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上元灯市寻年味
◎赵兴伟
2025年02月12日
字数:1157
版次:04
  元宵节夜幕降临,城市瞬间被热闹点燃。大街小巷满是欢声笑语,空气中弥漫着汤圆的甜香,鞭炮声此起彼伏,奏响节日乐章。怀着期待,我匆匆向灯市走去。
  刚踏入灯市,五彩灯光便将我包围,仿佛置身梦幻仙境。我的目光被一位扎灯的竹骨匠人吸引。他坐在木凳上,桌上整齐摆放着竹条、彩纸和工具。
  他的双手粗糙干裂,青筋暴起,满是岁月的痕迹。然而,就是这样一双手,在竹条间穿梭时却有着令人惊叹的灵巧。他的动作娴熟流畅,仿佛与手中的竹条融为一体。只见他轻轻拿起一根竹条,双手微微用力,那竹条便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顺从地弯曲成他心中所想的形状。紧接着,他拿起细铁丝,手指灵活地舞动,将竹条牢牢固定在一起,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没有丝毫的迟疑与停顿。
  我怀着崇敬与好奇,与他攀谈起来。交谈中得知,他从事扎灯手艺已有四十余载。年轻时,他就对这门手艺充满热爱,那时扎灯备受尊崇。他感慨道:“后来,很多传统手艺被遗忘,但这是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是我一生的情怀。”他的话深深触动了我,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份坚守尤为珍贵。
  离开匠人,我继续漫步。不远处,一个老字号摊位前人声鼎沸。我挤过人群,看到一盏八角形的走马灯。框架由质地优良的红木精心制成,上面雕刻着繁复精美的花纹,灯身的白色薄纸上,细腻地绘制着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古老的神话故事。随着烛火轻轻摇曳,走马灯缓缓转动起来,那些原本静止的画面仿佛被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在光影的交织中,栩栩如生地演绎着一个个跨越时空的传奇。
  望着这盏走马灯,我的思绪飘回到儿时。那时,每到元宵节,父亲总会牵着我的手逛灯市,在走马灯前给我讲古老的故事。我仰着头,眼中满是好奇与憧憬。如今,再次看到走马灯,那些温暖的回忆再次涌上心头。
  灯市里,孩子们最为欢快。他们像叽叽喳喳的小鸟,嬉笑追逐,手中的鲤鱼灯似在水中游动。那鲤鱼红的似火,金的如霞,大眼睛仿佛闪着光,长胡须随风飘动,造型逼真,让人惊叹。孩子的笑容比花灯还灿烂,为节日增添了不少活力。
  不知不觉,我来到一个灯谜摊前。摊主是一位和蔼的老者,他笑着看大家猜灯谜。我看着挂满的灯谜,心中好奇又兴奋。“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我正思索,一个小男孩兴奋地喊出:“是‘告’字!”老者赞许地点头,我也恍然大悟,不禁感叹灯谜的奇妙。
  老者见我兴致高,便热情地和我聊起来。他说:“灯谜不只是娱乐,还蕴含古人智慧和对生活的感悟,猜灯谜也是学习思考的过程。”接着,他传授我猜灯谜的窍门,还提到岁时文化贯穿生活,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夜渐深,灯市的人群慢慢散去。我带着满满的年味和对传统文化的新认知离开。回望灯火辉煌的灯市,它宛如一颗明珠,照亮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畏。这次上元灯市之行,让我找回了久违的年味,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作者单位:平庄煤业锡林河公司)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