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年
2025年01月27日
字数:1258
版次:03
谈及过年,有句话说得极为精妙:过年的精髓在于迎年的过程。这一过程满溢着期待、忙碌、欢乐与团聚,每个环节都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祈愿,饱含着对生活炽热的爱。
我的老家位于鲁中平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尽是土屋土街,柴火垛星罗棋布。天寒地冻之际,田野间不见人影。农闲时分,无农事可忙,劳累了一年的人们都选择窝在家中,大街上冷冷清清,鲜有人迹。饮食上,顿顿都是炖白菜,偶尔添上些粉条,便堪称美味佳肴。平淡的生活,实在难以泛起令人欣喜的波澜。
一踏入腊月,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且愈发浓郁。在老家,农历腊月初一备受重视,这一天仿若开启迎年旅程的钥匙,标志着迎年正式拉开帷幕。大人们那颗被寒冬冰封的心被悄然唤醒,开始萌动起来。
俗话说:“年关年关,人人都要过关。”在那个孩子众多的年代,让孩子们在过年时都穿上新衣服,成了家长们要攻克的首道“难关”。再苦不能苦孩子,即便大人不做新衣裳,孩子的新衣却是必不可少的。于是,一进腊月,供销社里、大集上卖布的摊位前,挤满了家庭主妇。给男孩做衣服,大多挑选深蓝、军绿等颜色的斜纹布;给女孩做衣服,则多以大红色、碎花为主。买好布料后,她们便急忙拉着孩子前往村里的缝纫店,量体裁衣,千叮万嘱一定要在年前做好。
办年货堪称腊月里的头等大事。那时,家家户户生活并不富裕,但省吃俭用攒下一年的钱,在这个月得精打细算却又“毫不吝啬”地花出去。于是,腊月里每逢大集,赶集的人越来越多,卖年货的摊位也如雨后春笋般日益增多。大人们买点耐储存的菜肴,购置些厨房用品,忙得不可开交。在我印象中,最深刻且最乐意逛的便是大集上的年画摊。那时的我没钱购买,却最爱跑到集市上欣赏年画。年画内容丰富多样,有展现五谷丰登、人寿年丰、招财进宝的,也有描绘古典传统故事、体现过年移风易俗的……年幼的我满心好奇,一直琢磨着如此生动逼真的年画究竟是如何绘制出来的。大人们则仔细挑选,依照心中的期许买下一张张年画。实际上,带回家的不只是一张张画,更是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是对新一年的美好许愿与无限憧憬。
小年过后,便正式开启了紧张筹备阶段。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民谚有云:“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每至这一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家家户户便纷纷行动起来,打扫周遭环境,清洗各类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清扫庭院,掸去灰尘蛛网,一直忙碌到夕阳西下。听村里老人讲,年节扫尘蕴含“除旧布新”之意,饱含着“推陈出新”“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与殷切期盼。
时光荏苒,一晃近四十年过去了。老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旧村改造,半数家庭都搬进了楼房,村里还新开了两三家超市。随着生活日渐富足,孩子过年盼着做新衣服、大人精打细算办年货的场景已然成为过往,迎年的氛围也淡了许多。但听家里老叔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习俗始终未曾改变,赶年集买年画的传统也依旧延续着。
夜晚,我仰望星空,恍惚间仿佛听到老家那边传来稀稀落落的鞭炮声,那是新年的脚步正缓缓走近!刹那间,我心底涌起一个小小的愿望:腊月,我要回老家买年画去!
我的老家位于鲁中平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尽是土屋土街,柴火垛星罗棋布。天寒地冻之际,田野间不见人影。农闲时分,无农事可忙,劳累了一年的人们都选择窝在家中,大街上冷冷清清,鲜有人迹。饮食上,顿顿都是炖白菜,偶尔添上些粉条,便堪称美味佳肴。平淡的生活,实在难以泛起令人欣喜的波澜。
一踏入腊月,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且愈发浓郁。在老家,农历腊月初一备受重视,这一天仿若开启迎年旅程的钥匙,标志着迎年正式拉开帷幕。大人们那颗被寒冬冰封的心被悄然唤醒,开始萌动起来。
俗话说:“年关年关,人人都要过关。”在那个孩子众多的年代,让孩子们在过年时都穿上新衣服,成了家长们要攻克的首道“难关”。再苦不能苦孩子,即便大人不做新衣裳,孩子的新衣却是必不可少的。于是,一进腊月,供销社里、大集上卖布的摊位前,挤满了家庭主妇。给男孩做衣服,大多挑选深蓝、军绿等颜色的斜纹布;给女孩做衣服,则多以大红色、碎花为主。买好布料后,她们便急忙拉着孩子前往村里的缝纫店,量体裁衣,千叮万嘱一定要在年前做好。
办年货堪称腊月里的头等大事。那时,家家户户生活并不富裕,但省吃俭用攒下一年的钱,在这个月得精打细算却又“毫不吝啬”地花出去。于是,腊月里每逢大集,赶集的人越来越多,卖年货的摊位也如雨后春笋般日益增多。大人们买点耐储存的菜肴,购置些厨房用品,忙得不可开交。在我印象中,最深刻且最乐意逛的便是大集上的年画摊。那时的我没钱购买,却最爱跑到集市上欣赏年画。年画内容丰富多样,有展现五谷丰登、人寿年丰、招财进宝的,也有描绘古典传统故事、体现过年移风易俗的……年幼的我满心好奇,一直琢磨着如此生动逼真的年画究竟是如何绘制出来的。大人们则仔细挑选,依照心中的期许买下一张张年画。实际上,带回家的不只是一张张画,更是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是对新一年的美好许愿与无限憧憬。
小年过后,便正式开启了紧张筹备阶段。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民谚有云:“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每至这一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家家户户便纷纷行动起来,打扫周遭环境,清洗各类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清扫庭院,掸去灰尘蛛网,一直忙碌到夕阳西下。听村里老人讲,年节扫尘蕴含“除旧布新”之意,饱含着“推陈出新”“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与殷切期盼。
时光荏苒,一晃近四十年过去了。老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旧村改造,半数家庭都搬进了楼房,村里还新开了两三家超市。随着生活日渐富足,孩子过年盼着做新衣服、大人精打细算办年货的场景已然成为过往,迎年的氛围也淡了许多。但听家里老叔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习俗始终未曾改变,赶年集买年画的传统也依旧延续着。
夜晚,我仰望星空,恍惚间仿佛听到老家那边传来稀稀落落的鞭炮声,那是新年的脚步正缓缓走近!刹那间,我心底涌起一个小小的愿望:腊月,我要回老家买年画去!
(作者单位:山东费县公司)