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潮起赣鄱万象新
——江西公司向着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迈进
2025年02月14日
字数:2913
版次:02

本报记者 吴 薇 通讯员 康丽萍

  2月5日,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江西公司“新春第一会”如期举行。围绕“建设区域领先的一流能源企业”这一战略目标,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与会人员热烈探讨思路、谋划举措,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昂扬姿态,为乙巳蛇年的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开工首日吹响“集结号”,为发展“敲黑板”,其中所蕴含的催人奋进的紧迫感不言而喻,更具风向标的重要意义。
  人勤春早,实干为要。新年伊始,江西公司上下呈现出一片龙腾虎跃的奋进景象。各部门、单位紧紧抓住规模发展和效益提升两大关键任务,突出创新引领与高效协同,不断提升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把舵定向 以奋进姿态勇毅前行

  在巍巍井冈山下、赣江中上游,坐落着拥有35年发展历史、总装机53.3万千瓦的万安水电厂,它是江西省赣江流域最大的常规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兼具防洪抗旱、调水灌溉、生态航运等综合效益,作为江西电力南北交换的枢纽,为江西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被老区人民誉为“小太阳”。
  2024年4月至5月,万安水电厂遭遇罕见的四洪峰洪水过程。面对最大洪峰流量达9320立方米/秒的汹涌洪水,160余名职工日夜坚守在大坝、泄洪道等关键位置。通过科学调度、精准施策,最大洪水削峰率达33.3%,有力保障了赣江中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4年,万安水电厂先后抵御7次洪水。这支能源铁军以责任和担当筑起了保卫赣江流域的铜墙铁壁,全年机组水能利用率超110%,创历史最佳水平,提前128天完成年度发电任务,实现了流域安全度汛与电站效益最大化的双赢,获得省委、省政府及长江委的高度认可。
  “万安水电厂要科学调度水库,提升水能利用率,多发电、发好电、发更有效益的电……江西公司2025年工作会提出的这些要求,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万安水电厂厂长邱茂生说,“我们会总结好2024年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水利枢纽的价值,进一步挖掘电站综合效能,用好每一方水、发好每一度电,持续筑牢高质量发展之基,建设一流水电企业。”
  春节期间,江西公司“1号发展工程”——神华九江公司二期建设现场一片热火朝天。敲打声、焊接声与机器轰鸣声交织,塔吊林立,工程车往来不绝,百余名工人在钢筋丛林中忙碌穿梭。
  “今年是神华九江公司打造世界一流电站的‘突破年’,也是二期工程投产运营之年,更是‘十四五’收官决胜、迈向‘十五五’的启程之年。公司将紧密围绕集团‘136’发展战略和江西公司‘1236’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在能源保供、安全环保、二期建设、绿色发展等方面走在前列、作出示范,为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奋力拼搏。”神华九江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姚振满怀信心地说。
  江西公司2025年工作会议强调,今年各项业务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集团年度工作会议部署,聚焦“两大重点任务”,突出“三大有力抓手”,推动“六个全面提升”,加快建设区域领先的一流能源企业。会议提出“六强化”,即强化使命担当,全面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强化战略定力,全面提升转型发展水平;强化产研融合,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强化提质增效,全面提升价值创造水平;强化治理效能,全面提升深化改革水平;强化引领保障,全面提升党的建设水平,为各部门、单位开展工作提供了明确遵循。
  “‘六强化’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工作方法,这对生产经营、各项业务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江西新能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华说,“我们要实现新能源业务的快速发展,就要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合理规划好重大工程建设和重点工作任务。”
  2024年,江西公司加速推进新能源发展,斩获“两个联营”建设指标73万千瓦,提前两个月完成年度开工投产目标,规模连续4年位居省内第一。峰里塘、泉塘入选全国“大型光伏优胜场站”,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30%。2025年,江西公司将坚持以风电为主,加快项目“大储备”,确保资源储备规模达140万千瓦。依托“两个联营”“驭风行动”,提高新能源项目核准开工、落地投产转化率,确保全年开工70万千瓦、投产40万千瓦;以电厂为主体,做优“火电+”,持续谋划“风光火储”“风光水储”等多能互补大基地,延伸产业链和增值服务,为建设区域领先的一流能源企业积蓄力量。
  
  立新谋远 实现“新质点”到“新质链”的跃升

  2月5日,在江西省首座重卡换电站内,智能化换电设备高效运转,重卡车辆有序进出。一位正在换电的货车司机称赞道:“从接单到完成换电不到3分钟,比加油还快。”这个由江西丰城公司投资400余万元的创新项目,去年实现盈利530多万元,开创了江西绿色交通新模式,成为传统火电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的生动范例。
  2024年,集团科技攻关项目“大型煤电高效灵活智能协同关键技术”获批,集团首家虚拟电厂平台上线运行,参编的水下机器人国家标准对外发布,10余项创新成果荣获行业一等奖,环保智慧管控系统、锅炉改造技术等6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无人卸船机”等2项成果入选集团重大先进技术目录,肖冬梅创新工作室获评能源行业科技成果孵化示范创新工作平台,神华九江智慧企业建设入选工信部5G工厂名录……这一系列科研攻关与技术管理创新成果,为江西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重大成果频出的背后,是江西公司强化产研融合,加速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走出的一条为建设区域领先的一流能源企业赋智赋能的特色创新之路。
  去年12月,由江西公司联合科研企业研发的全国首台百万机组数字化与智能稳燃系统,在神华九江公司1号机组成功投运。其核心创新技术之一的图像火焰检测技术,填补了我国煤粉锅炉燃烧火焰检测领域的空白,有力推动我国燃煤锅炉火焰检测技术进步。该系统集成新一代数字化开关电源与智能稳燃技术,可使谐波干扰降低约50%,并在百万千瓦级燃煤机组上实现多项核心技术首次应用,标志着我国在相关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具有显著的行业示范意义与应用价值。
  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今年,江西公司提出了“聚焦发展所需,打造科技创新新引擎”“加快产业技术迭代创新,争取更多‘首台套’示范”“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专项研究”等一系列举措,为各部门、单位纲举目张做好工作定向领航。
  聚焦新型电力系统煤电适应性改造、新能源开发、综合能源利用、智慧电站建设等领域,瞄准先进,今年以来,江西公司各单位积极践行“1331”科技创新战略,整合优质科技资源,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提升“内智外脑”集成创新效能。突出“一企一策”,高质量实施“大型煤电高效灵活智能协同关键技术”等重点项目,集中攻坚“超级电容储能”“新一代煤电灵活性关键技术”等一批重要项目,研究布局生物质掺烧、减污降碳等重点项目。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江西公司产业与创新互促共进,正从“新质点”向“新质面”,再到“新质链”的跃迁。在不断延伸的产业链、科创链中,江西公司展现出立新谋远、积极应对挑战的坚定姿态。
  立春刚过,春山可望。赣鄱大地上一幅幅“春耕图”正逐步转化为江西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实景图”。产业发展非一朝一夕之功,在向新而行的道路上,江西公司既有立足当下、超越未来的远见卓识,更有蛇行千里、路在脚下的坚守与担当。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