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粮仓”的逆势突围
2025年02月11日
字数:2323
版次:03
1月的金沙江畔,寒风萧瑟,金沙江旭龙水电站建设现场却机器轰鸣,一片火热景象。高线砂石系统正有条不紊地运作,一颗颗成品砂石骨料随着胶带机缓缓流出。在这片承载着国家能源建设使命的热土上,再次传来振奋人心的喜讯——被誉为“大坝粮仓”的高线砂石系统成功投产并运行良好。
时间回溯到2024年12月18日,伴随着第一批成品砂石骨料从生产线源源不断地拥出,标志着旭龙水电站高线砂石系统全线投产并完成首批成品砂石骨料试生产,为后续大坝混凝土浇筑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背后,凝聚着金沙江旭龙公司全体员工上下一心、齐力攻坚的奋斗力量,全体建设者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一线建设者的责任与担当。
★ 面对阻力,攻坚克难
高线砂石系统投产运行航拍图。本报通讯员 王 懿 摄
旭龙水电站是国家“十四五”期间重点开工水电项目,也是金沙江上游在建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地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交界,总装机240万千瓦。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10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1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86万吨。
混凝土是大坝的“身体骨肉”,作为混凝土的关键原材料,砂石骨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大坝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决定着大坝能否经受住长期的自然侵蚀,对水电站安全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高线砂石系统能否如期建成投产,直接影响大坝工程的建设进度。然而,这一关键工程在2024年年初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4年3月初,旭龙水电站高线砂石系统建设全面开工。施工场地工作面狭小、气候环境复杂,夏季高温、大风等极端天气频发,再加上设备供应等多重因素,现场建设进度几度陷入“僵局”,这对于本就紧张的工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看着日子一天天从指缝中溜走,如果再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追回工期,年底投产的目标很可能化作泡影。工期的压力像一座大山,压在每个建设者心头。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金沙江旭龙公司党委当机立断,第一时间组织项目团队研究对策。经过科学论证,决定成立高线砂石系统党支部攻坚小组,制定专项推进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以赴推进高线砂石系统追赶工期,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投产攻坚战全面打响。
★ 科学组织,成功破局
攻坚小组成员检查成品骨料。本报通讯员 王 懿 摄
旭龙水电站高线砂石系统位于金沙江右岸下游,距坝轴线约2公里,布置高程2300米,承担着总量约376.2万立方米混凝土的砂石骨料生产任务。
2024年3月,从高线砂石系统最初的图纸规划到土建施工,从设备采购到安装调试,攻坚小组成员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为了追回滞后的工期,攻坚小组采取倒排工期、精细化管理等多项措施,根据剩余工程任务设定重要工程节点,明确完成时间,确保施工进度有序推进。面对设备数量多、种类杂的难题,攻坚小组安排专人驻扎设备生产厂家,对生产过程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协调解决供货难题,确保设备按时到达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电气、金结、土建等多个专业存在相互交叉的情况,攻坚小组定期召开周例会和进度推进会,加强各专业的沟通对接,提前规划好各专业作业时间,科学组织多个专业错峰施工,顺利解决了交叉作业难题。与此同时,攻坚小组成员轮班值守现场,全面督查项目建设进度,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不断优化施工组织,切实提高了施工效率,使工程建设进度迅速步入“快车道”,实现了提前13天投产的好成绩:
5月中旬,粗碎厂房交通洞开始施工;
8月中旬,土建施工基本完成,正式向金结及机电安装转序;
9月初,系统开始设备安装;
10月9日,主要生产设备安装突破50%;
11月20日,半成品胶带机顺利投产。
……
一个个目标节点的顺利推进,让工程进度渐渐赶了上来。
★ 坚韧不拔,铸就辉煌
攻坚小组成员重温入党誓词。本报通讯员 王 懿 摄
在为期一年的高线砂石系统工程建设中,攻坚小组成员无数次奔波于现场与办公室之间,相互鼓励、携手奋进,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用汗水和青春诠释着“拼搏”二字。
2024年,攻坚小组成员王懿和杨晓松的工作节奏始终如同按下“快进键”。阳光初照,他们便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办公桌上堆满文件,电话一个接着一个,手机信息不断响起,从办公室到现场,从一个处室到另一个处室,有时候一天下来要往返十几趟,衣服被汗水浸湿又晾干,一段时间下来,已经泛起了白印子。
为了跟进工程进度,攻坚小组成员24小时待命,哪怕休假也随身背着电脑,随时进行远程办公。“现在工作强度是大了点儿,但只要能赶上工期,大家都努力拼一把,胜利在向我们招手啦!”闲暇时,杨晓松常为攻坚小组成员加油打气,青年小伙们很快振奋起精神,迅速投入新的工作任务当中。
2024年9月,施工现场刮起大风,风速达到7级。现场施工单位看着工期紧迫,想要顶风继续吊装作业。“今天风速已经达到7级,现场立即停止吊装。”王懿在现场巡查时发现后,第一时间厉声制止,并耐心安抚大家:“工期是重要,但安全更重要,这道红线谁都不能逾越。”
虽然吊装工作暂停了,但攻坚组的成员却没有闲着。他们顶着呼啸的风沙,带着施工方负责人一起穿梭于各个施工作业点,仔细检查现场施工进度,复核已经安装好的设备,积极为后续施工做足准备。
在攻坚小组的全力攻坚下,高线砂石系统工程成功克服了工期延误的不利影响,战胜了专业交叉带来的管理难题,达成了年底顺利投产的目标,让工程建设既保证了质量也守住了安全,并实现了提前试生产的好成绩。
高线砂石系统的顺利投产,不仅为后续大坝混凝土浇筑提供了优质的砂石骨料保障,而且为旭龙水电站的如期建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夕阳的余晖洒在高线砂石系统工地上,为这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地方镀上了一层金色光芒。如今,随着高线砂石系统的提前投产,这座被誉为“大坝粮仓”的关键工程,正以昂扬的姿态开启工程建设新征程,向着高质量打造“质量一流、科技领先、绿色智慧”新型水电工程目标稳步迈进。
时间回溯到2024年12月18日,伴随着第一批成品砂石骨料从生产线源源不断地拥出,标志着旭龙水电站高线砂石系统全线投产并完成首批成品砂石骨料试生产,为后续大坝混凝土浇筑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背后,凝聚着金沙江旭龙公司全体员工上下一心、齐力攻坚的奋斗力量,全体建设者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一线建设者的责任与担当。
★ 面对阻力,攻坚克难

高线砂石系统投产运行航拍图。本报通讯员 王 懿 摄
旭龙水电站是国家“十四五”期间重点开工水电项目,也是金沙江上游在建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地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交界,总装机240万千瓦。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10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1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86万吨。
混凝土是大坝的“身体骨肉”,作为混凝土的关键原材料,砂石骨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大坝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决定着大坝能否经受住长期的自然侵蚀,对水电站安全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高线砂石系统能否如期建成投产,直接影响大坝工程的建设进度。然而,这一关键工程在2024年年初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4年3月初,旭龙水电站高线砂石系统建设全面开工。施工场地工作面狭小、气候环境复杂,夏季高温、大风等极端天气频发,再加上设备供应等多重因素,现场建设进度几度陷入“僵局”,这对于本就紧张的工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看着日子一天天从指缝中溜走,如果再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追回工期,年底投产的目标很可能化作泡影。工期的压力像一座大山,压在每个建设者心头。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金沙江旭龙公司党委当机立断,第一时间组织项目团队研究对策。经过科学论证,决定成立高线砂石系统党支部攻坚小组,制定专项推进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以赴推进高线砂石系统追赶工期,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投产攻坚战全面打响。
★ 科学组织,成功破局

攻坚小组成员检查成品骨料。本报通讯员 王 懿 摄
旭龙水电站高线砂石系统位于金沙江右岸下游,距坝轴线约2公里,布置高程2300米,承担着总量约376.2万立方米混凝土的砂石骨料生产任务。
2024年3月,从高线砂石系统最初的图纸规划到土建施工,从设备采购到安装调试,攻坚小组成员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为了追回滞后的工期,攻坚小组采取倒排工期、精细化管理等多项措施,根据剩余工程任务设定重要工程节点,明确完成时间,确保施工进度有序推进。面对设备数量多、种类杂的难题,攻坚小组安排专人驻扎设备生产厂家,对生产过程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协调解决供货难题,确保设备按时到达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电气、金结、土建等多个专业存在相互交叉的情况,攻坚小组定期召开周例会和进度推进会,加强各专业的沟通对接,提前规划好各专业作业时间,科学组织多个专业错峰施工,顺利解决了交叉作业难题。与此同时,攻坚小组成员轮班值守现场,全面督查项目建设进度,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不断优化施工组织,切实提高了施工效率,使工程建设进度迅速步入“快车道”,实现了提前13天投产的好成绩:
5月中旬,粗碎厂房交通洞开始施工;
8月中旬,土建施工基本完成,正式向金结及机电安装转序;
9月初,系统开始设备安装;
10月9日,主要生产设备安装突破50%;
11月20日,半成品胶带机顺利投产。
……
一个个目标节点的顺利推进,让工程进度渐渐赶了上来。
★ 坚韧不拔,铸就辉煌

攻坚小组成员重温入党誓词。本报通讯员 王 懿 摄
在为期一年的高线砂石系统工程建设中,攻坚小组成员无数次奔波于现场与办公室之间,相互鼓励、携手奋进,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用汗水和青春诠释着“拼搏”二字。
2024年,攻坚小组成员王懿和杨晓松的工作节奏始终如同按下“快进键”。阳光初照,他们便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办公桌上堆满文件,电话一个接着一个,手机信息不断响起,从办公室到现场,从一个处室到另一个处室,有时候一天下来要往返十几趟,衣服被汗水浸湿又晾干,一段时间下来,已经泛起了白印子。
为了跟进工程进度,攻坚小组成员24小时待命,哪怕休假也随身背着电脑,随时进行远程办公。“现在工作强度是大了点儿,但只要能赶上工期,大家都努力拼一把,胜利在向我们招手啦!”闲暇时,杨晓松常为攻坚小组成员加油打气,青年小伙们很快振奋起精神,迅速投入新的工作任务当中。
2024年9月,施工现场刮起大风,风速达到7级。现场施工单位看着工期紧迫,想要顶风继续吊装作业。“今天风速已经达到7级,现场立即停止吊装。”王懿在现场巡查时发现后,第一时间厉声制止,并耐心安抚大家:“工期是重要,但安全更重要,这道红线谁都不能逾越。”
虽然吊装工作暂停了,但攻坚组的成员却没有闲着。他们顶着呼啸的风沙,带着施工方负责人一起穿梭于各个施工作业点,仔细检查现场施工进度,复核已经安装好的设备,积极为后续施工做足准备。
在攻坚小组的全力攻坚下,高线砂石系统工程成功克服了工期延误的不利影响,战胜了专业交叉带来的管理难题,达成了年底顺利投产的目标,让工程建设既保证了质量也守住了安全,并实现了提前试生产的好成绩。
高线砂石系统的顺利投产,不仅为后续大坝混凝土浇筑提供了优质的砂石骨料保障,而且为旭龙水电站的如期建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夕阳的余晖洒在高线砂石系统工地上,为这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地方镀上了一层金色光芒。如今,随着高线砂石系统的提前投产,这座被誉为“大坝粮仓”的关键工程,正以昂扬的姿态开启工程建设新征程,向着高质量打造“质量一流、科技领先、绿色智慧”新型水电工程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