纠结又需要斗智斗勇的事情。但如果面对的是患有孤独症的孩子,那就不单单是斗智斗勇这么简单了,你得拥有怎样的智慧、多大的意志力才能坦然面对呢?你甚至都不知道他为何会如此痴迷于一个杯盖。当然,遭遇这些情况时,大多数人会皱眉,我也不例外。当我的儿子把涂鸦画在客厅雪白的墙壁上时,我尝试着去欣赏,可还是不禁皱起了眉头。喜禾爸是这样面对的:“没有谁比我儿子更痛恨小广告了,电线杆上的,水泥地上的,他都要揭下来,撕碎,再尝一下……儿子,你把小广告都撕了,将来去哪儿拿大学毕业证?”这般自然流露的幽默感在书中比比皆是。
  这本书的封面下方有一片涂鸦,好多次拿起这本书,我都得仔细辨认,以确认那不是淘气的儿子画的,而是喜禾的作品。那画面中间有一颗用弯曲线条勾勒出的星星。在这里我似乎懂得了,孩子的世界里总有我们未知的色彩,无论这孩子是否来自“星星”。
  孤独症儿童具有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等特征。有人说他们是天才,他们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他们不盲,却对周围人与物视而不见;他们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孩子生下来后,都被当作上苍赐给我们的礼物。可当我们撕开包装,发现这份礼物存在瑕疵,有一些无法弥补的碎片或裂痕时,我们能够坦然面对吗?面对孩子,你该如何告诉他真相,又如何向周围人说起自己的孩子呢?喜禾爸说:“天天絮絮叨叨说儿子孤独症那点事,我的名字应该叫——祥林爸。”
  喜禾爸以他充满勇气的戏谑自嘲,以黑色现实折射出的冷幽默,用看似玩笑的一字一句,透露着他初为人父就遭受命运当头棒喝时的隐忍与大爱。正是那种从骨子里透露出的人性光芒和无疆父爱,让人动容,甚至潸然泪下。
  蔡春猪的真实与坦诚也在书中尽情流露。虽然常开玩笑可能会让人觉得不可信,但如果这玩笑是面对真实困境时自嘲的冷笑话呢?喜禾出生在东北,可当时喜禾爸并不在他们母子身边,而是一个人在北京独享初为人父的喜悦(喜禾两岁多才被查出患有孤独症)。这些都被写进了书里,这里没有患儿父亲出于面子的掩饰和推诿,更多的是真实和坦诚。看着这本书,很多人会笑着笑着就哭了。掩卷沉思,片刻后,又仿佛积聚起了一份力量。孩子不会说疼,但我们看了会心疼。这么小的一个孩子,他的未来还有梦吗?还有玫瑰色的憧憬吗?别的孩子都有的,他能有吗?他还能有美好的将来吗?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就老了……”也许每个普通家长都觉得孩子“嗖”地一下就长大了,孤独症孩子的家长也恨不得孩子快点长大。但时光仿佛在他们那里停滞了,在孤独症孩子的“频道”上,我们仿佛走得太快了,没时间低下头看一下午蚂蚁搬家。喜禾呈现的是另一种生命的状态,就像一块石头,生命以亿万年计算,它们不需要快,它们要去往一个心底宁静的地方。
  从特定视角而言,喜禾无疑是幸运的。他拥有一位满心疼爱他的父亲,这位父亲的爱毫无保留,温暖着喜禾的世界;他的父亲才华横溢,能用灵动的文字记录下生活的点滴;他更有一位时刻细心观察他的父亲,不错过他成长中的每一个细微瞬间。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喜禾爸的真实幽默、不做作、不矫情。而喜禾,也在书中展现出了别样的纯真,那是一种未经尘世雕琢的美好。喜禾沉默安宁,可他的爸爸却从未缺席他的成长。这位深情的父亲,用幽默动人的文字,书写着对儿子无声的爱。为了喜禾,他付出了比寻常父母多一倍甚至数倍的心血精力,在陪伴的道路上默默坚守。这样伟大的父亲,怎能不让人由衷地尊敬呢?(作者单位吉林江南公司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